公元826年,唐敬宗被宦官杀死,唐敬宗的异母弟,17岁的李昂继位,这就是唐文宗。
唐文宗登基后,朝廷牛李党争进入白热化,朝臣互相攻击,而政权及皇帝的生死废立都掌控在宦官手中,唐文宗形同傀儡。
身为皇帝,唐文宗还有一些君临天下的雄心壮志,他想铲除宦官和朋党之争。经过考察,御医郑注和翰林学士李训就进入了文宗皇帝的视野,这俩人都不是牛李党的成员。
唐文宗利用了牛李两党关键领袖人物的嫌隙,将郑注和李训的官职慢慢提升,最终李训被任命为宰相,郑注做了长安以西的凤翔节度使。一个控制朝堂,一个控制军队。郑注从他所统率的军队中挑选了上千名士兵进行训练作为诛杀宦官的主力。
唐文宗和郑注、李训的计划是先杀死宦官王守澄,解决掉王守澄后再引诱仇士良等宦官脱离神策军的庇护,然后一举聚歼。
郑注和李训先和王守澄的对手仇士良结盟,将王守澄的兵权夺走后,便把王守澄下狱,最后处死于狱中。
除掉王守澄后,他们开始针对仇士良的铲除计划。
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上早朝的时候,事先安排好的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奏报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李训建议天降甘露,皇帝应该亲自去看一下。唐文宗李昂命宦官仇士良、鱼志弘带领众宦官前去察看。
金吾仗院已经提前埋伏好了伏击的兵士,当仇士良来到院内时,金吾卫大将军韩约首先慌了神,神情紧张,引起了仇士良的怀疑。事有不巧,此时一阵风吹过,恰好吹起了吹起了兵士藏身的帐篷的一角,兵器的当啷声惊动了宦官。仇士良撒丫子就往外跑,兵士未来得及关门,大部分宦官跑回了含元殿。
仓皇跑回含元殿的仇士良准备挟持唐文宗回到后宫,李训看到仇士良回来就觉得大事不妙,赶紧招呼金吾卫士上殿保驾,一面攀舆高喊“陛下不可入宫”。金吾卫士数十人和京兆府吏卒、御史台共约五百人和宦官在大殿上大打出手,宦官死伤数十人。
原本就要一鼓作气拿下宦官,但此时唐文宗脑子短路,居然大声叱责李训,李训一怔,心想大哥我们是为了你拼命好不好,你叱责谁呢!在踟躇的功夫,李训被宦官打倒在地,并且抬着文宗皇帝火烧屁股的跑回了内宫。
皇帝被挟持进了内宫,朝臣们做鸟兽散,李训见大势已去,骑上马就逃到了钟南山。
仇士良和其他宦官马上召集最具战斗力的神策军,派遣他们去官员住宅屠杀朝臣,很多未参与的大臣也被诛杀。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先后被捕杀。这其中有三人是宰相,宦官屠杀宰相就跟杀鸡一样,朝政混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甘露事发时,郑注正率亲兵五百人急赴长安,在中途得知事败,便率军返还凤翔,但刚到凤翔就被监军太监杀死。
李训、郑注等人都被灭族,很多大臣被牵连杀死,朝堂几乎为之一空。
甘露事变后,唐文宗李昂被宦官仇士良圈禁在内宫,一切军政大权均由宦官裁决,皇帝和宰相如同傀儡。
840年,过了5年囚徒般生活的唐文宗抑郁而终,享年三十二岁。
甘露之变为什么会失败,一半是人事不足,一半是天意。李训组织的金吾卫准备工作做的非常差劲,伏击工作潦草不堪,任用的金吾卫将军韩约心理素质太差,临阵惊慌失措。第一次伏击失败后,在含元殿混战中也有机会抵定乾坤,但关键时刻唐文宗又掉链子。还有,在甘露之变前,郑注训练的精兵还在路上,没有提前化整为零的潜入长安,居然在甘露事变期间大摇大摆的进军长安,如此安排真是匪夷所思。
唐文宗、郑注、李训的小团体缺乏一名有经验的军事将领,如果韩约替换成一名干练果敢的将领,甘露之变就有九成胜算。
甘露之变如果成功,唐末宦官干政的局面将彻底扭转,铲除掉宦官,重新掌握神策军后,聒噪不已的牛李党争立即就可以被镇压,待到那时,唐文宗重新凝聚唐朝廷的中央权威,唐皇室再度中兴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