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
科技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便捷工具被应用到生活中,就在我们一边享受它们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性时,我们的一些能力也在被它们逐渐蚕食掉。
互联网为我们打开联通世界道路同时,也将大量的信息垃圾带进我们的生活。
无病呻吟的鸡汤文、匪夷所思的八卦文、各种猎奇的小视频,它们填满了我们的荧屏,并不断地扭曲着我们的三观,堕落着我们的品味。甚至生为智人,我们引以为豪的思考力,也在逐步丧失。
在看到一篇好的文章时,我们会不由自主的点个赞,叫个好。
若是问个哪里好?好在哪?
啊?
或是看着网上互撕,听听这个:嗯,你说的对。看看那个:嗯,你也说的对。
若是问个到底谁对?为什么对?
啊?
再想想自己,以后想做什么?赚钱,结婚,生子。
若是问个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啊?
缺少深度思考能力的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深陷一种困境:三观不够完善、想要走的路总是一片迷茫、所处的生活莫名感到焦虑。
那么,到底是谁偷走了我们的深度思考能力?
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聊天,见她平时转发很多公众号文章,猜想着她关注了多少个公众号,于是问了一句,她截了个图给我。
近200个公众号……
我一时有些语塞。
我在之前的一篇关于“假象囚笼”的文章中提到了我们在学习中碰到的一些有关知识假象。
其中有一项就是对“干货”的误解。
什么是“干货”?
一种实用性比较强,不含任何吹嘘水分,也没有虚假的知识。
于是很多人踏上了寻找“干货”的路途,但是呢,却越走越滑稽。
很多人对干货的认知产生了误区,认为所谓的干货必须短小、精悍、没有废话。
你给他讲一个概念,怕他不理解,补一个例子,他却不耐烦的挥挥手说:别废话,告诉我干货。
你带他理解一个现象,怕他思考不到位,用各种各样的问题来引发他思考,他却说着:别废话,告诉我干货。
你想让他明白些事儿,看他小,让他多经历、多体会,他还是吵着说:别废话,告诉我干货。
好,那就给你干货。
于是市场上各大“鸡汤文”“成功学”“快速学习法”这种充斥着大量“干货”的书籍被捧红。
但是读着读着,学着学着却发现不对啊。
做事前,让他说一说,那真是旁征博引,XX说,XX曰,XX云,各种名人名言信手捏来。
等具体上手做吧,惨不忍睹。
所以有了那句话:我们听了很多大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过不好就对了,能过好就有鬼了。
这是为什么?
很早前写过两篇文章,关于一个人真正能得到成长的路径:学习——思考——践行,三者缺一不可。
今天只拿“思考”来说。
试问,至今为止,绝大数被疯传的文章是什么样的文章?
是从刨析知识出发,洋洋洒洒5,6千字的文章?
还是各种“短平快”只求一个情感共鸣的文章?
是后者。
平时我们看的公众号文章有多少字?
少则数百,多则两三千。再多就增加阅读负担了。
我至今为止写过最长的一篇文章是一套学习方法——刻意练习。全文写了4500个字,这还是我砍了一部分……
就拿这篇文章来说吧,你决定要通过读文章来学习这套方法,刚读一会儿微信提示有新信息,再一会儿微博又推送了条动态,先不说能否静心看,就这么一篇文章,一划划不到底,文章中还各种反问读者,试图引发一些思考,看着就麻烦。
算了,先点个赞,收藏起来以后有空看吧,还是赶紧看看微博哪个明星又被曝丑闻更有意思。
话说,当你读到这里,发现我这篇文章的段落拆分么?几乎全是一句一段,很少把句子都连在一段里。
我这样拆段,就是为了减轻阅读负担,我在文中配图也是这个初衷。
真正想描述一个概念,或是解释一个现象,字数绝对少不了,写太少描述不到位,写太多却容易看的腻味。
光文章便是如此,随后再看看书籍:
先不说那一本本厚得可以当板砖拍晕人的厚度,翻进去读一读,没有配图,没有GIF,也没有感人的情节,都是一堆枯燥无味的概念,还各种喜欢反问让读者去思考。
文章是作者的观点呈现。
一篇文章,作者可以把他思考过的东西全部简化掉,从问题出发直接把答案呈现给你。
书籍不行,一本合格的社科类书籍必须有着大量的数据、例子、实验作为论证,期间还要用各种问题来全方位检验结论是否完善、正确。
碎片化阅读永远不能替代研读书籍,研读才是开启深度思考的钥匙。
而读书,却注定不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
这就是真相。
我们关注了一个又一个的公众号,在网上伸手要着干货文,市场上寻找着各种“快速”“轻松”学习法。
不勤加练习、不论证逻辑、不自我归纳,不去主动将知识消化,只是一味的吸收。
我们贪图于这个快捷的时代,放弃了思考力,让别人帮我们做选择。
我们一次次受惑于标题党,被各种方法论所蒙骗,自始自终就连对自己清晰地定位都做不到。
所以,从来没有任何人来夺走了我们的深度思考力,全是我们自己丢弃的。
这既是一种悲哀,却也是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