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年2月10日
地点: 樊登读书会
主持: 郝晓东
课前热身:
通知:
1,提前预习《道德行上学》朗读并批注。
2,参加共读的朋友打印《如何避免成为一个啰嗦的人》,先共读此文,再共读《中庸洞见》。
学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啰嗦的人》――高效沟通的原则之一:
孙彩萍老师读文本
郝晓东:大家一起聊一聊
程平平:我看到这篇文章时我想到的是谁更容易罗嗦,一个是爸妈,另一个就是班主任老师。他们有共同的特点:第一是无力感,也就是他们觉得不能控制你,尤其是爸妈上了年纪之后会更加的啰嗦,尤其像子女离父母比较远的,就像我一样爸妈每次打电话都会叮嘱我你明天穿上衣服哦。第二个呢就是对被叮嘱的人有一种不信任,就像我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一样,我不是一个罗嗦的人我特别懒,但是我当老师之后呢我发现我越来越啰嗦,因为我给学生讲课我总担心学生不会记笔记,我反思自己我是不够信任学生我觉得他们是不会记。所以我觉得避免罗嗦首先要避免这两种心态。
李宏:程老师是从啰嗦的原因方面讲的,我想从文本方面来解读,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从标题和文本来看表达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应该就是要节约认知资源,提升个人形象。二是如何达成目的?文本里头提了三点:关注信息点,反思自己的语言,练习复述。
张庆瑞:这篇文章非常好给我们一个警示,沟通一定是双向的,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我们对语言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的,语言说到底是一种思维,语言和人的认知是紧密相关的每个人说的话和自己背后的语言思维是相关的,你的语言表达甚至影响你的行为甚至和你的思维方式。说话的方式是一种认知资源的分配,成为一个有效的沟通者必须得控制好自己的语言,语言反映你的认知方式。成为一个有效的沟通者必须进行思维升级,所以一定要谨记反思对语言的一种反思。沟通一定要注意移情,所以要简洁、高效、流畅、要关注对方。
任丽婵:罗嗦呢我觉得它这个复杂了,啰嗦与否就一个标准,当你自己能用一句话表达清楚思想的时候就不罗嗦,而当你不能用一句话表达清楚思想的时候,是你脑子没利索。
李宏:那就是用头脑说话。
任丽婵:我诠释一下,我的意思就是说当你自个没法用一句话让对方清楚你的意思的时候,实际上是你的脑子里边的对这个事情没梳理清楚或者说你的思维就没升级到这个层面上去。什么时候衡量自己的沟通,你能把自己表达的很酣畅淋漓,对方也觉得是戳中了痛点,这就是最有效的沟通这就是最简洁的沟通。
郝小东:这个文章是要针对什么问题来说,我们平常情况呢没有那么多的要求,只是泛泛而谈,我们一般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呢没有会提出这么高的要求。过去年终开会的时候,领导就说了每个人的发言五分钟来汇报一下你的这个一年的工作。很多时候呢发现时间不够,说着说着就超时了。其实原因在于什么呢没有进行提炼,日常工作当中的沟通造成一种误会,造成了沟通不畅,这篇文章指出了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的原因是跑题,说这个事说的怎么就跑到另外一个事儿。第二个原因就是烦琐,也就是说的一句话就能说清楚事情翻来覆去地说。,导致对方的听的时候呢听不到重点。第三个缺乏逻辑性。一会说原因一会说结果翻来覆去,这时候呢对表达来说就造成了一个对方听的障碍,抓不住你的重点。针对以上三种现象作者提出了简洁,对于简洁任老师刚刚谈到一个电梯法则――能用30秒钟说清楚的事情,说明我们懂了,如果我们不能在30秒内把核心信息表达出来,可能我们自己就不太清楚。针对以上三个现象,第一个跑题,第二个语言反复,第三个呢缺乏逻辑性,其实还有第四点不理解这也许是根本性的,就是自己就不清晰。我在做团队带领的时候,我体会到了当你做了领导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去做一个下属。有一段时间我反思自己表达,比如说跟领导汇报,怎样取汇报呢,往往是先做铺垫后说结果,这就是低效的表达方式。本来你想请假,结果你去了之后就说我家里……你最终想表达的是我要请三天假但你不敢说呀,所以先说理由。后来我看了一本书,里边提到三个信息点对我后来的表达起了很大的作用。你在表达的时候首先要表达“是什么?”第二是“为什么”第三“怎么样”。在表达的时候先把重点放在最前面,这就是核心信息。接下来表达为什么?然后呢再说怎么样?因为人们在听的过程中前面是最重要的,后面是对前面的解释 这时听的人就能够抓住重点。这是一个逻辑过程。也要注意沟通的不简洁,要了解了解沟通的对方在哪一方面缺乏背景文化了解沟通的对方在哪一方面缺乏背景。比如我在给一年级孩子和大学生讲诗歌的时候,哪些哪些地方应该简洁,哪些地方不能简洁,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使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没有注意简洁是指不要跑题文字要具有逻辑性,但一定要根据对象来判断,否则你认为简洁了但是对方并没有领会。这其实也是写文章的一个要点。
王晓龙:在英语中写文章时往往会先来一个topic setence也就是把重点放前面。
孙彩萍:其实像电视里的新闻稿也是这样,先说一个事实,然后再说为什么,最后才阐释结果。
郝晓东: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继续读中庸的解读,《中庸》这篇文章它本身并不长,一般人讲三部分就讲完了,而杜维明的第三讲就把中庸解读完了,本来我们应该先读中庸的原文,然后再读杜维明的解读,这样的话会更加亲切一些,但是怕我们读原文读不懂,所以在下学期我们会有三次读干国祥老师的解读。
郑艳霞,姚喜平,武老师读文本
郝晓东老师对《中庸》原文翻译
读至105页第二段
郝晓东:这部分把诚已经说的很详细了,后面又跑到另一个话题了宇宙论还有神秘论。
休息10分钟,晚8点50继续
郝晓东: 我们现在围绕两个问题来讨论一下:
一,什么是诚?
二,如何做到诚?
我们可以把这里的诚与孔子提到的人仁,还有王阳明提到的良知联系起来,打通,可能就会更清晰一些。
我们在谈的时候尽量结合文本。
任丽婵: 我要说的和郝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太相关,这一段是道德形上学,那么抛出道德形上学的之后,他提出了一对概念:道德秩序和社会准则。对于这对概念按照中庸来讲这一段概念本身也是一致的社会准则无非也就是这个人仁或者基本的那些伦理关系衍生出来的这一些规则――处事规则吧,可以这么简单的理解。但是呢他又承认现实当中的确实是需要社会准则和道德秩序的。而中庸当中所设立的这样一个社会制度他的根基在于德治即道德的治理。所以他就衍生出来道德秩序的终极基础在哪儿呢?社会秩序的终极基础又在哪呢?社会秩序的终极基础就是我们所说的那个“庸”中庸的庸,社会准则的那个终级基础呀就是我们的那个“庸”中庸的庸,也就是普通人类经验本身的那一个庸。道德秩序的那个终级基础在哪呢?道德秩序的终极基础是在天。而天和诚本身是一致的。所以道德秩序的终极基础就在于诚。因此最后它整个的社会秩序的治理全部架构到了道德秩序这个中终级基础上面来。那么我就在想为什么他要构建以诚为中心的这样一个秩序体系呢?可能根源在于也可能不是根源就是人类的劣根性――往往喜欢创造秩序去规约自己。或者说人类的劣根性在于他不喜欢秩序但是她还喜欢去创造秩序。对秩序的追求可能就是人类的本性。最终的追到诚,那么这个诚是什么呢?那么它很显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理解的诚实、真诚,这个诚就是一种超人类理想主义的一种道德根源,仁和天在本体论上是一致的。所以诚成了架构这一套体系的一个根儿。103页古文下边那句话:既然成为人的终极实在必然的包含地明,则仁也就必然导致智慧。我理解的意思是所谓诚是向内生的,向本性去求的。而这的仁表达的有向外的意思,向外或向客观性的一种体现。所以说诚到底是不是等于仁这得打个问号?从文本来看诚的层次性要高于人仁。第二个层次呢就是,诚如何来指导现实呢?诚则明,明表现出来的就应该是智慧了,诚的呈现方式不同在现实生活中就会有不同的人仁。至诚者就是圣人,智取者就是智者,努力求智取而不得而又一直努力坚持为积极上进者,那些原本就不想努力的人就应该是平庸的人。我觉得本章的这个道德形上学就是把天道人道地道整个统合起来了。
石海燕: 我每次听完任老师我就不敢说话。(大家大笑️️️*^_^*)️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日积月累中就有: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刚开始我跟他们讲的时候就是按照教参上讲诚就是诚实的人,然后咱们就学这个中庸然后我就又给他们讲,诚不光是诚实的这个意思,诚还有更深的含义,我就balabala讲了一通。但最后我又害怕他们在考试的时候按照我说的去打然后走偏了然后再考试的时候拿不到分儿,然后再强调我讲的这个东西你们理解就行了,考试的时候要写诚实的人啊。我现在再来读文本然后我理解,诚不一定是诚实的人,也不一定是至诚的人,应该是一个真实的人。
王小龙: 我想问个问题:诚是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呢?
张庆瑞: 不一定
王小龙: 诚则明,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明吧
李宏: 明的程度应该有区别
王晓龙: 那么诚的程度有区别吗?
李宏: 诚没有区别
王晓龙: 那明为什么会有区别呢?
李宏:外物环境所遮蔽
(大家大笑️)️
姚喜平:我觉得我们应该回到文本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圣人应该是自在的本性就有的,圣人是向内求的,而我们普通人是向外求的。
石海燕:我觉得这还是诚则明,明则诚
大家讨论
王晓龙:本身你是诚的但不一定是明的
郝晓东:这个混淆了,诚,天之道也,这是天赋予人的。内在于每一个人的自身,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活出了诚,所以就需要去学,就明则诚,而一旦诚之后就明则诚,这是从逻辑上去分析的。就比如良知是内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只不过是被遮蔽了,所以致良知的过程,就是不断去擦掉灰尘的过程。诚则明就是致良知,致知格物。
石海燕:我有一个问题:诚可以客观印证的吗?
郝晓东:诚是什么?诚就相当于是一个月亮一样。它本身是无法看到的,但它能显现于事物当中的。我们不知道阳光是什么?但是我们知道阳光能显现于万事万物。体现在苹果树上就长出了苹果,在梨树上长出了梨。诚者明
李宏:我有一个问题,89页下面古文有一句话,: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要想解释诚就应该先择善,要坚持不懈地择善然后才能成为诚者。我觉得对善理解了对车明贵的理解会有帮助。
郝晓东:什么是善?这里的善其实就是明辨是非,既要通过概念去理解要抵达的东西,同时也不用被这些概念所拘束。
孙彩萍:文本101也提到诚是一种存在状态,也是一种生成过程。105页我们能看到“薄厚”“高明”“载物”“覆物”“成物”我觉得他们就是存在的状态。天地存在的状态就是圣人存在的状态。儒家认为人本身是没有杂色的。有的人生而知之,有的人学而知之,有的人困而知之。那我们就应该去学习,如何学习呢?那就应该中――不偏不倚。
姚喜平:诚是什么?诚,圣人是我们的终极信仰,圣和凡要从因然和实然的区分,也是向内和向外的区分,圣人是向内求的,而凡人是向外求的借助圣人的教化。圣是要教化人的。第二个问题如何实现诚?就是教化,对于圣人是自我教化,自我昭明。那么教化的有效性对现实的教育有何作用,如何能变得实效性。
张庆瑞:诚是上位概念,好像是无但体现的是有。都敏提出的上位概念是有梯度的,对于圣人如何做?对于其次如何做?我觉得中庸的诚和阳明的致良知有区别的。
郝晓东:有何区别?
张庆瑞:致良知提到事上磨、诚意,向内求;而中庸中的诚提到其次,如果圣人达不到,还有其次。
郝晓东:这里把本体论和方法论混淆了,诚是本体论,谈到的其次是方法论。
张庆瑞:致良知和诚有何区别?
郝晓东:侧重点不一样,当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的时候,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张庆瑞:王阳明提出诚意是不是中庸的诚
郝晓东:是一回事,
张庆瑞:那为什么把诚意另外列了出来,在我感觉就是一个路径
郝晓东:你把诚当成方法论了,用良知是针对于朱熹的格物致知,但致良知就是诚,诚了,精一了就行了,要用不断的用概念去阐释,王阳明的良知依据于中庸而来的。
王晓娟:91页文本提到:诚不只是一种精神状态,而且也还是一种能动的力量。105页还提到:诚不仅是存有,而且也是活动;它同时即是自我潜存又是不断自我实现的生生不息的创造过程。从这两段文段我能理解到的是他和王阳明的致良知是想通的
郝晓东:他就说的是一个事儿
王晓娟:精神状态和存在就是心之体,活动和能动的力量是不是就是意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