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哈珀・李讲述的发生在1930年代美国亚拉巴马州边陲小镇的故事,似童年往事,但每一个细节都那么清晰,而且似有磁性从一开始就吸引着你;即使目光短暂离开,萦绕在你脑海的思绪却总能想方设法把你拉回来。在根深蒂固的阶级及人种观念遭遇“人人生而平等”的新芽之时,小镇上演的阶层,贪施,善恶,真伪,曝隐的对峙与人性之善的暖心,统统在一个9岁小女孩的眼睛里为你展现。
“不要杀死一只知更鸟”,因为善良的知更鸟只为人们唱歌,却从不偷食人们的谷粒。相似地,“损毁一个生病老妪的山茶花,是不可原谅的”,“不要戳扁一只西瓜虫”……还有,“不要打扰一个隐者的宁静”!不去干预别人的生活方式;只有踏进别人的鞋,并走上几圈,才会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
勇敢,是还未开始就知道自己会输,但你还是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底。杜博斯老太太就是这样的勇者,靠吗啡止病痛而成瘾,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她为干干净净的离开,不欠任何人,不依赖任何东西,而决意戒掉吗啡。最后,她赢了。
“怪人”拉德利的悬念一直在最后一章才揭晓,“当你最终了解他们时,就会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好人”。人心向善是对近乎与世隔绝的边陲小镇居民的统一认识。但,“就是有这么一种人,你跟他打招呼前得先开一枪。即便如此,射杀他们也是浪费子弹”。面对“死了跟活着一样危险的”“二月份疯狗”,就不能犹豫。“好枪法是上帝赐予人的礼物”,“他也许是意识到上帝给了他一个对其他动物不公平的优势,于是就把枪放下了”。
“他”就是书中的单亲父亲,阿蒂克斯,一个律师,镇上的立法委员,黑人嫌犯的辩护律师,小镇上推动“人人平等”的新芽之一。“他”有颗“文明高贵的心”,在“万不得已”下,射杀了那条疯狗。
这样的父亲,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让周围人以及他的亲妹妹看不惯。但他教育孩子的原则让我很有感触且非常认同: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做家长很失败,可是我就是他们拥有的一切。在杰姆仰视别人之前,他首先仰视的是我,我希望自己正直地活着,以便能坦然地面对他……如果我默许这件事情发生(隐瞒这件事),坦率地讲,我就没法再正视他的眼睛,一旦我不能正视他的眼睛,我就知道自己已经永远失去了他,我不想失去他和斯库特,因为他们就是我的一切。”
是这句话触动了我—“在杰姆仰视别人之前,他首先仰视的是我,我希望自己正直地活着,以便能坦然地面对他”。我也是一个父亲,有一个两岁两个月大的儿子。我能想象得到“仰视”,“正直”,“坦然”的价值;并且非常珍视这个价值。马上我将面临一场抉择,12月份毕业去向,这将影响我的家庭。那么,在走向最终选择的过程中,对我而言,“正直”,“坦然”是底线。
一个父亲的坚持,是坚持让孩子看到真善美,但不回避伪恶丑;给孩子时间去理解,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他们会慢慢理解世界的复杂真相。
聪明的作者把暖心治愈系的标签加在了全书的最后一句——
“他要在那里守上一整夜。等杰姆早上醒来时,他会在他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