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天母亲带着行李去南昌打工去啦,春节想来应该从家人不再团聚算是结束吧。
节前放假奔赴山东,赶往同学的婚宴路上母亲打电话和父亲说不想继续待在上海的雇主家中,父亲鞭长莫及,只能打电话给我,好在我才只到南京,于是折回上海去接母亲回家。腊月二十五,重新规划回家的路线是一件颇费周折的事情,手机刷到没电也没刷到火车票,只好去买汽车站尝试一下,然而去我们附近城市的当天车票也早已售罄。只好带着母亲南辕北辙,先去徐州再转郑州继而南下回家。拿上母亲和自己的车票的时候内心还是很高兴的,家人的团聚此刻也显得弥足珍贵。早上五点半到徐州,跟母亲两个人拖着行李走在冷静荒芜的街道上,好像有点儿懂得人在囧途中的唏嘘,归途的艰辛也让回家成为一件热切期待的事儿。
母亲是临时决定回家,所以家里的年货还都没有办,26,27两天进城同时催着父亲讨回工钱回家,然而他也很忙,跟老板要了十几天的工钱,每次都是一拖再拖。忙到腊月二十九,只剩下蒸馒头的时候父亲才带着一半的工钱熬上一夜火车从西安赶回家。可我的心情也渐渐得从三口之家的团聚变得糟糕起来。
正月初五,早饭上父亲的“关爱”,让我很是厌烦。对我来说这个年代并不缺衣少粮,农村的餐桌上荤菜也司空见惯。早饭吃到最后母亲让我把最后的几块肉吃掉,而我实在没了胃口正准备说吃不下的时候,父亲也用他习以为常的语气催促我快点儿吃完。没法儿忍受这种关爱,我怨道,如果剩下的都是我的肉,我就全把它们倒掉。这话说得让母亲唏嘘,父亲也很不理解,我就没吃几块肉都留给你吃,你咋能这么说!
亲情的关爱总是渗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而这种细节性的关爱又与亲人所处的或者所经历的年代有莫大的关系。父母小时候几乎家家都吃不上白面,更何况肉,就连我小的时候吃肉也是要精打细算才行。那些苦日子使他们认为肉是一种稀缺资源,直到物产如此丰富的今天,他们还是保持着这种观念,因此出于对子女的关爱,他们乐意把这种稀缺资源让给我。而我,参加工作两年,对这种资源并不感冒,如果别人执意给我我不需要甚至不想要的东西,我想我一定会变得很不解人情。
父亲与我的这种认识上的差异不禁让我想起自己之前喜欢的一个女生。在火车上认识她时她还在读大四,而我刚开始工作。刚看到她时读完大学早已对各种甜言蜜语呈鄙视态的我还是想用天使去形容她。与喜欢的人聊天确实能激发自己的语言天赋,然而互相了解之后,还是决定放弃追求她。北邮读书,也已经保研,她的同学中大半准备出国,少数直接工作的同学刚毕业的工资也已经到了五位数,这些差距让我一个从边疆地区毕业,工作第一个月食不果腹的人感到痛苦。很显然,她的很多理所当然会成为我的高不可攀,这种差距如果没有很好的方式去弥补,只能让事情变得糟糕,而直到今年还没能处理好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的我,显然也是没能力应对与她之间的关系。时代不同会带来差距,而相同的时代不同的背景,也会产生巨大的差距,它们与我都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如果父亲再次给我这样的关爱,我想我依然不会接受,只是得换一种方式拒绝。
关于友情
15年毕业,我从西北到北京工作,朋友三毛从海南到北京,年底时候互相了解了一下各自的家底儿,于是借给了三毛1000,说好来年还我。现在是2017年,欠的钱依然欠着,而他也根本没有还钱的意思。年前时候我真心搞不懂他是怎么想的,因为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不是那种欠钱不还的人,所以我更多顾虑的是他对不还我钱的想法。
前两天一起玩塔防游戏时候聊起来这事儿,他的说法让我恍然大悟(捂脸笑),你现在又不需要!第一次见欠钱不还还这么理直气壮的,不过想来也确实是,16的一些琐事让他比我更需要钱。而我现在也确实没有要紧的事儿,他也还是那个有事儿一定会出头的哥们儿。认识他十年,友情依旧。
关于爱情
念大学时候别人说一定要在大学找个对象,工作之后就不好找啦。当时挺不理解这种说法的,觉得以后工作了就有钱了,就可以为喜欢的姑娘各种献殷勤啦,还怕找不到对象么!然而这帮子老油条真是一语成谶,毕业分手后还真就单到现在。
工作之后因为是数学转软件,专业完全对不上,只能从头开始学。其中的疲惫,挫折,迷茫,窃喜,获得,遗憾真切得占据了生活的每个角落,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心力去找女朋友,好像这时候只能从身边的人下手啦,然而……测试的妹子都已经抱着娃啦。
现在发现自己对婚姻也开始有了很多预期,希望她学历高点儿,这样她很可能会是个懂得努力的人,希望她谈过恋爱,这样她不会有太多幼稚的行为,希望她喜欢唱歌,这样我就不用一个人在ktv瞎嗨,希望她喜欢写东西,很多我表达得不好的想法可以请她帮忙……额,这些不都是用来相亲的么!其实如果碰到两情相悦的,这都不是事儿吧!
2017,T3037漯河到汉口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