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对徐向前元帅一生影响最大的,我想一定是他的母亲。
关于徐帅的母亲,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徐帅回忆录中讲的一件事。
为了积肥,按徐母的规定,徐向前和哥哥每天早起去拾粪,而且定量定额,要拾满一箩筐才能回家吃早饭。
要完成任务,就得早起,三四点钟就背着箩筐出去。你如果感受过北方冬天凌晨三四点钟的严寒,你就知道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用徐帅的话说,冷的“透骨彻心”。
完成任务回到家,徐母见孩子冻成那个样子,心疼的不行,帮他脱鞋,帮他暖身子,用自己的手暖他的手,一个慈母对孩子的心疼和爱惜展现的淋漓尽致。
然后呢?
没有然后。明天,该干嘛干嘛。该怎么干怎么干。一切照旧。
二
我想徐帅对此也是印象深刻、入骨入髓的。在其一生中的很多时刻,他的很多做法都酷似其母。
徐帅的儿子徐小岩将军回忆,自己在小学时,因为学校离家很远,家里每天给三毛钱的车费来回坐公交车。有一次因为嘴馋加肚子饿,放学后拿这钱买了零食,结果只能步行回家。
徐帅见儿子迟迟不归,也很担心。等见到儿子后,问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儿子如实回答。
徐帅听后没说什么。
第二天上学,徐小岩还是拿到了三毛钱。一分不多。
战争年代,爱兵如子的徐帅却常给出部队近乎残酷的命令,而且令出如山,绝无任何商量余地。
晋中战役时,为围歼赵承绶两个军,徐帅命令八纵队急行军赶到指定位置。
但八纵队连续作战,加之高温酷暑,已接近极限。
司令员王新亭电话请求,能否让部队稍事休息,说大家实在走不动了。
那时候我军将领个个争强,生死度外,不是万不得已,实在顶不住了,是不会提这种要求的。
徐向前当然也知道,王新亭能开这种口,那实在是到了一定程度了,但答复却是:
“不行!走不动,爬也要爬到指定的位置上!”
一次战斗中,坚守战略要地董村数天的四十一团伤亡很大,有一个连打的只剩下九个人。
太岳军区司令员刘忠请示:部队十分疲劳,伤亡很大,能不能后撤稍作休整?
徐向前的回答斩钉截铁:
“不行!再疲劳也要打,把钉子钉在哪里,坚持最后五分钟,坚持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守住阵地。”
对这种近乎残忍的严格,徐帅在临汾战役的总结中说的一段话,可以拿来作为注释:
“如果你们一叫苦,我就动摇决心,我们再一个一个地去攻打,那么就不只是伤亡几十人的问题,而是伤亡几百、成千人的问题了。”
原来,残忍即是爱。爱即是残忍。
如果心软,以爱兵之名,让部队休息,那就放跑了敌人。一旦敌人跑掉,部队之前的努力和牺牲等于白费,关键是等敌人逃回老巢再去攻城,那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和牺牲!
同样的道理,如果心软,多给儿子几毛钱备用,那就相当于放纵了孩子的坏习惯。坏习惯也是敌人,你放纵了它,它就会不断坐大,当你再要消灭他时,就会付出更高的代价。
也是同样的道理,徐母如果像一般的父母,以爱为名,不断放宽标准,这就会给孩子一种意识:可以商量。事情太苦太难,可以打个折扣,或者不做。
这种意识一旦在孩子心里种下,就会生根发芽,不断生长。
贪图安逸是人的本能,这个口子一开,就只会越来越大,你再想堵住,只会越来越难。
感觉艰难,感觉快受不了的时候,这其实就是在跟心里的敌人较劲的时候,你顶住了,坚持住了,也就降伏了贪图安逸的本能,降伏了心里的敌人。而一旦放松警惕,关键时刻顶不住,那就兵败如山倒了。
三
道理其实不复杂,到我们在面对孩子时,却常常选择投降,为什么?
很简单,狠不下心。
明知这样不行,但看到孩子可怜兮兮的样子,听到孩子的哭声,一下就受不了了!
就像言情剧男主角捶胸顿足的嘶吼:我明白我明白我明白,但我就是受不了!
看的破,忍不过。明知不行,但心软,受不了煎熬,为了一时心安,选择妥协,听之任之,而且名之曰“爱”!
如果“爱”的旗帜也骗不了自己,则又会自我安慰:孩子还小,大了就好了。
你自己相信吗?
人的这种自我安慰其实是一种自我麻醉,是一种软弱,是一种逃避问题的本能。
这也是敌人,心中的敌人。
我们做父母的,你真为了孩子,真是为孩子负责,就不应该选择让自己轻松的自我麻醉,而应该狠下心来,选择更艰难的内心煎熬,选择迎敌而上。
你顶住了,也就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天空。
四
为什么我们常常心如明镜,但却做不到?
这是因为我们多数人也是在宠溺中长大,某些道理到了一定年龄都懂,但这种“懂”,是概念上懂,理智上懂,是作为一种理念在你头脑里,而不是长在心里,化在骨子里,成为一种本能似的存在。
也就是说,在我们成长阶段,我们没有被严格要求,我们本性里的软弱和贪图安逸被放纵了,它如今在我们意识深处安营扎寨,像钉子一样钉在我们心底,无论我们的理智如何努力,它都难以被根除。
我们可能一生都在跟它做斗争,一生都在为此而煎熬。
但假如我们在成长阶段就打败它,我们或许就会像徐帅一样,每次都能轻松地,甚至本能地作出理智的抉择。
所以,千万别等孩子大了再说!
就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在其人格形成阶段,狠狠心,坚决点,在“敌人”未成气候时,将其打败,为以后的人生扫清障碍。
至于我们,要做个合格的父母,就应该咬紧牙关,耐住煎熬,用你的“狠心”帮孩子打败性格中的“敌人”。
这样,起码孩子再碰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不必再如我们一样煎熬。
这也算是“”肩住黑暗的闸门”!
五
当然,徐帅的母亲作为一个没读过书的旧时代的女性,可能没有这么明晰的思路。
但那个时代有那个时代的教育,比如像“穷人家疼孩子,富人家疼牲口”,之类俗话,都是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东西。
而且现实生活有其自身的严酷表情,她完全可以凭着与现实近身纠缠的深刻体察领略到某些人生和人心的真相。
现实中有很多这种不读书但头脑清晰、处事明达,而且有着某种老辣的人生智慧的人物。
徐帅的母亲,我觉得应该就是此类人物。
她的严格虽有被现实逼迫的因素,但少拾一筐粪,不会对家庭的经济状况造成根本性的影响,就像我们常常会觉得,少读五分钟的书,不会对孩子的成绩有太大影响一样。
儿子受冻,她暖手暖脚心疼不已;后来在徐向前离家八九年后,徐母还常常对着儿子亲手编的篮子泪流不止。这也排除了徐母天生狠心的因素。他面对儿子时的感情完全如我们一样,心疼,不忍,怜惜,不一样的是,她能默默地忍受煎熬,明智地作出更好的安排。
所以,我觉得徐母对待孩子的方式,虽有其他因素在里边,但根本上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
这样,我们就不必以“那是什么时代,那是什么条件”来为自己的软弱开脱了。
六
如果说徐母的做法是现实逼迫下的被动选择,那就无法解释徐母对整个家庭井井有条而又合理合度的周密安排了。
徐父之前曾娶一妻,后来病故,无子女。后娶名赵金銮,及徐向前的母亲。
这种情况现在没什么,但在那个时代被称为“填房”,或者“继室”,跟“原配”是有区别的。
但赵金銮凭着自己的通情达理,性格贤淑,且处事稳重,长于家事,深得周围人的敬爱。
这就是凭实力凭德行赢得尊重了。
不是“嫡系”又怎样?凭实力凭德行一样能赢得一切。也一样能赢得领导的信任和倚重。
所以她的直接领导,她的婆婆,也很信任她,放手让其操持家务,加上“当家的”长期在外教书,她成了这个家庭实际的组织者。
徐家的孩子从小就在她的管理和安排下成长。
虽然徐母信佛,每天打坐,并吃“清口斋”,但这种“信仰”我觉得跟大部分民间居士一样,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寄托,或者一种修养身心的方式。
因为看似虔诚的佛教徒,但并不回避现实人生,相反,在沉静温和中有着一种对现实人生的执着。
这种执着体现在:克勤克俭,敏于事务,做事仔细、认真,要求也很严格。
做什么活,都要规定数额。而且严格执行。前边提到的两个男孩“拾粪”即是如此。
整个家庭,都在其精密的计划和安排中运行。
而且各种安排,都有富于远见的依据,而不是随意规定。
比如鉴于家庭实际情况,或许还有锻炼孩子的意识在里边,她规定所有人都要参加劳动。即便家里的长子,徐向前的哥哥,受器重,读书多,而且以后也确定要走读书上进的路,也仍然要参加劳动。而且同样定额定量。
在她的安排下,境况不佳的徐家虽无富余,但也能维持温饱,且时时能帮贫扶老,救助弱小。不余不欠,恰到好处。
徐向前兄弟姐妹五人,两个姐姐,一个哥哥,还有一个妹妹,都在母亲的照料和影响下成长起来,没有谁饿坏身体,也没有谁饿坏人格。这在一个艰难中持家的母亲,已是大成功。
读其事迹,想其为人,我总觉得,徐帅身上有其母亲的影子。不仅性格,不仅为人处世,甚至遭际上都有相似之处。事有大小,但顺逆之间,艰辛和成功之间,其势略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