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一段时间里,因为需要而接触了一些创业型企业管理者或是创业者,有的做的很成功,已经开始拿到了天使投资,也有的不如意,营业了几年依然亏损。在和他们做一些经验探讨时,发现多数的管理者都提到一个问题: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员工和组织都会犯很多的错误。他们提到他们的企业自创立开始,就不断在摸着石子过河,不经意间去进行各种愿意或不愿意的试错,结果若好,则皆大欢喜,若不好则只能自食其果。
其实我想告知的是,接受犯错,面对犯错不应该是最终目的,犯错后的复盘总结才是真正要去做的。很多管理者在这里有个误区,他们会认为接受犯错,仅仅是为了给员工或者组织释放勇于承担的机会,而却忽略了犯错之后除了对人员或组织的一个责任价值的刺激外,更多的是要关注这次犯错的复盘结果,总结犯错过程中的各个节点,找出问题的症结,寻求提升效率的优化办法。正如常言: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看表面意思这句话是说人要警惕自己的过错,而本质是要大家重视关注犯错后的结果处理。
在商业活动中任何一个结果,都需要去复盘总结,提取经验的反馈,生成有效的机制,不断优化效率。同时复盘不仅仅在失败的案例上,成功的案例也是必不可少的,善于复制成功是组织的基本能力。对于复盘,我们需要清晰掌握三个过程才能更好的去获取案例的良性结果。
❒剖析案例过程
这个阶段需要将案例过程中的每一步进行拆解,分析每一步的决策是否有其他方向可延伸,是否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解决。需要结合考虑当时的背景复杂环境、执行人员和参与人员的能力优劣势、进度时间的控制判断以及结果的导向趋势维度,运用WBS和5W2H管理工具可以更好的去找到剖析过程中的关键节点。
❒提炼总结过程
对案例进行剖析之后,根据剖析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进行讨论总结,归纳出相对应的关键项。关键项的内容需能反证出案例进行过程中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的因素,此为关键要素。关键要素的提炼也既是对复盘的重点。
❒制定制度过程
对案例进行总结之后,并不代表案例复盘的结束,还需要根据总结过程中得出的关键要素,进行要素拆解,拆解为标准化制度条款或准则,这个条款和准则需要能够符合SMART原则,既具体的、可衡量、可执行、有相关、有时效的评判原则。案例总结出的关键要素只有落实到制度、规则的执行中,才能起到真正意义的复盘结果导向作用,否则也仅是一场浮于形式而的复盘讨论而已。
也就是说组织或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面对失败或是成功,除了关注过程之外,更应该重视结果的复盘,而复盘后的结果若不进入制度评价系统,也将是场无效的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