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教练型父母工作坊”结束了,参与家长意犹未尽,作为讲师的我畅快淋漓。其实三天的课程可以分开进行,比如第一天的课程是心智图的基本部分,适合生活和改善职场,以及社会学习。第二天的课程适合初高中的娃和家长,讲心智图学习法的运用篇。第三天的学习技术其实更适合小学阶段的家长。家长的感受是习惯从最初建立比较方便入手,也容易有成效。所以在这个点上可以归结到幼升初的准备阶段。
话说,没有执照的爸妈虽然也是亲爹亲妈,但是在经历人生的前两阶段后不免开始各种紧张。第一阶段是娃出生前的憧憬,只要健康就好,因为长啥样有爹妈在,差不到哪里去。第二阶段是出生后到上小学前,分两种情况,一是心大的家长,只要开心就好,各种没目的的玩;还有一种计划型的家长,喜欢把事情掌控在自己手里,孩子从小就参加各种补习班,以防止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上小学意味着什么?进入体制教学,进入各种身不由己的焦虑,即便你想淡定,面对老师的比较,短信的催促和反馈,其他家长的焦虑,于是你也一步一步的紧随其后……于是学习变成一件痛苦的事,于是好好的亲子关系,变得矛盾重重……其实,作为家长的你需要在大班时就开始做准备。
生理上的调适
根据入学学校和住址的路程,以及入校时间,晨诵时间,计算晨起时间,从而建立一致的作息习惯。为了保证第二天的听课的效率,早睡早起尤为重要,若平时习惯养成还好,晚睡的娃调整尤为必要。
运动能力的建立
跳绳和拍球是小学体育课比较早练习和考核的项目,是可以通过练习来改善的。运动能力好的孩子比较容易建立自信,同样容易挑战较高难度的事项,对一生至关重要。所以早点练练跳绳和拍球吧,给孩子一次“惊艳”的机会。
家长协助学习习惯建立的准备工作
1.建立正确的求学态度:求学该有的态度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不是差不多就可以。严谨的结果是认真对待所选择和正在进行的事项,是一切行为的基础,是追求卓越的动力之源。
2.根据孩子的现状细分梯度(不是以家长),比如在大班抓住孩子阅读的敏感期,协助阅读习惯的建立和坚持,在自主阅读能力达成之前家长伴读,过程中针对孩子的好奇心,适量识字,积累词汇量为入小学后的数学理解打基础。比如说在6.7月份适当导入拼音的认知(不要求熟练拼读),为开学高进度的拼音教学打一个基础。
3.允许和协助孩子参与各种动手的活动,一方面锻炼手眼的协调,促进大脑的发育和运用,另一方面增加孩子未来学以致用的能力。
4.引导孩子建立实体物的概念,途径:阅读、影片视频、说明书、手工,以及示范模拟操作。示范模拟操作一方面协助建立实体物的概念,另一方面以游戏的方式协助孩子理清思路,加深思考,逐步建立思维能力和习惯。
5.指导孩子运用工具清除误字(理解错误或者误解的字词),增强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清字法的运用,实现伴读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建立。
6.运用时间管理和记忆规律,让学习事半功倍。
所有的理念仅限于知道,不具备力量。行动力才是成功的前提,做到才知道是否适合,如何调整。需要家长和孩子达成共识的是:
1.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爸妈能做的只是协助。
2.爸妈要做的是努力工作,不断学习,孩子要做的是认真学习,这是我们的本分。
3.平时作业和小考要和大考一样对待(严谨),大考要和作业一样对待(情绪的放松)。
4.考不好没有责备,但是一定要查漏补缺搞懂。重要的不是昨天,而是今天和明天可以做什么更好。发现每天的改变并赞美,充满鼓励的人生是满满的正能量。
5.你可以决定开始的时间,但是一旦开始必须全力以赴。
6.爸妈可以建议,你有权利拒绝,但是当你拒绝时,请做好承担自然后果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