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有不到两个小时就满二十岁的生日了。于我这为数不多的二十年的生命来说,二个小时的时光实在是不足挂齿,所以我与这二十岁的界限并不会因为这两个小时变得模糊,亦或是两天、两周。即使还有两个月,我也已经把自己当成二十岁来看待,或者是过了两个月,我依然会说自己尚且是二十岁。我们踏上新一岁的征程从来都不是源于某一个时点的突然降临,反而更像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转变,一场旷日持久的追逐。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一天变得有意义?
去年19岁生日的时候,我独自踏上了前往色达的旅程,没有任何的提前计划。只是那一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某个朋友曾向我提起过这个一片红色房子的地方,也想着19岁生日临近,也算是给自己安排一份独特的生日礼物。那是我第一次进入高原,也是我一次看见那么多的大山与那些虔诚信仰的佛教徒,当然还有色达的美,一种发自内心深处震撼的壮丽。想来或许是一件幸事,生平中的许多第一次都留在了19岁的生日,也便于我把这些记忆铭记和珍藏。那一天我参观了天葬,看着天葬师将那些已故人的尸体肢解,肉骨剥离,看着那一群群秃鹫从山坡飞扑而下,贪婪啄食。那一刻我突然想到,那一天是我的出生礼,也是那位已故人的天葬礼,这生与死的直接对立,让我顿觉这个世界的荒诞。
二十平生,始料未及。这是我对自己前二十年人生的总结,大体上有两层意思:一是既已始料,即是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方向大体上是对的,自己的三观并没有被扭曲,走到今天这一步,有爱憎分明的性格,也知晓这个世界的善恶。二是然却未及,即使我坚持了始终做正确的事,却终究难以达到正确地做正确的事,在人生许多关键性的选择上,譬如中考与两次高考,都算是失败的经历,所以我在很多方面也终究是没有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最近也一直在写以《二十平生,始料未及》这八个字为题的一篇自序,想以讲述自己前二十年波澜不惊的人生开始,从而引发对爱情,死亡,人生,理想的思考与描述。但已经熬过了数个通宵,迫于字数和期末考试的压力,也只好作罢,只完成了关于上卷既已始料的内容。但我依然从中得出了一些思考与认识,在一次又一次的深夜,我一边写着自己以前发生的故事,一边的回忆又如潮水般涌来,那些以前从未显现过的记忆都再次被挖掘了出来。随后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情,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可复制的,那些将我们普罗大众的每个个体区分开来的,不是个人的穿着、容貌、声音,纵使这些要素已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供我们辨识一个人,但归根结底上能够让我们彻底区别一个人的只能是灵魂。
二十岁到三十岁这十年,是人生中最为关键的十年。俗话说三十而立,而能否立的起来则全凭这十年的积累。看过一场TED的演讲视频,里面的嘉宾讲到:三十岁不是新的二十岁开始,当很多事情被推倒三十几岁再做时,在你的三十岁这个阶段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开始一个职业、挑选一个城市、找到一个伴侣、并且生几个孩子,从而产生巨大的压力。这些很多事情都是互不兼容的,在三十岁这个阶段同时完成这么多事的压力以及难度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在人生的二十岁到三十岁这个阶段,要尽一切可能的为以后所要面临的问题打下基础,多学多看多尝试,不要等到了三十或四十岁的时候,再一边看着镜子,一边疑惑的问自己“我当时在做什么?我当时在想什么?”。不让自己后悔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人生。
所以究竟是什么让这一天变得有意义呢?我们一生会经历无数个纪念日,也会有无数种仪式,但是我们总会在纪念日的某天,思考一些关于自己的东西,或是对过去的总结,或是对未来的展望。但是其实在我们开始将某一个时间节点作为纪念的日子的时候,它就已经被赋予了纪念的意义。像我去年生日所进行的许多第一次尝试也好,还是今年生日思考总结在人生的前二十年所带给我的成长经历也罢,亦或是说许多年后看着故友相聚一笑,把酒言欢的感慨,从我们决定纪念的开始,就已经有了纪念的意义。
所以,你好!既已始料,然却未及的二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