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通货膨胀看做一种病,那肯定就是“发烧”。发烧总是冷不丁地入侵人体,让人出现头昏脑胀、耳鸣口干各种症状,很是麻烦。想要抵抗发烧的侵蚀,就得积极锻炼,注意饮食,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不止是个人,国家也会得病。当一个国家失去理智地大肆印造货币,通货膨胀这场病就会入侵,使国家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症状。那时候,苹果可能卖到10元钱一个,买一瓶水需要准备一大把钞票,整个国家也会陷入一团混乱和无序中。
2011年,非洲的津巴布韦被评为世界上通货膨胀率最高的国家。美联社称其官方通货膨胀率估计高达25000%。
每一个到达津巴布韦首都机场的游客,哪怕身上没有多少钱,也能摇身一变成为百万富翁。在那里,点钞机是最为紧俏的日用品之一。津巴布韦的报纸上,最红火的广告就是日本和新加坡生产的高质量点钞机广告。去餐厅吃饭,坐在椅子上,就像坐在拉斯维加斯的赌桌旁一样,因为需要把大捆的钱放在旁边。结账时,总是要排队,因为钱太多,数起来很不容易。结完账后,多数人会往银行跑,因为通常“饭前一书包,饭后空荡荡”。街头卖报的孩子,肩上也背着满满一书包钱。那里的2000元跟中国的几分钱差不多。
外国人把津巴布韦发生的事当成一件很有趣的事,可是当地人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在当地,遍地都是百万富翁,但大多都是什么都买不起的百万富翁。为了应对失控的通货膨胀,津巴布韦于2008年1月发行了面额1000万津元的钞票,然而这样一张钞票,仍不足以购买一条面包,后来又发行了当今世界上面额最大的2.5亿津元的纸币。
除了津巴布韦外,索马里、伊拉克、朝鲜、委内瑞拉、墨西哥、希腊的通货膨胀现象也很严重。对于物价飞涨、钱如白纸的局面,想必哪个国家的老百姓都不愿体验。通货膨胀造成的物价上涨的现象,不是局部性的。这就是说,当通货膨胀时,不光是猪肉涨价,其他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涨。
通货膨胀这场病,有属于自己的温度计——CPI(消费者物价指数)。2007年夏天,中国的猪肉价格在几天间迅速上涨,人们在菜市场买猪肉时,一度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经确定才知道,物价上涨了。那段时间,连不识几个字的老太太都会说CPI了,尽管她们并不清楚CPI到底是啥意思。还有人调侃说:“跑过刘翔难,跑过CPI更不容易。”
CPI能够通过产品和劳务价格测量出一个国家和地区是不是出现了通货膨胀以及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如果CPI涨幅过大,就表明通货膨胀趋于严重,经济陷入不稳定状态。
CPI的计算公式为:CPI=(某商品现在价格)÷(某商品过往价格)×100。举个例子,2008年某国普通家庭每月购买某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2010年购买这种商品的费用为1030元,那么该国2010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为:1030/1000×100=103,也就是说CPI涨幅为:(103-100)%=3%。
通货膨胀可以分成好几类,主要有:
(1)温和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基本保持在2%~3%,最多不超过5%。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不仅不会引起社会太大的动乱,还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
(2)快速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达到两位数以上,使人们对货币丧失信心,社会也会因此而动荡。
(3)恶性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非常高,一般达到三位数以上,使人们对货币彻底失去信心,整个社会金融体系呈现完全混乱状态。
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物价指数提高、经济过热、政治因素等。面对通货膨胀,普通民众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能对其起到抑制作用的,还是政府。比如出台相关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上调存贷款利率,提高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包括限价调控令、严禁哄抬商品价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