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周末两天参加了三月老师的《冲突与界限》工作坊,地点是爱的花园,一所山脚下的学校,那是我梦和理想付诸实践的开端。
2020年6月,我参加了心动已久的学校举办的一年级培训会,因为正值人大研究生答辩,我只参加了一晚一天。在那里,我住在一个鸟语花香的旅馆,感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升级换代,这一年我辞职慢下来感受生命和生活。
时隔三年,我已经走在了自己想探索的路上,成功转行踏入教育行业,我像刚毕业那会一样,又重新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和美好。(去掉)
自从孩子出生,我学习了很多新的育儿理念,我一直觉得自己育儿方面还不错,孩子身心发展也很完善。听完三月老师的培训,我意识到自己并未养育好孩子。孩子已经6岁半了,没有养成固定的生活习惯,自己存在溺爱孩子的情况,让孩子做的选择太大过多,某些事情上看似自己很有耐心实则在浪费孩子的生命力,虽然在改变自我的路上,但自己的言传身教俨然也给孩子留下了不好的影响……
虽以上种种,但我并不焦虑。因为我有清醒的认知,我知道接下来该往哪个方向走,我知道我们可以变得更好。幼儿园也邀请我在家长读书会时做了分享,一分享才知道自己学到了很多,三月老师的内容涵盖了很多方面,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来解答育儿困惑。
印象最深的是拉扯和溺爱。
我们在跟孩子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刻在拉扯,在零食上拉扯,在看手机上拉扯,在吃饭上拉扯,在睡觉上拉扯,在其他方面,比如我们在周日晚是否去爷爷奶奶家住拉扯,在工作日晚上是否接孩子回家拉扯,这让我觉得自己浪费了孩子很多生命力。孩子的生命力应该在自由玩耍上。孩子想回家,想在家住,这是很正常自然的事情,孩子早上6点早起,为了保证充足睡眠,晚上可以陪孩子早睡,完成习惯就好了。
所谓溺爱就是什么事都由着孩子,我其实有时候是会坚持自己的观点的,但是还是有很多溺爱的情况,有一次孩子想做什么事,最后我松口了,孩子笑了,他觉得自己说服了我,他的目的达成了,他说我心软了。其实这是我们自己本身对这件事认知就不够清晰,所以才不够坚定。最终我们都要去学习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面对选择。
幼儿园家长读书会上,有家长问我两个问题再分享一下:
1.6岁多的孩子学习了网上的英语课程,开始挺有兴趣,学了一段时间不想学了,孩子还想上舞蹈班。
回复:0-7岁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他们对很多事情都会感兴趣。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做好评估,孩子是否到了这个学习年龄。一般情况,不建议孩子很小就学习知识型的内容,英语启蒙最好平时在家里帮助孩子习得。我们要让孩子自由的玩耍,去发现他们的天赋。
2. 7-14岁孩子学习钢琴到一定阶段,不想学了,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坚持学下去?
回复:首先孩子学习一门乐器是有好处的,长期的坚持练习,可以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如果可以最好是坚持下来。最好是让孩子在学习一首困难的曲子时,孩子需要家长可以提供帮助,等孩子练习几天可以弹好了,那种成就感是他继续学下去的催化剂。
育儿先育己,育己先育心。活在当下,一起感受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