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强同学聚会通知
近日,最强同学聚会通知刷爆了微博。
其原因,不过是击中了参与同学聚会的人的内心,说专业些,则叫:痛点。
而在通知里,除却一段文采斐然的正文,附带的条件才是主菜:
2。鄙视链
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
这则通知从另一个角度恰恰折射了人与人之间极其微妙的心理现象。
那就是,比较。
仿佛每个人心里都有个自设的PK台,见面寒暄的那一刻,PK台的灯就立马点亮,开启ROUND1,ROUND2,ROUND3……模式:
ROUND1:对方比我有钱么?
ROUND2:对方比我有权么?
ROUND3:对方比我老得快么?
ROUND4:对方比我过得幸福么?
ROUND5:对方比我学历高么?
……
赢了,沾沾自喜;输了,则失落颓然甚至自惭形秽。
在我看来,比较,争竞,是人的原罪之一,除却高僧大德以及脱凡成圣者,人总会在心底与他人进行比较,之后,一种微妙的格局就自然形成,那是一个链条,说难听点,叫鄙视链。
何谓鄙视链?
有钱的鄙视没钱的,有权的鄙视没权的,有学识的鄙视没学识的;
没钱的鄙视更没钱的,没权的鄙视更没权的,没学识的鄙视更没学识的;
有钱无权的鄙视有权没钱的,有权无钱的鄙视有钱没权的,有学识没钱的鄙视没学识有钱的……
总之,炫耀自己有对方没有的,然后又被对方鄙视自己没有对方有的。
那剩下一些既没学识又没权没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无地自容的人怎么办呢?
不慌不慌,一句话的事:切,有什么了不起!
“有什么了不起”这句话太好用,出口便是终极必杀,大小通吃,方圆百里寸草不生。
可见,鄙视链是鄙视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鄙视。如同生态链,没有末端,而是无始无终,循环往复。
如此而已。
3。归根结底是面子
其实,即使没有聚会,攀比与暗斗也一样存在,从线下饭局到线上说说、QQ空间,从QQ空间到朋友圈,甚至连转发篇什么文章都要思忖一下,是否暴露了自己的一点什么。
因为你转发的,大抵能代表你的心态。毕竟,人的所有反应,都逃不过心理投射。
此为人心,是也。
而此处的人心,说到底是俩字:面子。
为什么我们那么好面子?因为我们喜欢把面子等同于声望、地位、尊严。这个认知自古有之,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布衣平民,都逃不出“要面子”的思维死局。
面子,成为了一种情结。
19世纪末,美国人明恩溥曾把在中国生活的观感写成一本书《中国人的素质》,开卷第一章就是《面子要紧》。他认为面子问题是一把打开中国人许多重要素质的钥匙,还承认对面子的运作原则和这个原则所带来的效果,西方人完全不明白。
鲁迅先生也说: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
何为精神纲领?
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是宁可自己憋屈也要导演一场惊世骇俗的戏码来赢得别人的仰视,是为了听别人一句肯定而不敢做自己,是宁可同归于尽也不愿意协同共进。
何苦呢?
4。跳出怪圈
跳出比较这个怪圈,首先要知道问题的来源。
1)爱比较的毛病,根源于教育模式
儿时,父母就喜欢拿我们跟别人比,别人的小孩多乖,别人的小孩多爱干净;
念书了,则被老师拿来跟成绩比我们好的人比,别人考100分都轻而易举,你为什么考个及格都勉为其难?
上班了,被老板拿来跟同事比;
结婚了,被伴侣拿来跟别人的老公/老婆比……
长此以往,“别人”就成为了我们的参照物,我们的潜意识会不知不觉地拿“对比”来判定自己的地位,通过求得别人的认可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2)爱攀比,是因为思维模式单一
攀比主要来源于思维的单一性,而且大多数是简单粗暴的二元论。
何为二元论?
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好即坏。即除了赢,就是输;除了对,就是错;除了好,就是不好……等。
攀比通常产生两个结果:遇上比自己优秀的,就容易产生自卑与嫉妒;碰上不如自己的,则容易滋生自傲与膨胀。
这种思维的坏处,是封闭了合作的可能性,削弱了取长补短的更高层面上的合作意识。
5。定位与感恩
如何跳出“鄙视链”的怪圈呢?
转念。
首先,要懂得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
如在上面说的“鄙视链”里,其实极少人可以做到既是富豪又是学术大家又占据权力高地的:有学识的通常不会太有钱,有钱的通常学术研究能力欠奉;位高权重也需要商界大鳄的经济支持,腰缠万贯也需要官方构建的健康的社会环境才能一展拳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自己的角色,都有自己的价值。
即使是一个蚂蚁,在生物链里也不可或缺。
正如《圣经》所言: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佛学上则让我们把自卑与嫉妒的负面情绪转化为欣赏,即随喜、赞叹别人的优点与长处,成就与获得。随喜赞叹在佛学上是功德一件:也就是说,你什么都不用干,就是微笑,赞美,已经是一件功德。这么占便宜的事情,为什么不干呢。
攀比可以有,把对象转为自己。如此既可心平气和,又可斗志昂扬。
总之,减少了攀比与争竞,把思维转向互补与合作,才能达致彼此都能受益的共赢。
其次,要懂得感恩。
我们能够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社会安定,身体健康,能有一口饭吃不致饿死,就已经值得感恩上苍。
环视全球,遭受战乱、饥荒、贫穷之苦的人们还少吗?那张感动全球的,死在沙滩上的小孩的照片就是活生生的事实,而就在最近,同样的事情还在发生。
作家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经历了这样苦痛的人,尚且认识到: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
更说: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多些感恩,就会少些攀比;多些思考,就会少些浅视;多些设身处地,就少些嗔恨纷争;
眼界高一点,理解就多一点;格局大一点,思维就广一点;
我是悟恩居士,一个会写字的修行人。不过一出“人间戏剧”,何必执着主角配角。祝诸位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