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从怀孕到生产的过程,是爸爸妈妈最期待的日子。孩子出生,经历各种的产褥期状况,面对孩子的屎尿屁,即使再怎么辛苦,只要他的一个笑容,真的是瞬间治愈,满血复活。
大约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好不容易孩子可以听懂一些话,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了,你觉得自己终于要熬出头了。才发现根本就是你想多了,这个天使,完全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可爱。"宝宝,我们关门了","不要";"宝宝,我们刷牙吃早饭了","不要";"我们去洗个手吧","不要"。
类似的对话,基本上从孩子进入2岁之后,开始变得频繁。不管爸爸妈妈说什么,孩子都是不要,你说往东,他偏往西,完全不讲道理,最大的武器就是一哭、二闹,简直让人崩溃。
许多父母都想不明白,孩子跟变了个人似的,完全招架不住啊!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呢?
其实,真的不是。当你发现孩子频繁的说三个词"不要"、"打你"、"我的"的时候,恭喜你,这是孩子进入了人生的第一反抗期,也叫"执拗期"。
1、 什么是"执拗期"
"执拗期"通常出现在孩子2岁左右,一般在5岁左右会结束。这时期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经常和大人"闹独立"。那么,说明孩子开始产生自我意识,在他们所能看到的范围内,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
同时,孩子开始生成一定的秩序感,并试图让自己掌握自主权。他们有时并不能完全明白父母的意思,但是,就是要说"我不",然后再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即时在我们看来性质是一样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却是不一样的。如果这时候家长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原因,而是一味的去纠正孩子,甚至希望他们能跟你讲道理。
那么,你接下来要面对的将会是孩子的暴躁不安、奋力反抗、大哭大闹等等各种状况,其实,真的不是孩子不可理喻。科学研究标明,孩子在3周岁之前,他们的思维是"直线型"的,而且"不可逆转"。
孩子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会在他的头脑中形成预先的"设想",父母的横加干涉,打乱了他们既定的规则,他就会发火。这种状况,是因为他的合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让他们觉得没有安全感,才会以这种方式进行抗议。
2、如何应对孩子的"执拗期"
执拗期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家长不用过于忧心。对于这个阶段"不可爱"的孩子,这种看似跟人对着干的行为,家长要以尊重的态度来对待。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想法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比如说: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该穿秋裤了"。换位思考,如果父母横加干涉我们的生活,我们自己也不会开心。
那么到底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对付执拗期的孩子呢?我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规律,现总结如下:
1、 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时甚至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孩子在"执拗期"的时候,因为很多事情的不配合、不合作,更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父母一方严厉,另一方护着,有时更会使得矛盾升级,从而引发家庭战争,这种状况对于孩子来说更为不利。首先,孩子会模仿大人的行为方式,另外,孩子也会因此而陷入自我否定的状态,极易造成孩子的自卑和敏感等性格。
2、理解和尊重孩子
当孩子跟父母说"不"的时候,就是他们建立自我意识的第一步。这时候,父母不要以成人的角度,去评判孩子的认知对错。更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他们进行横加干涉。适当的以平等的姿态,征询孩子的意见,给孩子留有选择的余地。
3、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
对于孩子不关乎原则的要求和好奇心,家长应该给予支持,千万不要对孩子保护过程,事事包办。从而让孩子丧失独立探索和自我成长的机会。当孩子遇到自己能力范围能可以解决的问题时,父母要懂得放手,让他自己独立完成。告诉他,如果需要帮忙,可以喊爸爸妈妈来。
这样,既能让孩子体会成功的快乐,也能减少孩子对父母的抵触心理。
4、 有原则的满足孩子独立以及渴望保护的需求
孩子之所以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意识,其根本原因是想独立自主。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孩子跟父母完全是对立的,但是,实际上孩子渴望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放手让孩子探索,在这之前,父母最好对孩子可以完成的事情做好评判,对于危害到孩子安全和健康的事情,一定要及时制止。同时,可以通过转移孩子注意力,或者用别的安全的活动来代替危险的事情。当孩子在独立完成一些事情的时候,也要给予恰当真诚的鼓励。
5、 与孩子有足够的沟通交流
虽然孩子性情乖张,不讲道理,是一个成长必经的过程。但是,在这一时期,家长也不能不管不问。这个时候,更需要家长要拿出比以往多的耐心、宽容和疼爱。当然,最重要的是沟通,无论什么时候,沟通和理解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和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和需求。当我们看到了孩子的真正需求,就可以尽我们所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爱与尊重。这样,才能更有效的避免冲突。
只要能够帮助宝宝顺利渡过执拗期,你就能够收获一个有安全感的,愿意听取父母意见的,同时又独立自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