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摘记《<剡录>里的咏剡诗》001||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诗
文/书山花开
《剡录》收咏剡诗约105首,《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诗》是第一首,《历代咏剡诗选》收录谢灵运的诗有11首之多(过始宁墅诗、田南树园激流植援、南楼中望所迟客、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登石门最高顶、石门岩上宿、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道路忆山中),而《剡录》仅此一首。百度百科收有此诗词条,解释详尽,此搜索些资料(来源于本人所购的书和所保存的PDF格式电子书),题为“漫读摘记《<剡录>里的咏剡诗》”,聊为笔记以备忘。
【原诗】
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与子别山阿,含酸赴修轸。中流袂就判,欲去情不忍。顾望脰未悁,汀曲舟已隐。
隐汀绝望舟,骛棹逐惊流。欲抑一生欢,并奔千里游。日落当栖薄,系缆临江楼。岂惟夕情敛,忆尔共淹留。
淹留昔时欢,复增今日叹。兹情已分虑,况乃协悲端。秋泉鸣北涧,哀猿响南峦。戚戚新别心,凄凄久念攒。
攒念攻别心,旦发清溪阴。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还期那可寻。傥遇浮丘公,长绝子徽音。
【注释】
〔1〕杪(miǎo)秋:暮秋。农历九月。
〔2〕近:跟前。
〔3〕子:你。指惠连等。山阿:山中的曲处。
〔4〕脩轸(zhěn):长长的田间路。轸,当为“畛”。
〔5〕中流:流中,江河中间。袂(mèi):衣袖。就判:分別。
〔6〕情:心情。
〔7〕顾望:回头望。脰(dòu):头颈。悁(juàn):疲倦。
〔8〕汀曲:水湾。隐:隐没。
〔9〕绝望:望不到。
〔10〕骛棹(wùzhào):水上急驰的舟船。棹,一种划船的工具,此代船。逐:追逐。惊流:激流。
〔11〕抑:止,尽。有享尽的意思。
〔12〕并:共同。以上两句说心想与从弟惠连一生共同欢乐,永不分离,一起做千里远游,相伴而行。以想象中的尽乐同游,写眼前的别苦与孤独。
〔13〕栖薄:停泊。栖,栖息,止息。薄,同“泊”。
〔14〕缆:拴船的绳索。临江楼:楼名。灵运《游名山志》:“从临江楼步路南上二里余,左摄湖中,右傍长江也。”
〔15〕岂惟:岂只。情敛:情虑聚集于心。敛,聚。
〔16〕尔:你。指谢惠连。淹留:滞留,停留。以上两句说不只由于天晚而离愁郁结于心,想到与你曾经逗留临江楼,则更增悲愁之绪。
〔17〕欢:指往日与惠连来此淹留之欢。
〔18〕复增:更增。叹:悲叹。
〔19〕兹情:此情。指离愁别恨。分虑:分外忧虑。
〔20〕协:合,契合。悲端:指秋天。秋日万物肃杀,令人心悲,故谓之悲端。
〔21〕北涧:北面流水的山谷。
〔22〕南峦:南面的山峦。
〔23〕戚戚:悲伤的样子。新别:刚刚离别。
〔24〕凄凄:悲伤的样子。久念:旧时的怀念。攒(cuán):聚集,凝结。
〔25〕攒念:攒聚于心的旧念。别心:离别忧愁的心绪。
〔26〕清溪:溪名。阴:水之南。
〔27〕瞑:晚上。剡(shàn)中:指剡县。古属会稽郡。今浙江省嵊州市。
〔28〕天姥(mǔ):剡中山名。在今浙江省新昌县东,近天台山。岑(cén):小而高的山。
〔29〕霓:虹,日光斜照空中水气反映的光彩。
〔30〕还期:指旧路。
〔31〕傥:倘若。浮丘公:古仙人名。
〔32〕长绝:永远断绝。徽音:德音。此喻音信,嘉讯。
李运富编注《谢灵运集》p88:
【诗译】
刘心明《谢灵运鲍照诗选译》p88-90
暮秋,我要去远方,寻找一座风景秀丽的山,要走很长的一段路,才能实现探寻异景的心愿。
在山的拐弯处与您告别,踏上漫长的小路,心中酸楚,充满依恋。
您怀着同样的心情,依依不舍地送到河边。我要走了,忍不住离别的伤痛,泪湿双眼。
船开了,渐行渐远,我一直在扭头回望,丝毫也不觉得疲倦。小船,转过一道河弯,您的身影,再也看不见。
不见您的身影,我独自乘坐飞驰的小船,追逐惊涛骇浪。
我宁愿牺牲今生今世的欢乐,与您同游奔赴千里之外,跋山涉水,纵情游赏。
太阳落山了,我停泊靠岸,拴好小船,来到临江楼上。
宁静的夜色中,离情别绪一起涌上心头,不由想起您我在始宁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回忆往昔,我们同游的欢乐,今日无堪,更添我哀伤的叹息。
离情别绪已使人分外忧虑,又碰上这肃杀的深秋天气。
北边的溪涧中,泉水在呜咽;南面的小山上,群猿正哀啼。
新别的忧愁,怀旧的凄凉,凝聚在心,难以散去。忧愁凄凉,难以驱散,时时侵袭我别后的胸怀,
明天一早,从清溪南岸出发。天黑之时,可投宿在剡中旅舍,
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我将攀登天姥山区。
高高的山峰,耸入云端;回归的日程,无法预知。
如果遇到仙人,我愿随之而去,您的音讯,或将永远离绝。
【解读】
1.《历代咏剡诗选》p7对谢灵运和该诗有若干说明:
谢灵运(385-43)南朝宋会稽始宁(今嵊州市三界镇)人。祖籍陈那阳夏。幼颖悟,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第一,为山水诗鼻祖。袭封康乐公。官散骑常待、太子左卫率。出为永嘉太守、临川内史。元嘉十年以“谋叛”罪诛于广州。景平元年(423)至元嘉三年(426),元嘉五年(428)至元嘉八年(431)前后二次回乡定居。父祖并葬始宁。有《谢康乐集》。
【注】强中,即今嵊北仙岩强口村,旧属始宁县。《剡录》载:“世传王谢诸人雪后泛舟至此,徘徊不能去。日:·虽寒,强饮一口。”谢灵运《游名山志》曰“桂林顶远则嵊尖强中。”《宋书·谢灵运传》载:“(谢灵运)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迳,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剡中,又称剡川,指剡溪流经之地。其地包括今之嵊州、新昌。晋唐时,始宁与剡异县,故谢灵运欲登天姥,须旦发始宁,暝投剡中宿。
2.顾绍伯《谢灵运集校注》p168对写作背景和内容有所提示:
3.张兆勇《谢灵运集笺释》p56-57云:
李运富校注此篇云:“临海郡名,今浙江天台。峤尖锐而高峻的山。强中'地名,今浙江嵊县,有地名强口,即古之强中。诗题依胡刻本《文选》,题中强字他本多作疆。”
笔者认为李运富解释已很完整。从诗题看,本诗是写给从弟谢惠连,是与谢惠连交流为什么自己常怀远游之心,原因为何?目的何在?所谓的羊、何共和之是指羊何二位参与了此次讨论,显然大谢是想让自己的观点亦拿来让羊、何知道。据史载,“灵运既东还,与族弟惠连、东海何长喻、颍川荀雍、泰山羊璇之,以文章赏会其为山泽之游。”(《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
大谢是从这一次杪秋寻远山说起。大谢云自己寻远山,实际上是一生之愿望,所谓“欲抑一生欢,并奔千里游”。大谢云有时与亲朋告别亦饱藏“情不忍”之感,尤其是有“淹留昔时欢,复增今日叹。兹情已分虑,况乃协悲端。”等思虑交杂心理,但目的很明确,即自觉地去寻远、寻异,因而不得已。所以每次均是旧愿新情叠加,每次亦均是全身心地投入,却抱有极大的遗憾。
具体到这一次,大谢云他已经“攒念攻别心”,目的则是“傥遇浮丘公,长绝子徽音”,亦即更明确、更远。本首诗可以说是谢灵运好游山水的真实原因。此即是说,大谢的好游山水并非仅那么逍遥,而是怀抱有极丰富的心理涵容的。
在尘世受挫,怀抱着极其复杂的心态,来追问山水自然,以修补玄学理想,此才是大谢投入山水自然的真实目的。此即所谓:“与子别山阿,含酸赴修畛”,这应是怎样的性情呢?陈祚明云:“聊可寄情,响晦无为,耿耿孤露,情深人辙,无所寄,便觉难堪,况增离索之感乎。”(《采菽堂古诗选》)
【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