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三年磨一剑,重金出击,终于让《无极》昭然于世,这部影片,秀则秀矣,专则专矣,是陈导演的巅峰之作,也是2005年的电影界的领衔影片,投资数千万,集国内外当红影星,跋涉数地,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按理,应该红遍大地,然终以“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而了然归结。
影片推出之前,制片组不惜千金,强力宣传,所以,在该影片还没有推出之前,就形成一股无极之热,大家翘首等待,一睹为快,抑或是期望值过高,抑或是中国观众的品味还没有赶上这个超现代作品的步伐,因此,当无极登上影院的大门的同时,便迎来铺天盖地的唾骂之声,票房的惨败和颁奖晚会的默默无闻,宣告了该作品的彻底失败,因此,陈凯歌夫妇也由此沉默无语,悄无声息,有人说:“这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有人说:“陈凯歌从此将一蹶不起。”各种谣言风飞四起,《无极》也在千夫所指中,偃旗息鼓。任各执一辞,我独坚守我之看法。
昆仑——记得昆仑就会记得这样一句话:“跟你,有肉吃!'"当你听到这样一句台词,你一定会不屑一顾的清然一笑,你在嘲笑他因为肉出卖了自己,你在嘲笑他对生活的要求如此之低,你在嘲笑他的卑微与廉价,是的,有肉,跟你走,这种因为物质而献身的态度的确不值倡导,然,请您记住此时他的身份,他只是一个奴隶,什么叫奴隶?什么社会有奴隶?奴隶是干什么的?奴隶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曾读过一点书,你大概知道,在历史课本上,有这样一幅画片,一个奴隶=一匹马。所以奴隶它只是工具,是灵性的工具,他无欲无求,无所企盼,无所追求,也可以说,是不敢想,不敢追求,他只知道为主人干活,主人就会给他吃的。此时的他只停留在“活着”这样一个社会层次,所以,当鲜花盔甲的主人光明给他肉吃时,昆仑这个奴隶就毫不犹豫地跟了他。然,随着自己阅历的增长,尤其是遇到倾城之后,他的灵魂和尊严逐渐被唤醒,他不仅仅满足于“活着”,他开始渴望爱情,渴望尊严,人格开始复苏,欲望在心里膨胀,他已不再是奴隶,他在奋斗,在逐渐抛弃奴隶的头衔,在逐渐为自己而活,他开始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应该怎么做,也在为欲望奋斗,为爱情拼搏,他醒了,他不再是奴隶,他已经蜕变,昆仑身上让我读到人性的苏醒。
倾城——唾骂倾城的理由,大概是因为同一个理由,“你们想知道,我这件衣服下穿了些什么吗?”她本为国王之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本应高贵典雅,端庄秀丽,然,这一句台词颠覆高贵之身,千金之体,瞬时,在观众眼中她变成一个“卖弄风骚,持美而娇”的风流女子,这份角色也因这句台词跌入十八层地狱,永不翻身。好,让我们一起追溯倾城的成长经历,一场恶性战争,几乎无一战士幸免,一个小女孩,在战骸骨中寻找生存之机,她找到了一个馒头,欣喜若狂,她正准备拥之入口,然,此时,还有一个男孩要分这杯羹,她饿极了,狠极了,于是她欺骗了小男孩,抢走了馒头,她需要食物,她只想活着,因此,当满神问及是否拿真爱获取荣华富贵时?她同意了,从此,她开始了她的富贵之旅,然,无论多么的养尊处优,无论多么的耀眼夺目,无论多么的高高在上,她依然不快乐,在她内心,一直在渴求一份真爱,爱人的叛离,让她没有了理智,她用她的美貌报复所以伤害她的人。她只需要一份真爱,当她以为光明就是那个为她而跳崖的男人时,她奋不顾身的跟他走了,然,这不是真爱,她为了真爱而叛离这个男人,又重新踏上她的寻真情之旅,所以,当她遇到昆仑,她愿意为昆仑而披上霓裳羽衣,而让时光回流,更改最初的诺言:要真爱,不要荣华富贵。是的,她的经历在告诉我们一个大家熟知又容易忽略的道理,真爱无价!
无欢——看看这个名字,没有欢笑,为什么会没有欢笑,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开场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小男孩即便父亲已经战死,他却依然表现为乐观积极,这大概取决于他当时小孩子的视角,他对于世界想象的过于美好,因此那时的他还生活在一个美丽的童话之中。然,当他兴致勃勃地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给倾城看时,而倾城却利用他的善良将他击倒,他开始清醒,他明白这个世界不如想象中的美好,甚至有些丑陋,他害怕欺骗,他的灵魂也开始扭曲,是什么导致他的改变呢,他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呢?心理学上有一个定论:小孩子的童年期是性格的塑造期,如果这个时候能适时加以引导,小孩便能形成健康的个性,反之,则为扭曲变态。无欢的转变,也在昭示这样一个定论。所以剧中,无欢为什么要纠缠倾城呢?他在寻找自己性格变化的根源。这也在教育我们一个道理,用中国的一句古诗说就是:宁欺白头叟,不笑少年穷!敏感的少儿心,不容欺骗。
《无极》在2005年承受了其覆顶之灾,不管各界嗤之以鼻,我依然希望,在未来的中国电影界能够平反《无极》,为其立牌坊,中国的电影界需要的是一些理性和感性结合的经典之作。在无厘头统领,小文章大作的电影行业,真希望多一些艺术与生活完美结合的清新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