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既有物质性内涵,更有精神性内涵。从文艺事业看,人民期待更高质量的艺术产品,更为丰富的精神文化,更多选择的层次供给,更能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文艺成果。如今,我国文艺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高质量高价值作品不够多、多层次多样化服务不充足,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要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关键是要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
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坚信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长津湖》、《山海情》等一部部优秀作品无不向我们展示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宏伟的家国情怀和人民为了美好生活而不断努力奋进的真实写照。因此,社会主义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我国完成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凝心聚力的作用。
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坚信文艺作品的价值体现于人民的认同。人民作为文艺作品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作品的好坏取决于人民的评判。不断提高文艺作品的创新力度,把创新融入到实际中,在实际中展现文艺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断充实人民的文化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因此,尽管文艺作品有无数创作方法,但最根本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才能创作出与人民同呼吸、共悲欢,人民认同的文艺作品。
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坚信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源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强劲动力。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基本的物质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与此同时,人民对文艺的类型、层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为文艺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进行文艺创作时要时刻把人民的文艺诉求放在心上,创作出满足人民诉求的文艺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作为伟大复兴征程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要始终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培育一大批心系人民的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艺创新,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文艺作品。
清远市阳山县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叶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