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的焦虑来源的根本。如果把读书会当做是我一个小小的创业项目。在一开始苦逼创业的时候,没人没钱没资源,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把读书会一步步做大,在逐渐做大过程中,我结识了很多人,了解了更多的资源或项目,和不少能人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动,感觉其中有很多的合作的机会和可能。最近两个月就进入了无效交流占据了我很多精力的阶段,几乎每天都有人和我谈这个合作那个合伙。刚开始有点新鲜劲,到后来发掘真正有诚意的人很少。很多人都是来蹭便宜,挖资源的。而我自己耗费了效率和精力,一书一课和渔书两个项目事实上牵扯我大量的精力,慢慢这导致了我减少了对最初读书会业务的精力投入。我自我宽慰解释为自己佛系营销,不功利,实则就是没投入什么精力。按樊登读书其它分会的经验。读书会规模突破300人,应该可以进入良性循环期了。300到1000远比10个到300容易。所以究其根源我需要调整下主次和自己的思路了。
昨晚做梦想到了我目前处于一个恶性的循环,这就是一个熵增的过程。因为有焦虑没效率。本来因为创业的激情而完全不会太在意的家庭的矛盾也被我无形中放大了。其实也是一种心理防御。自己找借口宽慰自己:是因为后方不稳导致我有点止步不前。而不是因为能力驾驭不了梦想。
事实上每一件再好的项目,都需要投入到达一个临界点后才开始有正向反馈,进入真正的良性循环,如果你的投入度不够,可能他就是一个消耗你的收益的项目。而读书会项目其实已经过了损益平衡点,再稍微努力一把就上了一个台阶了。目前的情况的确是我贪多嚼不烂。导致最初的核心业务居然也被晾着,从而失速。而刚引入的一书一课和渔书在孵化期必然是会遇到精力不够分配的痛苦的。客观的讲我拿下这两个项目,有点陷入了资源陷阱和能力陷阱。我自认为有企业资源和政府资源。但这俩to B 和TO G的项目,做了之后才知道真的需要不断的付出时间和精力。我想现阶段我还是需要调整好主次关系。把精力调整回读书会的稳固发展。先把一个项目做稳做实了再图它想。不要盲目和其他人攀比,韬光养晦远比好高骛远来得实际。理顺了思路,一下子觉得轻松了不少。今日就开始列好每日任务清单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