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我们的不是闹钟,
是生活和责任(有点油腻),
应该是生理钟。
趁着双休,
读了教育主题的大量文章,
脑洞大开 受益匪浅,
基于昨天的讨论,
如何更好为教师发展服务?
……
看着一些未来、跨界等关键词,
忽然有了一个小idea,
诚如我们参加的那么多学科活动,
除了专家讲座就是大咖上课,
无法打破学科间的壁垒,
日常所谓的学科整合教学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的自娱自乐。
如果说未来的教育是跨学科跨界的玩家,
何不从各个学科的顶尖教师汇聚一起来个“同主题 同课题”的课堂展示,
玩一场跨界“同课异构”,
从教师这传递这样的理念和动态,
教师的学习要有迁移跨界的思维。
日常教学中,
每个学科走的“越来越钻”,
而不同学科间的互相学习却极其罕见(许是我孤陋寡闻),
实乃可惜,
资源就在身边。
通过不同学科同一主题的架构,
提升老师们跨学科意识,
借鉴不同学科学习方式和其特点优势,
为未来教师的身份加码,
从而更加了解学生,
学生的学生在不同场域下到底如何真实的发生?
这,
想来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如果说,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传授学习方法而非具体的学习内容,
那么学习亦然,
如果一场学习的质量和收益完全取决于上课教师的个人水平高低,
那么,传递什么?
跟课堂有着一样的道理。
想着:
赴一场体育人的“文化之旅”
谈一场体育人的“风花雪月”
来一场全科人的“头脑风暴”
……
一切的思考抵不过一“趣”字,有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