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晚上,孩子放学了,老公也回来了。从吃完晚饭开始,房间里就充斥着我催促孩子学习、洗脚、刷牙、找书讲故事、上床睡觉的唠叨声。现在写下来想一想,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有些烦,可是生活就是这样,哪个妈妈每天晚上的生活不是这样的呢?
直到墙上的挂钟敲了九下,九点了,总算安静下来了,我们一家三口都躺下准备睡觉了。老公工作了一天已经累的睡着了。我在看书,儿子呢,闭着眼睛努力的进入梦乡。这就是我们每天晚上的状态。只有孩子睡觉了我才有功夫看会儿书。
房间里静悄悄的,过了好一会儿,就在我以为儿子已经睡着了的时候。儿子突然说话了:“妈妈,人死……”他欲言又止,我说:“你是不是又想说死了?”“是的,儿子点点头,人死了会怎样?”他知道我不太喜欢小孩子老是提到死亡的话题,所以问的小心翼翼。“你怎么还没睡着,又在这里胡思乱想这种问题呢。”我点着他的小鼻子问他。
我很奇怪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对死亡那么的好奇,从三四岁开始他就经常问些死亡的话题,像死是什么啊,你还有多久死?姥姥什么时候死……等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有时问的我哭笑不得。我们中国人老辈里就遗传下来的思想,对死亡是比较忌讳说的。所以我经常在孩子问起的时候说不要老是提死什么的,不吉利。孩子提的也就比较少了。
现在孩子又问起来,我觉得不能一味的搪塞了。我想了想,对他说:“死亡代表了消失,听不见,看不见,没有想法,不会思考,变得像一块石头,冷冰冰的没有温度。无论是人或者是动物,死了就再也见不到了,比如我爸爸,你的姥爷,死去了就再也见不着了。”儿子听了,竟然开始流眼泪。他用小手抹着眼泪,说:“我害怕,你不要死。”我搂着他说:“妈妈怎么会死呢,我会陪着你长大的。死亡那么可怕,活着就要好好珍惜,是不是?”我拍着他的背:“所以你要爱爸爸妈妈,也要爱自己,爸爸妈妈也爱你,我们一起好好的活着,珍惜现在的生活,对不对?”儿子在我怀里轻轻的嗯了一声。
“好了,”我给他擦干泪,掖好被子,“现在该睡觉了。不要想太多,好好睡一觉,做个美梦,明天开开心心去学校。”想到学校里的好朋友们儿子终于笑了:“我好着急去学校。”“睡一觉,醒了就可以去学校了,”我亲了儿子一下,“晚安宝贝。”“晚安,妈妈。”
儿子终于睡着了,听着他均匀的呼吸声,我却感慨良多。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对死亡充满了好奇。也许是这个年龄段都有的问题吧。现在电视节目甚至是动画片里都有死亡片段,孩子难免会受影响。如果真的遇到了这些问题,我觉得还是应该耐心的告诉他事情的真相,虽然对小孩子来说有些残酷,但是起码能让他们懂得活着的幸福。
余华的《活着》中,福贵经历了家人的一个个离去,经历了那么多人生的不幸,还是顽强的活着,虽然相比死去的人来说,活着的人更痛苦,但活着就有希望,不是吗?
珍惜当下,把每一天都当成是最后一天来过,爱自己、爱家人,爱我们所拥有的生活。这也是我想告诉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