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孩子们需要在冲突中学习社交经验。但是,大多父母看到孩子有了冲突,都会非常害怕焦急。如果自己孩子看来来瘦弱的,就担心被欺负。而自己孩子强壮些的,担心打了别的孩子,被投诉。我的姐姐之前有了经典的总结:不想被别人欺负,但也不能欺负别人。我们把孩子之间的冲突,理解成欺负和被欺负。
既然不想被欺负和不想欺负别人,所以家长只有尽快阻止孩子间的冲突,这样子自己心里才会觉得安全。如果说是大孩子和小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我们会说,大的要让着小的。而年龄相仿的,就会以不礼貌,下次不让你们一起玩之类的进行说教和威胁。
但是大人们在孩子发生冲突时,评判孩子之间的好坏,无意破坏了孩子之间的情谊,阻碍了孩子自己的学习。孩子们正在学习如何在冲突中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可是大人们如果像法官一样,判了一个对错,夺去了他们学习的机会。而这个判定的结果,无一让其中一个孩觉得自己是个胜利者,而另一个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这让孩子们之间觉得不公平。对于一个大人来说,孩子们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又有多少精力总是给孩子们做法官,而且无论你怎么努力,你要做一个公正的法官是不可能的!
端午放假,姐姐要上班,我就带儿子陈陈和外甥浩浩(姐姐的儿子)一起去科技馆玩,儿子幼儿园中班,外甥小学一年级。我们把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转了一圈后,差不多5点半了,准备去吃肯德基,等姐夫来接我们回家。
在去肯德基的路上,刚开始两家伙还是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的。陈陈随口提出玩老大的游戏,谁跑的快谁就是老大。浩浩马上边说边跑:我是老大。陈陈马上哇的就哭了,跑回来对着我哭诉到:“明明是我提出来要当老大的,为什么浩浩跟我学?”孩子有了情绪,在《P.E.T.父母效能训练》里,被称为问题区,在问题区的孩子,我马上辅以倾听:“你想当老大,可是浩浩哥哥却当了老大,真难过!”陈继续哭:“明明是我提出这个游戏的,可是为什么他总是要跟我学!”我:“你提出这个游戏,是因为你想当老大?”陈继续哭诉拉扯,要我抱,我抱起他,往前走,“你看,他又往前走了!”
我理解陈陈的意思,因为他们俩在一起玩的时候,一直是浩浩哥哥占主导,他是跟随着一起玩。这次他发现了一个新游戏,他想要站在主导地位,让浩浩哥哥跟随他!可是,比跑步,明显他比不过大他两岁多的哥哥,他对此很气馁。
浩浩在我前方二十米的左右的地方,看我走近,就往前走一些停住,我走近些,他就走远些。我感觉到前面这个孩子也处于一种惊恐中,他不知道他做错了什么,以至于他的表弟一直在他妈妈的怀里哭个不停,他担心我会指责他。此时此刻,这个孩子的心也是孤独无助的,外面的环境是陌生的,他没有地方可去,而现在唯一信赖的姨妈正抱着她的儿子。
我一面要倾听怀里的不停哭泣的孩子,这个孩子不停让我去跟浩浩说,让他当老大。一面又担心另一个孩子在马路上的安全。眼看前方就是红绿灯了,我赶紧喊住浩浩,走近他,放下怀里的陈陈。等红灯时,我对浩浩说:“陈陈说,这个游戏是他发现的,所以他要来当老大!”浩浩沉默了两三秒,带着愤怒的语气说:“可是当老大,要跑的快,这样才不会迟到,才能管理别人!"陈陈接着说:“我上幼儿园中班一次都没有迟到过!”
我当时心里想:这是哪里跟哪里啊,不过,两个孩子试图开始自己解决问题,已经是好事了。但是现在在马路上,又要过红绿灯,我又要一拖二,没有时间给他们解决问题,主要是怕他们两个都有了情绪,到时候会有危险。忽然我灵机一动说:“现在谁拉着我的手,谁就是老大,没有拉着我的手的就是老二!”两个孩子赶紧拉着我的手过了红绿灯,我松了一口气说:“现在你们都是老大,我是老二!”浩浩更正我说:“不是老二,是小兵!”两位新上任的老大立马开开心心的去肯德基了!
我在这件事中所做的努力是:一、两个孩子之间有了矛盾冲突,他们的事情交给他们解决,先划清界限。二、孩子有了情绪后倾听他,于他共情,但是不去接管他们的问题。三、他们之间还不能搭起语言沟通的桥梁时,帮忙一下,把一方的想法反馈给另一方,但不对他们的的想法进行评价。四、在马路上,我需要照顾他们的安全,我有了这个需求,快速想了一个第三法,就是共赢的方法,拉手过马路,他们当了老大,而我也照顾了他们的安全!五、因为是自己姐姐的孩子,我的心态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平静的,当我是平静的,让两孩子内心感觉安全,知道我不评价他们好坏,他们更容易配合!
如果我在这个中间做了裁判,会这么样?如果我说:“浩浩哥哥比你快,你跑不过他的,他当然当老大了,这是你自立定的规则!”这是事实,在无问题区,也就是孩子没有情绪的时候,可能更孩子讨论,让他看清事实。但是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这么说,无疑是火上浇油,孩子会认为我在评判他,是他的错,那么孩子就会产生对立情绪,更加苦恼。试想成年人自己,在自己有情绪的时候,有别人这样跟你说,感受一下自己内心的对立情绪。
如果我说:“浩浩,弟弟比你小,你就让他当老大吧,你要让着他!”大孩子会认为,明明我比弟弟跑得快,凭什么让他,要是我不让他,大人会不会不喜欢我啊。如果大孩子让了弟弟,心里不服气,就产生怨气,如果不让的话,又担心失去大人的爱。小的也占不到便宜,他发现以哭闹的方式可以得到凭自己的能力得不到的东西,以后会如法炮制,小的孩子也不能发展出自己的社交能力。
每一次,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都是给自己学习实践的机会。没有孩子是一模一样的,没有遇到事件的情境是一模一样的,包括孩子和自己都是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的,所以,每遇见一件事情,都是对我的一个全新的挑战,有时候解决起来我对自己满意,有时候我会觉得太糟糕了,一无是处。不管满意还是不满意,都没有关系,但是一定要去接纳自己,无论你当时是怎么做的,那是你能做的最好的自己。对自己越来越平和,才能对孩子越来越平和,慢慢的会发现,孩子之间发生冲突矛盾,自己也能越来越平静的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