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WQ不是砖家,更不是厨神,真要论,只能是一个简单的吃货。喜欢做,喜欢吃,喜欢分享。吃货心情是WQ平时写的一些关于吃的心情、想法或者杂谈,纯粹为了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如果你平日了迫于生计,或是迫于工作,导致你的生活过的很不像样,那么,周五放学,请留下来,WQ想和你谈谈人生。
最近无论做料理还是烧菜感觉到了一定瓶颈,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做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烧菜的灵感通常来自于是对食材的理解,加上不同的心情,把生活的感情融入佳肴,会碰撞出很多餐桌上的火花。灵感干涸的时候,WQ会查阅关于烧菜的书和美食博客来寻找灵感,看看别人的生活和饮食交织出来的新想法,常常会有一番不错的收获。最近突然有点怀旧,想翻翻以前看过的饮食电影,从旧的生活中去获取灵感,想想应该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体验。
这部电影叫《饮食男女》,度娘是这样介绍这部电影的。
《饮食男女》是一部于1994年出品的台湾剧情片,本片是李安担任导演的“父亲三部曲”之第三部曲,主要演员有郎雄、吴倩莲、杨贵媚和王渝文。该片讲述了90年代台北都会,一位每周末等待三位女儿回家吃饭的退休厨师,面临的家庭问题与两代冲突。借由彼此的生活与冲突,建构出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的价值观,描述的两代关系。
记得小时候在CCTV-6上的佳片有约上看过这部电影。当时还小,情节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就记得里面的男猪脚烧的红烧扣肉。当时镜头对红烧肉进行了几次细节特写,往滚烫的油锅里面放入两块大五花时油炸滋啦滋啦的声音,炸好出锅放入冰水中冷却,后切块的时候,肉已经很酥了,一刀下去的时候,五花肉冒出的油真让人流口水。
豆瓣上对这部片的评价很高。
再次重温这部电影,WQ不知该做和何评价
除了烧菜,这部电影就是一个典型三观不正的片子。小妹当小三,二姐和EX约炮,大姐编造爱情谎言,老爸老牛吃嫩草。
不知道这样的价值观放在当时,人们是怎么接受的。电影在台湾拍的,不太了解台湾的历史,照一般中国大陆的常识来说,94年思想观念还没有开放到那个地步吧。还是说那时候这种现象就已经很普遍了,只不过现在网络发达,这些隐藏的事实被放大了很多而已。不过出发点不一样,对电影的理解也不一样,WQ宁愿从追求爱情的角度去理解这个片子,里面的故事情节虽然会受到道德观和世俗的种种批判,但起码电影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就是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结果会是美好的。
原本是冲着寻找美食灵感去回味的这部电影,但是看完之后心情有点沉重。或许这和整个片子的调性有关,除了开头的烧菜的部分,情节稍微简单一点,但是后续饭桌上的不愉快,和一个个女儿叛逃家庭的种种荒谬的原因,以及温伯伯的去世,没有一个场景不在散发着矛盾生活的凝重。
说好的寻找灵感变成了一场生活的初体验。这体验估计现代人是体会不到了,因为虽然二胎放宽了,但是三胎还是要罚钱的,三女儿的梦想除非是生三胞胎。
烧菜
开始的烧菜过程我给100分,那个带有中国细分的开场音乐我给99分。中国菜配上中国音乐,感觉那个调调特别搭,不知道后续故事情节的看到这一幕内心是舒服的。郎雄主演的中国大厨,电影一开场,来了一场杀鱼的特写,两个筷子那个杀鱼法,让WQ如若井顶之蛙。娴熟的去鱼鳞,开膛破肚,划花纹,电影几十秒硬是端出来来一只松鼠鱼来(想想我的半个小时着实有点惭愧)。
第二道菜,上来一只鱿鱼,电影没给全镜头,把镜头给了刀工,鱿鱼的经典切法,那家伙,1s可以划好几十刀,好多人都是好几十秒一刀。后面跟着的鸡胗、辣椒去籽和萝卜切丝,都是突出的刀法,看完才知道辣椒去籽可以这么切,先去头尾,中间切痕绕着捋就能把籽全都捋出来,以前WQ都是用掏的……关键的红烧扣肉环节,小时候的记忆慢慢浮现,那油炸的声音,冰水镇泡的场景,还有那切刀下去时五花肉的油。不过最后入蒸锅时,倒是碗上那颗八角特别吸引我。
第三道大菜,应该是鸡汤,这鸡汤太有来头了,前前后后占用了电影好长时间,中间穿插着杀鸡、去鸡骨头,大铁桶烧烤,还有最后对着鸡头吹起的那一幕,简直了,把WQ都惊呆了,鸡身还能像个气球一样吹得鼓起来~
几道菜跟后面厨房墙上挂着的各种刀形成了强烈呼应,一个真正的大厨就应该配这么多把刀吗?
最后镜头落到一家四口的饭桌上,忙活一天后端出来的佳肴。三个女儿同时出现,和爸爸一起过每周周日一起过的家庭聚会。一场家庭的感情戏从饭桌上开始了。
大女儿一出场就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生活中严肃认真;三女儿还是一个学生,活泼甜美,在快餐店兼职打工;二女儿最后才出场,是一位事业上的成功人士。三个女儿不同性格,不同阶级,在生活中演绎着不一样的感情故事。三人串起来的感情线,从追求爱情的角度上,WQ给打80分,因为最终三个女人和爸爸都找到了最终的归宿。从道德批判上来说,WQ打50分。三女儿背着闺蜜,和一直被吊着检测真爱的闺蜜男朋友,从好友好心帮忙到最终怀孕,整个过程离奇而荒唐,好一典型防火防盗防闺蜜的案例。电影最后都没有出现闺蜜的场景,不过想想也知道结果是什么样的。二女儿一开场就来了一段和EX的激情戏,讲述了生意女强人背后的人情冷暖,传递出没有恋爱的身体释放其实更加令人解脱。而大女儿,WQ到最后都一直不明白为啥编造了一个不存在的恋爱创伤,火急火燎的爱上一个肌肉男,确定关系后当晚就跟着男人的摩托车走了。看到郎雄在家门口送走大女儿和三女儿的那一刻,WQ心情是沉重的。沉重点不在于离开,而在于得到爱情后的立马离开。
最终的女儿爱情戏份落到二女儿身上,二女儿有爸爸的影子,烧的一口好菜,最早想离开爸爸的她最后还是没走成。最终留下的二女儿寄托了一种归宿,一种感情的依赖,就像最后电影落下的那一幕。
除了三个女儿之前的感情线,WQ觉得最后郎雄的那段感情才是让人措不及防。WQ比较单纯,看到中间穿插的杉杉的故事的时候,一直都觉得这是为了烘托郎雄的厨艺好,看到幼儿园里面,一大群小孩子争相围着珊珊预订明天的饭菜,WQ觉得那一幕可爱而好笑,心想着如果我我小时候也有一位大厨爸爸就好了。老爷子在家闲着没事干,出于对小孩喜爱有加,给孩子送中午饭也是应该的,同时也能充实自己的生活。故事以为就是简简单单有爱。没想到故事发展到最后,老爷子和杉杉妈妈搞到一起了,好家伙,这对孩子的好全是为了后期的铺垫啊,关键是结局的时候杉杉妈妈还大肚子了,我看着郎雄这头发白的,内心是崩溃的。
除了爱情,电影中爸爸和温伯伯的兄弟线其实是比较让人落泪的。温伯伯去世的时候,一个爸爸在自己的女儿面前哭得稀里哗啦的,想起电影中和温伯伯一起生活的场景,餐馆奋战解决难题,生活中互相倾诉苦闷,一些男人之间的话题充分体现了兄弟手足的感情。想想和自己情同手足的兄弟,在厨房里面干了一辈子,当一个人走的时候,你该有多伤心。从电影角度来说,我觉得那场哭戏里下的大雨,是一个绝妙的烘托场景。
其实看到电影最后,WQ都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看了一部美食电影了,虽说其中的美食桥段让我记忆犹新,但是电影中情感线的交织和荒谬更加占据了我的思维,使我对感情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原来不同的人生还可以这么过~喜欢了就结婚,时间到了就怀孕,该约炮了就找ex,老了还能照顾小孩吃嫩草。我不能轻易的同意这个价值观,但是还是那句话,从追求爱情的角度上来说,我给这部电影打80分。另外,我要学着做里面那个扣肉。
Episode52
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