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8至20170729河合隼雄《孩子与恶》
第一章《恶与创造》
大人们设定的所谓“善恶的标准”,真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很多连本人都“不知道怎么搞的”事情,还真不能断定它就毫无意义。
“恶”也可以作为通向自立的一个契机。
作为自立的反抗,不一定总是直接针对父母的,可以是针对缠绕着自己的环境、要把自己吞进去的什么东西。
人和急剧变化时,其背后一定有着形形色色的“死”的形式在起作用。
在这个世界上,能完全排除危险成分并且很有意义的事情,好像不太多。
第二章《恶究竟是什么?》
在神学中就形成了一个“恶是善的欠缺”这样的理论。
至善的神为什么要创造出恶呢?
恶是存在之否定或者生命之否定。
破坏规约就意味着打乱群体秩序,危害群体的存续,只能是恶……这正是人的不可思议之处,明知不可行,偏要去行。
恶的诱惑、恶的魅力
首先不得不承认“人类的心灵”具有破坏性,具有恶的倾向。
恶尽管有着万千面相,但总存在这么一种“关系的解体”。
恶,过了分寸就具有无法挽回的破坏性。
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限度,认识到这一点,对与孩子建立健康的关系是很有用的。
第三章《偷窃》
在心里,闪过了一种奇妙的全新的感觉,像是生满了倒钩、恶毒又痛苦的感觉。也就是说,我终于在父亲面前有了一种优越感。有一瞬间,我对父亲的不知觉感到了一种蔑视。——《德米安》
孩子们无意识地感觉到了“规矩”的必要性,用这种行为向大人提起诉求。
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爱好和平的人,小的时候反倒要玩一些杀啊、砍啊的游戏,捏死些虫子什么的。通过这些,才能实际感受到和平是什么,杀戮是什么。
(看到“恶与创造”的时候,我最先想到的是非常喜欢的动画片《辛普森的一家》,其中有很多让人细思极恐的情节和镜头,但是我和妹妹都为之着迷,而且依次编了很多我们很私人的口头的小故事。有一些恶趣味让我们觉得放松,并且真实。)
第四章《暴力和攻击性》
面对孩子,总有很自然的发怒啊、悲伤啊,一味地压抑住这些感情的自然流露,表面上看家庭很是平和。但父母极力地在这种环境里培育好孩子,孩子就成了一束塑料的假花。
体育运动的好处在于,有比赛规则做屏障,在这个屏障的保护下可以充分地发挥与生俱来的攻击性。而且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需要坚持不懈地练习,不是单纯使蛮劲儿就行的,在这练习的过程中又可以很自然地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攻击性。
把规则作为一个切入点,人挺立在前边,才有意义。
(这个说法比较特别,有点点醒我的意义。因为偏于循规蹈矩的性格,所以容易把许多条框当作做事的指引。这就变成跟着规则走。就像我现在看的这些理论的或者案例指导的书。其实有些问题我还未遇到,想的是多了解一些,多做点准备。但就容易脱离实际。或者当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我还是不知道如何处理。规则应该当作思考的可能性、采取某种措施的方向,还是得自己去直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五章《谎言、秘密、性》
没有底线,没有原则,孩子就会被养成一个没有骨头的人,没办法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
每一个家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定不同的规则。
(这一点我反思现在的家。我们家并没有什么成文的规则。可能很多习惯都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规矩。但因为没有明确的确立,或者说没有调整的准备,所以现在有的规矩遭到了弟弟妹妹的不认可。换个角度来说,也说明家庭也是需要规则的。家有家规。并且不可僵化。)
与其说是不相信孩子,还不如说自己没有安全感。
(这点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提到了类似的观点:(父母)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双倍压力。在河合先生的另一本书《孩子与学校》也提到了。明天打卡再摘录。)
第六章《校园内群体欺凌》
人类,好像总有一种排斥异己的倾向……当然,还存在一种完全颠倒过来的倾向,就是把特异性质的人视为英雄。
教师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对某一个特定的孩子施加压力,这样也就无意识地从背后支撑着孩子们的欺凌行为。反过来,如果教师能够从心底认可每一个孩子不同的个性,欺凌现象就会减少。
青春期,是把一个人兜底朝天重新制作一遍的过程。
(其实我不知道有没有这么“夸张”,得加个双引号,万一真的是这么脱胎换骨的巨变呢?我只是觉得这个说法很新颖。要说我自己的转折性变化,应该是小学四年级转学前后的对比。)
这种装在盒子里的好孩子,到了青春期,突然遭遇了自己内部汹涌而出而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力量的冲击,在反抗父母教师的过程,就容易完全搞不清楚限度在哪里,失去了控制。
没有骨骼的对策,根本不能称为对策。
老师过于性急地去找对策,反倒让孩子难以张口,只好关闭了心灵的大门。
跟“恶”打交道的人,有可能一不留神,自己成了万人眼中的恶人。这种危险随时存在,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让我想起了大学时看的一部三集的日剧《黑板》。每一部各讲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日本的教育问题。第一部记得是战争背景下师生对军国与民主的看法,第二部是校园暴力事件,第三部是师生关系遭遇嫉妒、暧昧扭曲最终澄清的经历。三集都有师生尖锐的矛盾,以及老师指导学生找到未来方向。老师在对待那些被看作不合群或不良少年的学生的过程中,也往往不被理解,甚至被抹黑。当时看是感动于老师的艰辛和师生最终的和解。)
第七章《包围着孩子的恶》
心里拒绝恶的同时,大人、孩子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个逃避不了的存在。这样才能体验到心灵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甚至能体验到由恶向善转化的过程。
(总体而言,这本书对我的启发确实不及《孩子的宇宙》。可能是这本更理论些,有些说法我不太理解,感觉有点玄了。不同于《宇宙》,这本的案例倒更多地是真实的访谈所得。其中也有一个文学作品案例,但我觉得并不合适,讲的是一个被排挤的新生通过挑战最终与欺凌者严和的故事。我觉得结局被美化了,毕竟是文学,以其探讨孩子与恶,性质被温和化了。作者不认为欺凌是可以杜绝的,对欺凌的存在表示理解,但不是认可,试图在制止、理解、策略当中寻求一个度,难度真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