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看过不少谈写作的好处的blog文章,比如刘未鹏、唐巧的技术博客,但是于自己而言,书写的初衷是为了对抗生活中的负面情绪,无意之中践行了很多书中提到的关于书写的心理疗法,比如谈写作的书《用写作来调心》等。最焦虑的时候,会尝试把所有焦虑的事情写下来。有时候写着写着,就从单纯的书写记录模式进入了思考的模式,算是一种副产品。下面谈谈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思考,enjoy。
回顾学生做题的时代。概括的说,我们不断在做的就是一件事——寻找定理和具体问题之间的关联,而这个寻找和推理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加速这个过程的方法无非两点:一是尽可能的了解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记得以前老师常交的练习方式是,在白纸上自己推导出所有相关的定理,理清它们的关系。二是培养对问题的抽象能力。描述抽象需要借助于数学工具,比如小学做应用题时列简单的线性方程;计算机图形学用齐次矩阵计算来统一渲染流水线中的各种变换处理。
大学时选修了逻辑学,了解了朴素的逻辑三段论,事实上也是逻辑思维的基础。关于成长,生活和工作经历可以提供大量的思考素材,而最终沉淀下来的我觉得是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当然还有人际关系,那是另外一个话题。知识又可以粗分为领域和通用。
对工作经验的理解,在程序员这个行业,我觉得是给相应的技术点“挂上”自己的实践经历。这个行业只有近半个世纪的时间,相对于土木工程这些有几百年历史的行业,虽然时间不长,但是积累的经验也是不少的。同是做工程,软件行业却常常无法像其它行业一样按时间表严格的实施计划。
这本书对思考过程做了细致的考究。思维过程看似比较隐蔽,都在大脑内部完成,但是从这本教科书中却可以看到,逻辑思维是有迹可循的。而看这类书籍的最大感受是,原来很多不好的行为模式可以简单的归结为知识性缺陷。这种感觉就好比,以前做立体几何题的时候,发现原来可以用建立坐标系解线性方程组的方式统一搞定问题。原来很多道听途说从各种途径获得的人生和工作经验也没有被如此系统的甄别和清楚表述。当然,很多人没有时间看书,另外一个话题。方法论不是所谓“人生道理xxx”,是人类实践行为的归纳总结,是经得起反复检验的。方法论也不是哲学,是极其实用的工具。习得这些知识后,就可以改善我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比如,人愤怒的时候说话声音会变大,但是声音大小和表达的逻辑性没有关系。
面试招人的过程中,也在思考到底怎么评价一个人。谈一些浅薄的认识吧。原来觉得人是很复杂的,但是不断的学习和经历发现,还是有不少的东西可以去清晰的界定。类似《人性的弱点》这种畅销书的基本出发点就是普通的大众心理经验,那种类似于“膝跳反射”般的反应。了解人的维度其实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各种因素,包括DNA(好不好看)、家庭环境、教育成长背景、工作经历、看过的书。和一些同学朋友交流发现,这些东西在很多人身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所以很多时候不需要听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单从一些已经客观存在的东西,就可以找到身边认识的类似的人。进一步,然后会觉得这些东西和具体的人也没有多大的关系,大家都是DNA和环境的奴隶。再进一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生活中我们常说的想问题的一些思考维度是,考虑一个人的性格和当时的情绪。性格和情绪都是非常大的话题,以前没有太多的认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现在逐渐有了一些概念。但是,反过来,为什么人会或者要受困于性格和情绪呢?书中有一段话,“我的更好”式的思维这个最基本的错误看起来植根于我们的人性中,并为许多其他错误铺平了道路。ok,到了人性这个基础话题。为什么说基础,因为每次我们想往下再问为什么的时候,就会被就此打住,因为“这就是人性”,就像欧式几何中的平行线公理,无需证明。具体到互联网产品,在成倍的提高生活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是多多少少戳中了人性的一些弱点,当然,无可厚非。在文学作品中,作家的事情只是描写表述虚构或非虚构的现状,而不是去评价它们。实际上,评价也是极其困难的,会引出另外一个复杂话题,即道德,扯远了。
回到思维的话题。清晰的思维可以大致分为三部分:1、清晰的概念、抽象;2、逻辑,即头脑里面的思考过程;3、表达,即语言的组织。其中一个有意思的点是,人们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也会建立概念,并表现出过分的自信,而对自己熟悉的事物可能会比较谦虚。而当我们说到商业,“对消费者最有效的吸引不在思维而在情感,消费者之于广告机构和产品经理,就像青蛙之于生理学家。”
以上都是瞎扯。
记得几年前来北京找工作的时候,老何同学请我们几个在北大食堂吃饭。老何问了句,你觉得你过得快乐么?一时竟不知道怎么回答。坐公交去北京西站的路上想着想着就睡觉了,最后到站的时候醒了,还好是终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