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跟朋友聊,马上都抗战纪念日了,他们那里有什么变化,朋友立马暴走:挨了打的人成天把挨打挂在嘴上,生怕人不知道,却不把这时间放在怎么想办法不再挨打。我汗颜,虽然平民的我,对这些日子都不感冒,也没有重大的感触,但是上位者要纪念、要庆祝,那就只有观赏的份了,一句戏言引来了一场口舌之争,实属无奈。
另一位,我的同事,从新闻报导今年9月3日要放假起,就一直碎碎念,即使他深知我们那个连年终都不会有带薪休假的领导,怎么可能会响应号召去放这什么劳什子假期。终于到了九月一号,他崩溃了,办公室唠叨、朋友圈抱怨、终归还是死气沉沉、视死如归的呆在他的岗位上,这点倒跟当年八路军视死如归有异曲同工之处了。
我呢,我只想说,我生长的环境让我对战争太模糊了,唯一的有感触就是从小到大荧幕上、课本上展示的各类抗战故事和英雄事迹,太大无畏太超凡脱俗反而让我更加不能理解,后来慢慢的过各种纪念日,再看过各种游行活动,大家一起去大肆游行抢夺物品烧砸,突然就觉得,其实我们只是仗势欺人,只是觉得不会有人或者说对方不会再像当年一样残忍暴躁,所以为所欲为,这其中还夹杂着自己不敢单打独斗,只能群起而攻之,甚至领头者都不敢做,只是在后面发泄几句,做一些利己不利人的行为。我们贪小便宜的心理啊,注定了什么都是仰人鼻息,随波逐流。
看过《萤火虫之墓》,那晚,我难过了好久,虽然讲述的人物是他国,但是他们身上发生的灾难和痛苦跟我们的先者们真真切切的一致,他们幼小、无能为力,只能任人宰割,让亲戚以照顾之名夺取尚还富足的口粮,又让他们的终日虐地而无处可去、自食其力,终落得双双饿死的下场,妹妹的可爱和小巧,哥哥的隐忍和要强,终归都不能留住他们一双年轻的性命,而这对兄妹的父母,是为了他们的战争,战死在沙场之上……最后的背景非常讽刺,以河为界,光明的一边是战争过后团圆相聚的一家老老小小,黑暗的一边是兄妹住过的山洞和小小的萤火虫墓,我想,兄妹的父母要是知道自己的无所畏惧换来兄妹如此凄惨的下场,他肯定不会义无反顾的去参与战争,他完全可以在兄妹的身边,照顾着,保护着,熬着,黎明也终究会来,不管胜利还是失败……
还有近年来一直被媒体关注着的,慰安妇,是的,慰安妇。网上看到最多的消息是他们年老体弱多病、蹒跚蝼蚁、无人问津,遭人歧视。在乱七八糟的年代里,他们的生活只能是乱七八糟,对于常年在一线的兵来说,慰安妇也算是一种慰藉了,本来这赋予人类独有的感情交流的方式,变成了一群人的悲剧,而另一群人在享用他们的时候也并不轻松和快乐吧,只是一种发泄,跟杀人、逃亡、冲锋陷阵不同的另一种发泄,每个人,连自己都朝不保夕了,还能有什么舒坦可言呢?而死亡或许还是一种解脱。同样是影片的讲述,原谅我只能从影片中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刚开始还豪言壮语想去了解慰安妇让对国对这个群体道歉,当发现自己的亲人也属于这个群体的时候,灵魂里的呐喊:当时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为什么要委屈求全的活着而不是英勇的去死,是啊,为什么不去死呢,是因为恨吗,不,我觉得不是,就算恨,他们的能力又能解决什么呢,连个兵都杀不死,要一声道歉吗,那些口头的道歉和物质的补偿对他们千疮百孔的心来说,有跟没有有什么区别吗?群体事件中他们活着的更多的是因为对世间还有所留恋,对,我觉得是对亲人的惦念,如果心如死灰,何不就英勇赴死了呢。还要在经历过那些事情之后,再去面对身边人的冷嘲热讽和另类。一次次的报导或者只是旁观者他们以为想要的公道和正义。
正义,首先要让人都舒坦;纪念,首先要让人们都从中觉醒;不然,这一次次的纪念,一次次的缅怀,又是一次次的谩骂和极端,只是一次次的浪费时间。亲爱的我,,首先改变自己的思想,生活,是一次次涅槃重生,也是一次次心平气和的缅怀,还是一次次摔倒再爬起来,不然,你被打倒,使劲的哭,撕心裂肺的哭,可能换来的还是周围人的不在意和暗自窃喜。为什么不爬起来拍拍土走了呢,锻炼好身体回头再来揍他。
今日你对我冷言冷语,明日我让你高攀不起。送给每一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