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往往对佛教徒有这样的误解:佛教徒等于“和平分子”。其实,这并非佛法的核心,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佛教徒,你必须接受佛教的四法印见地,也就是佛教的四种特征:一切和合现象都是无常,一切情绪都是痛苦,一切事物无自性,以及证悟超越概念。
本书的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以实证的经验加以分析,体现四见地最精要的部分,对于修行者有甚大的帮助。有缘读此书的人,都能更清楚地见识到法教的神髓,了悟无常,解脱万千烦恼;原来,佛教徒不只是着僧袍、坐禅、戒荤食与禁欲;而是觉知这四种见地,化解对如幻世事的执着。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具创意的、最有影响力的心灵大师。 他曾是国际影展的获奖导演,他亲自执导的两部影片《高山上的世界杯》、《旅行者和魔法师》在世界各大国际电影节好评如潮。他本人也被《亚洲周刊》、《纽约时报》、《伦敦晚报》誉为“亚洲最会说故事的导演”、“当今最红的新秀导演天才之一”。
这本书由胡因梦与李连杰连袂推荐,在国类也引发了相当大的热潮。
李连杰说:“当我放下工作,投入修持,像换了个角色,身在另一场戏中。每次有缘与仁波切这位导演见面时,他总是提醒我,连身为佛教徒,也不过是另一场戏罢了。若想从无明到无名,真诚推荐大家细读这本书。 ”
也有读者说,佛法的书读了不少,唯独这本,让我觉悟了佛法的真谛,写得清澈、明了、公允。
在这本书中,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以最简单的语言来说明佛教最核心的四法印见地,文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深入浅出的层层奥义。下笔行云流水,诙谐幽默又字字珠玑。在轻快的字句后面,充满了引导无明众生脱离轮回的佛菩萨大悲大愿。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正见—佛陀的证悟》,去看看其中的精华。
01
造作与无常
佛陀不是天上的神,他是个凡人。但他又不平凡,因为他是一位太子。他的名字叫悉达多·乔达摩,他享有优裕的生活,一辈子都被侍卫和宫女所围绕,直到他看到宫外有人正经历着“老”、“病”、“死”时,内心受到极大的冲击并开始思考。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悉达多太子终于了悟到一切万有,包括我们的血肉、我们所有的情绪和我们所有的感受,都是由两个以上的元素组合而成。
当两种或多种元素和合在一起,新的现象就会产生;钉子和木头产生了桌子;水和叶子产生了茶;而恐惧、虔诚和救世主,就产生了神。
这些最终的产物,并没有独立于其各别元素的存在。而在和合的同时,各个元素也起了变化。只因接触和合,它们的性质也随之改变了。
他了悟到不仅人类的经验是如此,所有事物、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是如此,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一切事物都会改变。一切万有,没有一样是以独立、恒常、纯粹的状态存在。
透过这些了悟,悉达多终于找到了一个方法解除死亡的痛苦。他接受了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而死亡只是这个循环的一部分。而且他更进一步地体悟到没有全能的力量能够扭转死亡之路,因此也就不会困在期待之中。如果没有盲目的期待,就不会有失望。如果能了解一切都是无常,就不会执念执着;如果不攀缘执着,就不会患得患失。
当你能够察觉不确定性,当你确信这些相关联的成分不可能保持恒常与不变时,就能生起无畏之心。知道下个转弯处就有某件事等着你,接受从此刻起有无限的可能存在,你将学会运用遍在的觉性和预见的能力,如同英明的将军一般,胸有成竹,毫不惊慌。
对无常的认识是个关键,让我们不再害怕身陷于某个情境、习气或模式,而永远无法逃脱。
佛陀不是一个悲观者、也不是末日论者,他是重视实际者,而我们却多是逃避现实者。当他说一切和合皆是无常,他并不认为那是坏消息,而是简单、科学的事实。根据你的观点,以及对这个事实的了解,无常可以是通往希望与成功的大门。
所以,任何让你感到快乐或不安的事情都不会长久,都是无常的。例如,全球暖化,只要你拒用塑料袋这样小小的一步,就能延缓很多全球暖化的问题。 所以无常不是让我们悲观,反而让我们更加清醒,并且有智慧去坦然应对所有事情。
我们通常只想要无常的一半过程,我们只要生而不要死,只要得而不要失,只要考试的结束而不要它的开始。真正的解脱来自领受整个循环,接纳所发生的一切,谨记因缘的变异与无常,不论是正面或负面的,我们要善用它们。
正如我们所希求的财富、健康、和平、名望,和它们的反面一样,都是暂时的。明白这些后可以更加自在地活着。
02
情绪和痛苦
生命是一个巨大的和合现象,因此生命是无常的。它是随时变化、短暂、且无常经验的集合。生命有其共通点,那就是没有任何一个生命希望受苦。
更进一步的,悉达多也发现,情绪虽然看似真实,但不是一个人的全部。它们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神强加在我们身上的诅咒或植入。
当某些特定的因与缘聚合在一起的时候,情绪就会生起,例如当你突然认为某个人在批评你、忽视你,或者剥夺你的利益时,然后,相对应的情绪就会接着生起。
在接受、陷入这些情绪的当下,我们就失去了觉知和清明。我们“被鼓动”了。因此悉达多发现了他的解决方法——觉知。如果你认真地想要根除痛苦,你必须培养觉知,留心你的情绪,并且学习如何避免被鼓动起来。
可以检视情绪,试图找出它们的起源,你将会发现它们根植于误解,因此根本上是错误的。基本上,所有的情绪都是一种偏见,在每一种情绪之中,都存有分别心的成分。
悉达多了悟到,不论是在身体里或外,都找不到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足以被称为自我。执着于谬误的自我,是不明智的荒谬行为。它不断地制造更多的无明,导致了各种痛苦和失望。
无明单纯的就是不了解事实,或对事实了解不正确,或认识得不完整。所有这些形式的无明,都导致误解和误判,高估和低估。
任何源自无明所做的行为,都是冒险。我们在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行动,就不会有信心。我们根本的不安全感因此而生起,创造出所有这些有名或无名、已知或未知的各种情绪。
当我们被欲望之箭击中的时候,一切常识、沉着和清明都不见踪影,而假尊严、堕落和不道德就缓缓渗入。中了毒的人会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无所不用其极。
当你开始注意到情绪所能够造成的损害,觉知就会开始发展。当你有了觉知——举例来说,如果你知道自己正站在悬崖上的边缘——你就会了解在面前的危险。你仍然可以继续前行;带着觉知在悬崖上行走不再那么恐怖,事实上,它反而是非常的刺激的。
不知才是恐惧的真正根源。觉知不会妨碍你的生活,反而让生命更加充实。如果你正在享用一杯茶,而且了解短暂事物的甘与苦,你将能够真正地享受那杯茶。
03
一切是空
佛法事实上是可以实践、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上的。
悉达多了解到我们所见、所闻、所想、所知的一切存在,纯粹只是空性。人们将世界标示或理解为真实,是来自于强烈的个体与集体的习气。我们恰如在沙漠中走失的旅人,瞧见远处有生气盎然的绿洲;这绿洲只是热气在沙上的反射而已,是海市蜃楼。
如果我们像悉达多一样确实地去分析,就会发现诸如形体、时间、空间、方向、大小等附加的标签,都很容易被解构。悉达多悟到,甚至自我都只存在于相对的层次,恰如海市蜃楼一般。他的体悟,终止了期待、失望与痛苦的循环。
在悉达多的教法中,并不特别反对享乐——只要我们不认为它们是真实存在的,就不会迷失其中。
因为在佛教哲学中,一切为心所觉受之事物,在心未觉受之前都不存在;它依存于心。它不独立存在,因此它不真实存在。
我们应该立志达到觉醒,不依靠外物。了悟来自内在对我们才有用,修心和禅定是处理心流最迅速、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如同悉达多所说,你是自己的主人。很多时候不是外相困住了你,而是你对外相的执着困住了你。
悉达多教法的目的,在于让我们了解我们的痛苦和妄想都只是基于幻相而来的。
借助由了解空性,你可以继续欣赏一切看似存在的事物,却不会把这些幻相当做真实而产生执着,不会有孩童追逐彩虹不得时一再的失望。
了解空性并非表示你变得漠不关心;事实上,相反的,你生起了一种责任感和慈悲心。
在粗略的层次上而言,你还是会争取个人的权益,但你不会盲目地相信所有的希望和期待会实现,你也就不会被结果所束缚。
我们人类认为心胸宽广是一种美德。要扩展心胸,重要的是不要安于令我们舒适或习惯的东西。
如果我们有勇气超越世俗,不被惯常逻辑的界线所限制,就能得到利益。如果我们能超越界线,就能了悟智慧。
04
涅槃超越概念
对悉达多而言,不论是天堂或涅槃,根本就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从无明的外衣中解脱出来。
悉达多所说的自由是无条件、不受限制的。靠着个人的勇气、智慧和精进,可以在此生中证得。没有任何人不具这种潜能,包括困在地狱道中的众生都一样。
悉达多的目标并不是要快乐。他的道路并非终究引导到快乐,相反的,它是一条直接的道路,通达痛苦的解脱、妄念和迷惑的解脱。因此涅槃既非快乐也非不快乐——它超越了一切二元的概念。涅槃是寂静。
当悉达多证悟后,他被称为佛。佛不是个人名,而是指心的一种状态。佛这个字,是指一种功德,它具足了两个面向:“成就者”和“觉醒者”,换言之,是指净化一切染污并证得全知者。
经由在菩提树下的了悟,佛陀觉醒,他了悟了一切和合事物无法恒常存在,他了悟了只要是源自我执的任何情绪都无法导致快乐,他了悟了没有真实存在的自我,也没有真实存在的现象能被觉受,他也了悟了甚至证悟都是超越概念的。这些了悟就是我们所称的“佛的智慧”,这是对全部实相的觉知。
除了一般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之外,佛陀也抛弃了一切细微情绪的二元分别。他看待毁誉、得失、苦乐、高贵和低微都一样,他不受乐观或悲观所影响。不再会有不必要的期待与恐惧,汗水和血液,以及情绪性的反应。只要集中心力去做好一件事本身,会比原先的自己拥有更清晰的思路和强大的内心。
不去追逐他人的接纳,也不去逃避他人的排斥,才能珍惜此刻所拥有的一切。
大部分的时间,我们都在想延续好的东西,或者在未来用更好的来取代它;但我们总是沉浸在无尽怀念或未来的无尽遐想中,而没有真正地活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不念过去,不畏将来,活在当下。”但令人讽刺的是,我们无法真正在该吃饭的时候好好吃饭,在该休息的时候好好睡一觉。
我们把自由和个人权利拿来像咒语一般地念诵;但是在内心深处,我们并不真正想要它。如果被赐予完全的自由,我们可能会不知如何是好。我们没有勇气和能力来善用真正的自由,因为我们无法免于自己的傲慢、贪婪、期待与恐惧。
如果认真的想要达到证悟,我们需要有力量放弃对我们非常重要的事物,而且需要有极大的勇气独自步向这条道路。不论是遵循完美的餐桌礼仪,或是领导一个财星五百大企业。
不要说超越时间与空间;光是超越毁誉似乎都很难达到。但是如果我们开始了解——不只是智识上,而是情感上的——一切和合事物皆是无常,那么我们的执着就会减少。
如果我们稍微了解,某些熟悉的观念、感觉和事物只是如梦幻般存在的话,就会发展出更幽默的人生态度。
在人生中体认幽默,能避免痛苦。我们能坠入情网,但没有被拒绝的恐惧。我们会使用自己最好的香水和面霜,而不会留到特别的场合再用。如此,每一天都会是特别的一天。
如同佛陀在般若经中所说,一切现象如梦如幻,甚至证悟也如梦如幻。试若有任何比证悟还伟大的,它也是如梦如幻。最终,我们连证悟之道路也要抛弃。如果你仍然界定自己是一位佛教徒,那么你就还未成佛。
05
结论
在所有的宗教中,见地是修行的基础,因为见地决定我们的动机与行为。
佛教的一切方法都可以用四法印来解释,佛教经典所提倡的每一言行,都是基于前面所讨论过的这四个见地或四个真谛。
在佛教中,任何建立或强化这四种见地的行为,就是正确的道路。而任何与这四种见地矛盾,包括有些看似慈悲的行为,都不是佛教道路的一部分。比如,如果一个人没有这四种见地,哪怕他放生吃素,口里念着大悲咒,甚至穿着一袭僧衣,也不能算作真正的佛教徒。
我们要了解这四种见地,不一定就得抛弃一切;反之,我们对事物的态度开始改变,它们的价值也因而改变。
所以佛教不是让我们放弃金钱,而是放弃对金钱的执著,因为金钱本身无法使我们痛苦,而对金钱的执著会让我们成为痛苦的奴隶。
而且,就因为你的财富比某人少,并不表示道德上你就比他清高。你可以在心灵层面上完胜所有世俗的富贵,而当你真正拥有高贵的人格时,一切名利财富不求也会自来,它们也只是附属品而已。当我们能了解物质世界无自性和无常,就能更豁达的面对财富。
如果我们能在经验上,而不只是智识上了解这四种见地,就能开始化解我们对如幻事物的执著。这种解脱,就是我们所称的智慧,而佛教徒尊崇智慧胜于一切。
换而言之,真正的佛教徒是真理的追寻者,在他们看来,一切善法,包括念经诵咒、烧香拜佛等,如果没有智慧的加持,那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
智慧超越道德、慈爱、常识、容忍以及素食主义,它并非人们需要向外寻求的神化灵性。佛陀说,你就是自己的老师。众生本具如来藏,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我们完全可以生起自己的智慧。
我们要生起智慧,首先要听闻四见地的教法,而且不只是接受它表面的意思,更要分析并思索。
了解真理是佛教最重要的面向。如果你对佛教有兴趣,欢迎你去探掘每一个可疑之处,完全不用担心被贴上亵渎者的标签。无数的智者都是先对悉达多的智慧和远见感到敬佩,然后才生起信心和虔敬心。
我们现代人,应该是时候来想想心灵方面的事了。对我们所经验的一切事物之无常本性,以及执著于自我所带来的痛苦结果深切地加以思维,会带来和谐与安祥——即使不是带到全世界,至少能带到自己周遭。
*解读人:方秀清,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
*欢迎搜索读书助手微信:chdsh03,加入会员专属读书群,与众多爱书之人一起读书,让我们一起组队对抗惰性。..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