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入组的契机
7月份加入了查理老师的写作小组,目的很简单,跟紧组织,向S老师学习,笔耕不辍,通过写作梳理思路,表达思想,交朋友。然而一个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年初的时候写公众号,坚持了十天就后续乏力了。一直并不能清晰的明白问题在哪里。但是身体核心强化小组建立起来之后,加上还需要建立家庭教育的小组,迫切的展示性写作需求告诉我,如果想更好的把两个小组做起来,写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查看了写作小组文档之后,了解了查理老师的理念,就加入了写作小组。
写作小组要求周一-周五更新,现在我已经更新了73篇。
最开始进入预备组,就遇到写不动文章的问题。这次问题的出现,让我直接找查理老师请教,并获得了指点和很大的启发。
想要的,和我有的
我清楚了每天写作和生活的关系,让自己放下不切实际的目标。经过两个多月的练习,现在不仅能够随手写一些东西,而且还能够持续的保持大脑活性。
(2)在成长会与写作小组的状态
在成长会,最重要的一项特质就是认清楚什么该做就不留余力,认清楚什么不该做,然后天天写作业,这样这类事情想做也没时间做了。
在写作小组,写作不一定是埋头苦写,大家的生活点滴、所做所思所想,都可以写。写作不是高高在上的事情,写作是是所见所闻的呈现,是生存体验的感悟,是缜密思维的梳理与展示。
(3)问题的拆解和分享
持续写下去,总会遇到一些类似的问题。
后来遇到了两次不想写的情况。不过对我来说并不怎么灰心。当写不动的时候,其实是比较有价值的时机。它们是很好的样本,观察自己为什么没有输出的欲望和力量。
第一次主要是对写作的态度的认识的更正,前面的文章有所论述。第二次也就是最近,我经历的写不出的感受还是很有价值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先说体验结论,最近写不动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脑子里的事情太多了,执行和落实的事情比例相对下降。当然构思是可以的,但是执行和落实事物的比重如果不够的话,就会让心丧失察觉的力量,陷入无尽的思绪之中。
其实按照自己的生存节奏,只要白天有事情干,写东西还是很容易的。写不出来往往是心没有办法静下来,就是心思没法收敛起来,没有办法把脑子和眼睛、手关联起来。真正沉下心来把白天所见、所闻、所体验的事物呈现下来,是一个很好的梳理身心的过程。之所以不想写,往往是沉不下心来,要么就是大脑比较混乱,已经没有力气去梳理了。这个时候整体状态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所以不想写作有时候可以算作风向标。这个风向标能够告诉我现在的状态是一个什么样子的,白天过的是不是充实、思考是不是有方向有逻辑,还是随心所欲。
这里还涉及一个能力,就是收敛心思的能力。
收敛心思的能力其实是每个人都应该训练的能力,一个人如果不能够收敛心思,就会被念头牵引,把所想当做必须执行的指令,这个时候一旦去追随心思执行这些指令,会产生“所做的都是该做的”这种幻觉。我们成长的过程,也是不断地收敛心思的过程。S老师成长会要求我们锁定一小时,从一件事情开始干,就是如此。最近我在这个方面出现了反弹,其实也就背离了持续行动的核心思路,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找到核心,把其他想法导致的行为斩断,才能回到状态。
顺着这个思路,我梳理一下,发现最近其实最大的障碍就是前面留下的阅读、写作任务和案例整理工作。这些事情看似没有对我产生压力,但是存在脑子里总是产生牵扯。这样的话就需要把这些事情给分配一下,该删除的删除,该拉长战线的拉长。理清楚之后,我决定先把家庭教育小组的内容整理落实一下。每天专注2个小时产出结果就行。
以上就是这段时间的写作疲软期的梳理,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两个:充分体验生活+内心的沉静。如果没有丰富的体验,文字就没有办法无法形成脉络。没有沉静的心,文字就没有办法勾勒真实并呈现出来。
要想写出文字,必然先调整心的状态,调整生活的状态。
这样持续下去,写作会反作用于生活和心境。
接下来就是要调整写作的文字质量,从基础的描述故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4)
写作小组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这群伙伴们吧,有意思的肉肉贝,充满行动力的重力加速度,聪慧与坚韧的冬冬,文艺的贤晟,技术高超的Jupiter和nico,稳重细腻的查理老师……
大家持续更文过程中,用不同的方式相互督促的氛围弥足珍贵。小组里面的交流更多的是轻松地探讨,相互吸收和学习,共同想办法找思路,最近还发起了专题直播活动。总而言之,这里是很好的成长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