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囫囵吞枣地读完一个美国物理学家伍尔夫写的《精神的宇宙》,趁着还没忘,加上自己的理解,整理个大意,与你分享。
灵魂是存在的。但是精神的,不是物质,没有质量和形体,所以也不遵循目前人们认定的科学定律,因为它本身就是科学之外的、超科学的;自从文艺复兴以来,科学理性逐渐主导世界,但也有些过火,变成了科学主义——一切都必以有科学依据、用科学手段可以证明为检验是否正确、是否真实的唯一标准,而精神层面的东西,恰恰不是科学所能解释得了的。
灵魂居住于空明——类似真空却非真空,大概是绝对的无,这个无是纯粹精神的,由这个精神创造出宇宙万物甚至各个宇宙。灵魂与时间产生与消亡相始终,所以灵魂是永恒的——我们所说的永恒,不就是超越时间吗?如果时间都不存在,那讨论“永恒”还有什么意义?我们人类困于“时间”这个纬度,所以不可能认识时间之外还有什么,正如我们作为人类可以看到的,如果有低等级生物,他们只能在似乎一张纸上的两维空间生活,就根本无法理解我们视之为无比寻常的三维空间。
肉体是灵魂的暂居地,灵魂通过肉体来感知世界,同时也因此迷恋这个世界(上瘾),因为通过肉体感受世界时,那种存在感和自我认知太让灵魂陶醉。灵魂只有一个,而肉体近于无穷,古往今来亿万年,世间有多少种生命?他们都是灵魂的投射,恰似佛所说的“月照千江影,佛现无数身”;人死去时,灵魂就不得不从肉体中出离——或者也可以说,灵魂受尽了肉体的折磨,终于从肉体中逃离。那么,灵魂离开肉体后去了哪里?归于无明,那里是所有灵魂的皈依地,在那里,所有灵魂如一滴水汇入大海一样,安详、博大、是每个活过的生命最终的、最幸福的归宿。
从量子物理学角度,可以证明精神和灵魂的存在,或者说,人类深入到量子领域,已经接近或接触到了精神世界与灵魂缘起、所在、变化的边缘,人类已经从理论角度向精神和灵魂的世界进发。但是,切不可狂妄到以为可以真正知道精神与灵魂,它们超越人的理解和认知,就如同小狗知道主人在看报却不知他为什么看报、看到了什么而会心一笑一样。能做到认知精神与灵魂的,只有神,因为祂是站在人类之上的更高维度上看待事物的。
看这本书虽然很累,但挺有意思。
一是西方人论证问题真是讲证据、重理性,不管他知道多少,都要努力去证明,不像东方人思维直接进入主题,靠感性、靠悟。我读沃尔夫先生的这本论述书,与读佛的语录比较起来感慨良多。佛看得深刻,这种深刻就是深刻,是透入骨髓的深刻,他直接就从骨髓中拿出东西来给众生讲解,证明是无需的、也是无用的。我作为东方人,更容易理解佛直接的说法,而对沃尔夫反反复复的证明不感兴趣;换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东方人缺少怀疑精神、容易盲从的性格特征使然。从工业革命开始,西方思维几乎占据了所有先机和天机,但随着人类的进步,我相信东方“大写意”的思维模式可能即将展现出它的优势。
二是精神的宇宙,虽只是一家之言,我们如何不可以研究探讨一下呢?我们接受无神论久矣,不仅中国人在雷霆万钧之下谈“神”色变,就是整个人类不也因科学的大举进攻导致精神与灵魂领域的全面失守吗?但是,人的思维应永远是开放的、兼收并蓄的,否则就是僵化和老去。人们总觉得我比实际年龄大,我自己也觉得我从小就比自己要大10岁;这种大是我超越年龄提前认知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我不断地接受新的思想观点,实际上是在保持着十分年轻的求知欲,只不多这种求知不是大众、世俗定义的新知而已;所以我实际上不是比实际年龄大,而是小,看似的“苍老”其实正是“年轻”的体现;人太渺小,想知道的又太多,并非网络、ipone、屌丝等等是所谓“新知”,在自己认知、甚至整个人类认知之外的,难道不是“新知”吗?人类追问了几千年而结果依然不明朗的东西,不是“新知”吗?
三是我们太需要启蒙,我虽已40多岁,又知道多少呢?又有多少是被文化、历史、政治、现实蒙蔽和迷惑的呢?我们知道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利吗?我们知道心灵有所皈依的人是怎样生活的吗?我们知道藏于自身深处的潜力和资源吗?我们知道可以只从自身就开发出幸福与快乐吗?启蒙是个大概念,是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完成(其实是永远也完不成)的。我日日孜孜以求、头眼昏花地探索和追问,就是想让自己更清楚些,虽然我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迷惑了,但我相信这样的迷惑是更高一层的迷惑,是超越了一般人的迷惑,绝大多数人的迷惑在我这里已经变得一片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