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于《中华五千年文化经典第十一卷·艺术卷》
音乐心理学是与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研究音乐与心理的学问。我国古代音乐心理学已经有了很高的造诣,尤其强调声心相印。
古代人们已经对音乐与人的心理活动关系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即认为音乐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内心活动的外露。
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是一种内心活动,正如司马迁所说: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史记·乐书》
凡音由于人心,天之鱼人有以想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子贡问乐》
意思即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音声。文学理论家、评论家刘勰亦强调指出乐本于心。
夫乐本心术。——《文心雕龙·乐府第七》
而魏晋音乐家则持相反意见,认为音乐本身并无哀乐,而是人心的哀乐所致。他的观点是音乐、人心二元论观点。实质上是把音乐与现实相割裂的唯心主义音乐观。
(一)音乐创作心理
音乐创作的最高境界是神韵,即超越音响的内心活动。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正式强调最高音乐创作境界是在无声之中神会的,也即与大自然的物我融一,才是最高的创作境界。即老子“有生于无”,所以老子强调说:“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即达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程度。
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时已经双耳全聋了,他是在用“心耳”进行创作。双耳的失聪迫使他进入了音乐创作的绝妙境界——心声的世界。
贝多芬孑然一身,孤独落寞,却给人类留下了最欢乐,最博爱的《第九交响曲》。当演奏结束,全聋了的贝多芬还不知道台下已经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知道旁边的一个演员拉了拉他的衣服,他才意识到曲终了,站起来泪流满面地向观众致意,
(二)音乐欣赏心理
欣赏心理的最高境界是共鸣,即引起欣赏着内心的强烈反响。如俞伯牙演奏著名的琴曲——《高山流水》时,樵夫钟子期听罢《高山》惊曰:“巍巍乎若泰山。”听完《流水》又叹道:“荡荡乎若流水”。
陶醉和忘我也是欣赏心理的最佳状态,反映听者与音乐的融一。如道教音乐与佛教音乐的物我融一,精神共鸣。即愈高境界的音乐越是超越了听觉感官的音乐。正如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仿佛听仙乐时清时昧,时出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