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理解什么是贫穷。
从物质层面讲,我觉得如果解决不了个人及家庭的温饱问题的话,那叫贫穷。也叫吃不饱饭,当然这个标准已经很低了。因为贫穷会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稳定,所以我们国家会把扶贫当作的一件重要工作,帮助那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从精神层面讲,我觉得一个人如果萎靡颓废、浑浑噩噩、负面情绪太多的话,那叫贫穷,也称精神空虚。甚至认知的欠缺也是一种贫穷。精神空虚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种“病态”,因为情绪会传染,正能量的人和负能量的人就像正负两极是不太能呆在一起的。
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成不变。因为人类社会有一种现象,叫适者生存,即使世界上最贫困的人群,也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我说的是前提人群而不是个体,个体脱离人群生存就很困难了。看一看非洲一些低收入国家的例子就知道了。
而个体,也就是我们每个人如果生活上出现了困难,就会想法设计去改变、或寻求外部群体的帮助。树挪死,人挪活,困难可能是暂时的都能被解决,换句话说能用钱来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有时物质上的贫穷还是由人与人之间的攀比中产生的,人比人气死人,曾经是千万富翁因为看到了亿万富翁的生活而感到沮丧,竟然认为自己是贫穷的。其实每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亿万富翁还可能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正痛不欲生呢。
我们眼中的穷人其实也不一定就是“穷人”。这就涉及下一个层面:精神上的贫穷。
精神上的贫穷不可量化,远比物质上的贫穷要复杂得多。孔子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意思是说,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做应该做的事,不羡慕这以外的事情,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时应该做的事情,处于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情。有了好心态,才能做好自己。
现代人的生活,处处显露着功利,事事都要讲代价,由于对金钱的过度依赖,每个人成了赚钱的工具、工作的奴隶。在生活中,迷失了自我,日日烦恼,天天喊累,早没了做人的初心,自己制造了太多的精神枷锁。
而有的人知足常乐淡泊名利,过着极简的生活,内心快乐、超然豁达。生活中,他们追求精致,但不过于矫情;他们追求浪漫,但不过于花俏。他们认为生活贵在真实,贵在简单。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
在某种意义上讲,贫穷被解释为“欲望得不到满足”。我暂且延伸了一下,贫穷的本质是欲望的失控。因为每个人的思想和思维能力不同,贫穷的本质其实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