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简书上「欧美影视社群」的有奖征文“说说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部欧美恐怖主题片”时,我刚刚结束《社会心理学》第一节的复习。巧得很,这一节包含了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的内容,于是我在第一时间想到了那部好评连连的美剧《行尸走肉》,原先喜欢它是因为跌宕起伏的情节,今天喜爱它则是因为它让我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弗洛伊德告诉我们,人格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由原始本能、冲动和欲望组成的“本我”,由道德、良心组成的“超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的“自我”。
本我是原始的人,处在人的潜意识里,遵循的是快乐原则,怎么开心怎么来,它不受外界任何约束,没有是非、善恶之分,寻求的是肉体的快感,为了满足自己的快乐和需要可以不择手段;
超我是道德的人,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它是人在儿童时期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在此基础之上接受了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后逐渐形成的。它类似于一个道德司法部门,确定道德行为标准,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并且使人产生内疚感。
自我是现实的人,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它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以及与外部环境的接触获得发展。它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既要满足“本我”的本能冲动和欲望,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通俗讲就是决定满足“本我”各种要求的时候,还要考虑“超我”是否答应。
弗洛伊德认为,对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而言,“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心理能量,而“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储藏库,它通过反射活动和愿望的满足来释放能量,但是在自由释放能量的过程中它必定会遭到“自我”和“超我”的种种打压、抑制和阻扰。如果“本我”突破了,那么平衡随即被打破,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行为一旦被“本能”所控制,后果将不堪设想,甚至会危及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如果突破受挫,“本我”的能量就顺利转化为“自我”和“超我”活动的原动力。
《行尸走肉》这部剧为我们展示的是一种极端状态下的情景:小镇上阴气沉沉,丧尸们游走于街头巷尾,嗜血如命。主人公瑞克从昏迷中醒来,得知亚特兰大市有幸存者避难所,为了找到失踪的妻儿,瑞克只身上路。然而那里早已被丧尸占领,遭到丧尸围攻的瑞克很幸运地被几名幸存者救出,跟随着来到了野外的营地……
人类世界崩溃了,当幸存的人类重新走在一起时,人性却发生了“变异”,因为没有了“社会、道德和舆论的束缚”。
“超我”不知去向,在生死及人性的考验之下,“本我”的能量释放即将冲破“自我”设置的屏障,此刻“自我”该何去何从,它将如何独自应对“本我”的挑战呢?
经历了一段漫长的“人性泯灭期”,在迷失了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后,“人性”重新在瑞克身体里发了芽。之后又经历了一系列的殊死搏斗,最后的幸运者们重新站立了起来,共同开启了重生之门。世界终于恢复了暂时的平静,“超我”也成功回归,再次与“本我”和“自我”一起达成了新的平衡。
这部剧里众多人物的内心都经历了一场又一场“自我”与“本我”的肉搏战,在乱世中能够活到最后的唯那些“自我”强大的幸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