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道理,因为知道而忽略,因为以为的简单而不以为意,有时寻寻觅觅中的那一个回首,是那灯火阑珊处。
你会和孩子说,要食不言,寝不语。
当在饭桌上,你开始见缝插针的和孩子,开始你自以为的讲道理,其实在孩子的眼里,是说教的时候,往往是你说上半句,孩子接下半句,甚至于你刚准备开口,孩子就将你要说的说完了。哭笑不得的同时,心中一万个xxx飘过。然后一句晓得要做到结束。
转身和朋友吐槽,看到类似的文章点赞,好像每时每刻都是这样的循环。
你在感慨别人家孩子的同时,孩子何尝不是在感慨别人家的妈?
有个说法是身教重于言教。
网上的熊孩子事情五花八门,慢慢的有人说出了熊孩子是熊家长的说法。
可能熟悉的人会反驳说,家长人挺好的之类,可是你看见的永远没有看不见的多,有时家长无意识,流露的就被孩子复制了呢?
老话说的,养不教,父之过。不就是没有身教,光有言教的结果吗?
可能作为你来说,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食不言,寝不语的意思,而是人家这么说的,这个好,为什么这么说,好在哪里?不知道,也从没想过吧!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什么喜欢?有时是你知道做这个事情,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不管你是看得见的原因,或者是你没有意识到的好处。
总有人会说现在的中国怎样怎样。其实有时老祖宗传下来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只是你自己没有看见罢了。
记得曾经有关公筷的说法,说不用公筷不卫生,巴拉巴拉。
中国的食不言,不就是专心吃饭的要求吗?经常有的吃饭噎着的消息的背后,不就是吃饭说话,不细嚼慢咽的结果吗?
寝不语,要睡觉了,你还在玩时间聊天,兴奋中的你,怎么可能好好入睡呢?
或许很多流传下来的道理,暂时还没有和科学连接,如果用科学的道理来看待这些流传至今的话,不觉得古人的智慧,是从实践中提炼,用文字记录,口口相传下来的。
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使用的人不同罢了。
就像三个和尚的故事一样,当你习惯了,就不会去想为什么,有了外卖,烧饭的青年人就少了,只有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才会发现原来,复杂是由简单组成的,表面的简单,背后支撑的是你不见的复杂。
存在的道理是有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