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旧思想不断碰撞、风云变换的民国时代,产生了很多位优秀的旷世奇女子,她们有的出身大家、气质优雅,有的才华横溢、明媚倾城。而每当谈及她们,我总会最先想起那个因为不幸的婚姻而被大家记住的女子。
13岁订婚,15岁结婚,22岁离婚,离开徐志摩后,她谋生也谋爱,活成了励志剧中逆袭女主的模样。
她是张幼仪,徐志摩的原配妻子。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张幼仪可能只是一位旧时代的大家闺秀,端庄内敛,思想严肃。
因为与徐志摩离婚,她变成了一个具有“原配滤镜”、楚楚可怜的人,是包办婚姻的牺牲品,也是徐志摩追求自由恋爱道路上的阻碍。人们觉得她有着一个悲剧的结局,是一个悲剧人物。
然而我觉得事实并非如此。
张幼仪,1900年出生于江苏宝山,1915年她十五岁,与徐志摩结婚。
在她的一生中,所有不平凡的故事,似乎都是从她遇到徐志摩的这一年开始的。
尽管,那些不平凡的故事中,有着让人痛心伤怀的悲伤过往。
他们的婚姻,并不幸福。
徐志摩大张幼仪四岁,从小学业优异,思想新潮、崇尚自由。在徐志摩的眼中,面前这个唯唯诺诺,乡下土包子一样的女子,与他就像小脚与西服,并不搭配。
然而,尽管徐志摩反对包办婚姻,却还是无法反对父母的安排,娶了张幼仪。
或许是价值观不同,即使已经结婚,他们相处的却并不融洽。
婚后不过几个星期,徐志摩便再次踏上异地求学的旅程,他与张幼仪聚少离多,只有假期才会回到硖石老家,四年时间里,二人相处的时间却不超过四个月。张幼仪只有通过他偶尔的家书才会得知徐志摩的近况。
然而,就算是书信中,徐志摩也鲜少问询她的事。徐志摩往往会在家信的开头问候父母近况,之后再写一些自己求学时的事情,最后,会问一问儿子阿欢的情况。一封信到了末尾,也没有提及有关他的妻子、他儿子母亲的只言片语。
但就算这样,每次有信寄到,张幼仪还是会乐此不疲的在一旁陪公公婆婆一起看信。她努力从那几行单薄的文字中,探听他的近况。
张幼仪,“幼”有善良的意思,“仪”则代表端庄,正直。
在十几岁花一样的年纪里,这个小女子却被困在庭院深深的徐家大宅里,侍奉公婆,照看儿子。
许是性格使然,她并没有一丝怨言。
父母当初给她取这个名字,原是寄托了美好的寓意,却不曾想到,即使有了这样一个好名字,好性格,却终究没能为她带来一段好姻缘。
她的丈夫,并不爱她。
或许是因为太想追寻理想中的自由,也或许是因为真的不爱。一向待人温和有礼的徐志摩,是所有人的谦谦君子,却唯独对待张幼仪,狠心绝情。
在长久的分离过后,在张幼仪二哥的提议下,徐家父母决定送张幼仪到欧洲与徐志摩夫妻团聚。
一路上,知道她要去与丈夫团聚,别人都羡慕她好福气,然而只有张幼仪自己知道,她只是被公婆送去的,而非丈夫主动要求她去的。
当到了法国马赛港,她一下船就认出了徐志摩。尽管她从没见过他穿西装的样子,但是张幼仪还是认出了他,原因无它,在所有接船的人中,唯一露出不想在那儿表情的人,只有他。
张幼仪或许是个思想严肃传统的女子,但是她并不糊涂。
她知道徐志摩的不情愿,所以当真正站在徐志摩面前的那一刻,这一路上所有的欣喜与期待,顷刻全无,她收敛了所有激动的表情。
有时候,心凉只需要一瞬间。
在国外的生活并不如意,张幼仪来到了徐志摩身边,却觉得他们的心离得更远了。
他从来没给过她机会走进他的世界。
他与朋友们交谈,总是说英语,尽管张幼仪就在身边,尽管他的朋友也是中国人,完全可以讲中文。
他的信件也都是用英文写的,初出国门,不会英语的她一个字也看不懂。
他总是对她说,“你懂什么?”“你能说什么?”,他进出家门,鲜少与她交谈,就像她是一个只会给他做饭的隐形人。
后来她有了孩子,将这个消息告诉他的那一刻,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孩子打掉!
她害怕这样会发生危险,迟迟没有照做,他却抛下她,突然不告而别了。
留她一个人,在异国他乡,语言不通,没有朋友,手中只剩下买菜的钱,还有一个未出世的他的孩子……
一个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苦难是什么呢?
就算曾经再天真恭顺,当有一天生命遭逢这样的变故,已然是跌入了谷底。
张幼仪写信给哥哥寻求帮助,在哥哥的安排下,她来到巴黎,在巴黎乡下的一个小村子度过几个月的休养时光。之后几经周转,她来到了德国柏林,在没有任何人陪护的状态下,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彼得。
新生命的诞生并没有让她的生活就此峰回路转,她跌落人生谷底的路程似乎格外漫长。
不久之后,通过一封朋友转交的书信,徐志摩正式向她提出了离婚。她说想要征求父母的意见,他却急躁的反对:你一定要现在签字,我没时间等了,林徽因要回国了……
张幼仪这时才知道,他着急离婚,是为了向另一个女子表明态度。
她不再迟疑,最终在那张他已经签好字的离婚协议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拿着离婚协议书,很高兴,突然提议要去看看他们新出生的孩子。
透过育婴室的玻璃窗,徐志摩第一次见到了他的小儿子彼得。这一面却也是父子俩的唯一一次见面,三年后,小彼得因病过世,徐志摩再没有机会见过这个孩子。
他曾对她说过,要做中国第一个离婚的人,如今她成全了他。
这时的张幼仪或许还没有意识到,他们之间这个“中国第一桩现代离婚案”,她成全的不只是徐志摩,她还成全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离婚后,张幼仪一边照顾着小儿子,一边在德国的裴斯塔落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后来因为小儿子彼得因病过世,又恰逢徐志摩想要与陆小曼结婚,徐家父母要求徐志摩必须征得张幼仪同意,徐志摩来请她回国,张幼仪最终离开了生活三年的德国。
离婚之后,为了避免别人误会,哥哥们一再叮嘱她五年之内不要再婚,也不能与其他男子同进同出。
她忍受着陌生人不公正的议论,想要努力摆脱他在追寻自由之路时,强加给她的人生阴影,如今,他却不远万里跑来她面前,为了请她回国,却是为了让自己成全他与另一个女子的爱情。
短短几年,离婚、丧子,异地他乡,孤身求学,或许是因为经历了太多事,或许是她的生命已经不再只围着眼前这个人打转,从前遇事总会慌张无措的张幼仪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柔软却坚定的女子。
面对徐家公婆的询问,她淡淡的点头,一句“我同意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说的平静坦然,没有丝毫犹疑。
或许于她来说,从签下离婚协议书的那一刻,徐志摩对于她,就应经成为了前尘往事。
如今,她只想过好自己的生活,照顾好自己的家人。
回国后,张幼仪先是在东吴大学教德语,后来,又在哥哥的支持下出任了上海女子商业银行的副总裁,并担任了八弟与徐志摩等人合开的云裳服装公司的总经理。
或许这个女子从来都是聪慧的,只是没有遇到一个对的人,不曾得到那个让她改变的机会。
如今她身披战甲,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走来,是浴火重生的模样。
张幼仪不仅通过自己的智慧,解决了女子商业银行欠贷无法收回的难题,让银行在时局动荡的年代得以维持下来,还利用她的商业头脑通过股票赚钱,并把服装公司经营的有声有色,让云裳服装公司成为了世家名媛最喜欢去的地方。
诚然,张幼仪的转变或许离不开她家人的支持,张幼仪一家有八男四女十二个孩子,她有着几个很优秀的兄弟。张幼仪曾说过,她的几个兄弟向来都是在适当的时机出现在她面前,给她帮助。
出嫁时,由于嫁妆太多,家具用火车装不下,神通广大的六哥不得不用驳船将嫁妆送到徐家。
在巴黎乡下孤身一人休养待产时,是七弟来看望她,并将她带去了德国,一路悉心照顾,直到她在柏林生下自己的小儿子彼得。
当彼得因病过世,异国他乡又剩下张幼仪自己时,又是八弟正好出现在她面前,护送她回到了国内。
而回国初期,精明强干的四哥一直为她提供支持,为她安排住处,也是因为四哥的关系,张幼仪才获得了在银行任职的机会。
当然,对她影响最大的,还是张幼仪那思想自由,聪明过人的二哥。
我认为,张幼仪二哥所说过的四句话,对她的一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第一句,是在张幼仪三岁时,二哥劝服母亲不要给妹妹裹小脚,母亲担心这样将来张幼仪会嫁不出去,二哥却说,“要是没人娶她,我会照顾她。”
第二句,是在张幼仪与徐志摩结婚生下长子阿欢后,他问妹妹:“你什么时候到西方与徐志摩团圆?”也正是因为二哥的提议,张幼仪后来才会被徐家公婆送出国。
第三句,是在国外时,徐志摩提议张幼仪将孩子打掉又不告而别之后,张幼仪向二哥寻求帮助,二哥回信道:“万勿打胎,兄愿收养,抛却诸事,前来巴黎。”
第四句,是在张幼仪遇到苏医生求婚后,关于要不要再婚的问题写信询问二哥,当时她收到二哥的回信:“妹慧人,希自决。”短短几个字,却给了张幼仪莫大的信心。
很多时候,别人想要帮助我们,也要我们自己争气才行。
别人可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但是抓不抓得住,就要看我们自己有没有想要改变现状,走出困局的决心和毅力。
最终能拯救我们的,可能只有我们自己。
除却家人的帮助,能够获得后来的成功,张幼仪自身的积极上进也不可忽视。
她有几位学识渊博,非常优秀的兄弟,可是在她的家庭当中,却并不是非常重视女孩子的教育。家人觉得,“女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女孩子活着就是为了结婚”,但是相比家中几位姐妹,张幼仪却是非常向往学习的。
一生当中,她曾多次主动要求学习。
十二岁的时候,因为在报纸上看到一家学校正在招生,张幼仪便想方设法劝服父母让自己上学,她最终如愿以偿,得以到“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在与徐志摩订婚之后,结婚以前,张幼仪费力说服父母,想要他们允许她再回到学校学习一年,她也成为了当时极少数几个订了婚还返回学校读书的人。
结婚以后,在徐家父母打算送她出国与徐志摩相聚之前,张幼仪再次提出想要请个家庭教师继续学习,徐家父母同意了,所以她在出国前又争取到了一年的学习机会。
来到国外之后,由于语言不通,张幼仪主动提出,让徐志摩给她找个老师,她要学习英文。
之后到了德国也是一样,她一边学习德语一边申请了到裴斯塔洛齐学院读书的机会。
就是回到了国内,她已经担任云裳公司总经理的期间,张幼仪还是为自己请了一位家庭教师,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学习新知识。
似乎所有长久的关系,都建立的平等的基础之上。只有我们变得优秀了,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尊重。
出乎意料的,在离婚之后,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关系,反而好了起来。他们似乎终于找到了一种平和相处的方法,从这时开始,他们好似成为了可以平等交谈的朋友一般。
抚育儿子,照顾父母,既是生意伙伴,也会偶尔向朋友一样交谈。
后来在给陆小曼的信中,徐志摩曾这样描述张幼仪:她是一个有志气有胆量的女子,她这两年来进步不少,独立的步子已经站得稳,思想却有通道……
还记得徐志摩第一次见到张幼仪的照片时,只满眼不屑的说了一句:乡下土包子。
如今,能让他改观,得他如此评价,何其不易。
尽管此时的张幼仪,可能不会再因为他的讨厌或者欣赏而牵动心弦,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她的成长与蜕变。
张幼仪曾将自己的一生分为“去德国前”和“去德国后”,去德国以前她凡事都怕,去德国以后,她一无所惧。
我觉得,她人生的分水岭并不是德国,而是她与徐志摩的婚姻。
与徐志摩结婚前,她的人生就像一张白纸,安逸平静没有波澜。如果不是遇见徐志摩,她或许会嫁给一个爱她的人,相夫教子,生活平凡却幸福美满。
与徐志摩结婚后,丈夫的冷漠绝情与不喜,让她经历了来自婚姻最深的苦难。她是徐志摩眼中一把秋天的扇子,是个遭遗弃的人。
与徐志摩离婚后,她求学、谋生也爱人,人生突然变得夺目也绚烂。
或许是尝尽了太多的苦难,上天也觉得对这个小女子有了亏欠,所以给她安排了好运来弥补生命里曾经的缺憾。
后来,张幼仪遇到了一个叫苏纪之的医生,这个人,也成为了她的第二任丈夫。
尽管与他结婚时,她已年逾五十,但是在此后近二十年的时光里,他们一直相互扶持,生活的安稳也舒心。
张幼仪与苏医生曾一起回到英国、德国,两人携手走过那些年她孤身一人走过的地方。张幼仪站在异国的街头,凝视着记忆里那段举目无亲的遥远时光……
如今想来,已是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善良柔软却内心坚定,经历苦难却也勇敢成长的张幼仪。
她是一个从旧时代里走出的女子,却在风云变幻的民国活成了新时代女子的榜样。
有人说,她只是徐志摩跌宕起伏的生命里最初的过客,擦肩而过后,便望之脑后,不再记得。
我却觉得,更像是徐志摩是张幼仪人生里的一个过客,那段挣扎绝望的时光过后,张幼仪就此重生,此后,鲜花掌声,海阔天空。
民国的传奇女子那么多,之所以记住了她,并不是因为她一开始就很厉害。
恰恰相反,在人生的这场游戏里,正是因为一开始的她只是个谦卑恭顺,毫无还手能力的软弱小白,像极了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她经历过命运的打击与捉弄,也承受过生活的苦难与伤痛。
而后,在血泪史中一步步学习与成长。
之后,完美逆袭,最终蜕变成一个内心柔软却也无坚不摧的终极人生赢家。
这无疑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与可能。
她用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蜕变与重生的盛大故事。
最后,我希望你认识张幼仪,不是因为她是徐志摩的原配妻子,而是因为她是张幼仪,完美重生的张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