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电脑是模拟人脑进行的,输入一个命令,系统会马上接受、做出处理,然后展现出一个东西出来。
人脑也是如此,一个刺激进来,大脑的各部分接受、处理、做反应,都有分工与合作。
刺激进来要和大脑中已有的图式连接,图式也可以称为认知,然后做出一个反应,形成一个动作。比如我瞪了你一眼,你与大脑中已有的瞪眼信息相联系,得知“有人朝我瞪眼是讨厌我”,于是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我做什么得罪你了吗?
有人朝我瞪眼就是讨厌我,是人生中其中一天认知,它总是有些过度概括化、或者绝对化,或者糟糕至极。有人瞪我就一定是讨厌我吗?也可能是提示我某些信息,还可能是器重我,等等。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看到来访者的一些非语言信息,会问“刚才我看到你的眼睛盯着我看,是想说什么吗?”用语言澄清,而不是主观臆断。
小孩子听着音乐双腿不自主地跟着跳动起来,妈妈看到后笑呵呵的,爸爸看到笑呵呵的,奶奶爷爷、陌生的阿姨、叔叔都向他投来了高兴的表情,于是他得出:跟着音乐跳会让大家开心。久而久之,妈妈早已习惯了这个模式,看到他还是如此跳已不再新鲜,甚至希望他变着花样跳,没有笑呵呵,没有之前的高兴。孩子就会总结出“我跳舞不好”之类的信息,当妈妈遇到一个远方的亲戚,让孩子跳舞展示时,孩子是不会再跳的,因为他认定了自己再跳大人也不会笑了。瞧,孩子会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自己的认知模式。
人就是这样不断地从错误中吸取经验,为了更加适应社会生活,会有很多条规则、假设、态度、信念。
有人在和别人发生争执的时候,发现自己退让会让争执结束,这就形成了自己的规则。
有人经常被人骗,他就会得出“他人是不可信的”。
有人被霸凌过,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是危险的,我得提前攻击别人。
有人在考试中一次一次失败,一次一次努力后成功了,就会得出,只有努力才能成功。
有人谈几次对象都不成功,也被男人欺骗过、伤害过,就会得出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
这些规则、态度曾经在一段时间或某些人身上是发挥作用的,但是总有不好使的时候,总有让自己情绪爆发的时候,这样就产生了很大的不适,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世界太复杂,变化太多,不是我们总结的经验所能概括的,尤其是人文的环境里,没有一条规则是亘古不变的,而我们却不变地使用着。
人们都是沿用着这样的模式在生存:情境——想法——情绪——行为。
人物A
情境:走路时踩上了狗狗的粪便。
想法:真糟糕,我怎么这么倒霉,我一天都可能不顺。
情绪:不快、愤怒
行为:骂人,看谁都不顺眼。
人物B
情境:走路时踩上了狗狗的粪便。
想法:哇,这都能碰上,我可以去买彩票。
情绪:小兴奋、好玩
行为:跟朋友讲,买彩票。
人物C
情境:走路时踩上了狗狗的粪便。
想法:哦,踩上就踩上了,很正常。
情绪:平静
行为:擦擦鞋底继续走路。
同样的情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随之也就有了不同的情绪与行为。积极的行为、快乐的情绪也是由想法决定。课堂上老师提问你了,你也回答对了,你的想法是老师喜欢我,我表现优秀,情绪就是高兴的,行为也变得更加积极高效。不良的情绪行为影响生活时,我们就得改变想法。
经常觉察情绪背后的想法。这常常被我们忽略。情绪来的太快了,想法隐藏的太深,不显山露水。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来,改变它。如此,你就能管理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