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焦虑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前两天罗胖在在他的跨年演讲上说了这样一个段子:我在准备稿子的时候,时不时感到焦虑,一方面是对演讲内容和质量的担忧,另一方面是想着,又是一年过去了,这接下来公司又该往什么方向发展?
正在发愁的时候遇上有个人跟我吐槽:“公司一个月挣一二十个亿,我还是时不时的担忧被行业甩在后头。”
对,这个人就是我们的马云爸爸。一听他也焦虑,我就放心了。
段子当然是段子,毕竟我们都不太可能会有这种一个月挣一二十个亿还要担忧的体验。但有一种很普遍的焦虑,我相信大家都经历过——考前焦虑。
隔壁宿舍住着一对天天一起打游戏的好基友,经常翘课熬夜,到了期末复习的时候,两人都开始担忧自己会挂科。这越想越后怕呀。两人于是约好了一起上图书馆突击,可其中的一个就焦躁不安的看不进去书,望着几乎崭新的几本课本,满心绝望,遂坐立不安地开始玩手机,到了后面连玩手机都玩不下去了,索性放弃治疗,直接回屋接着打起了游戏。
而另一位呢,一开始翻书的时候也觉着头皮发麻痛苦不堪,还老想着会不会挂科,好几次都起身欲走,可转念一想,现在看书痛苦,但回头挂科更痛苦。于是硬着头皮看了下去,就着老师画的范围看了几天,寻思着自己过个60分,好像还真有点希望。于是就老老实实的看书,一直看到考前。
放假的时候成绩出来了,前面那个放弃治疗的,自然而然的挂了啊,后面那个临时抱佛脚,居然还考了一个不算特别低的分数。
从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焦虑的模式:
我们担忧的未来不理想的结果,不满自己远远达不到目标的现状,而不尽人意的现状,恰恰又源自过往远远不够的积累。
考试周的时候总能在朋友圈看到一些晒自己放飞自我的小伙伴。当评论区有人调侃:“复习的怎么样”的时候,往往得到的答案都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今天看不完,这不还有明天吗?”
其实这再正常不过了,我们对未来越恐惧,就越倾向于逃避;而娱乐活动带来的及时反馈,恰恰能给我们一种抓得住的“伪安全感”。所以这其实并不是活在当下,而是被困在了当下——因为不敢正视未来,或者潜意识里已经给自己的未来下了负面的否定的结论,进而在一次次的重复着每一天“振作——放弃——放纵——沮丧——自我安慰”的循环。
2.为什么我们会感到焦虑
多数情况下情况下,我们的焦虑不安以及种种连带着的难受,是因为我们想的说的,和自己实际做的不相符合。
一边想着要六块腹肌,傲人马甲,一边却又胡吃海塞,垃圾食品毫不忌口;一边想着要早起早睡,自律勤奋,一边却又追剧熬夜,精疲力竭;一边想要好好工作专心学习,一边却又沉迷手机,无法自拔;我们总是想着要用合力,可却又总是言行不一地拉扯着自己,能不又焦虑又累吗?
3.怎样做我们才可以摆脱焦虑
其实要想获得幸福,或者至少说是摆脱焦虑,没那么困难:
真的觉得努力痛苦,那就降低对自己的预期:想吃又不想动,那就安安心的做一个胖子。这样每一口食物不论热量高低与否,都不会给你带来负罪感;想要每天都懒懒散散得过且过,ok什么事情都出半成力气能糊弄过去就行,我敢肯定自此焦虑不再会成为你的困扰。
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会比较穷吧。
但我知道其实大多数人们都在“间歇性凌云壮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状态中挣扎,如果早起、读书、健身、用心生活在你看来都十分痛苦,而你又不愿意放弃对自己的美好期盼,那我最后有这样一个方法论送给你:
把“活在当下”这句话拆开来——“活在未来,做在当下。”
最先举的考试的例子中两位同学的行为其实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叫做“自证预言”。
简而言之即当你在内心里对一件事情有一定的预期,并且不断的朝着这个方向做相一致的事情,那么最终。这个预期就会得以实现。
我们要做的其实恰恰就是完成这样一个已知结论的证明过程——
1.设立一个合理的预期;
2.按照这个方向去做相应的事情;
3.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发现,这个结论是可行的(比如你通过一段时间听写,发现自己的听力水平得到了提高);
4.经过更长时间的持续沉淀;
5.最终,这个结论得到证明。
你不行动,生活就是死循环:没有行动,生活中就没有变量,渴望不什么都不做就能给生活带来改变的,那可能只有梦里可以。
那么,你还想每天都经历反复纠结焦虑带来的痛苦吗?
我想,读到这里的朋友们心里可能都有一个清晰的否定的答案。
既然做事痛苦,纠结焦虑也痛苦,那不如做事吧,用做事的痛苦,代替纠结的痛苦。
Please always remember:
怀左训练营第一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