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岁,大学毕业,工作三、四年,大多数人不再天真,亦不再焦躁,按照正常的轨迹,选择结婚,开始组成新的家庭,谋划这个家庭的未来,开始准备迎接生活的琐碎与安稳。如果两个人都是这样的想法,那么就不会有这部电影了。
女主人公凉夏,二十八岁的女人,有一个优秀的男友,没有工作,或者说这个男人就是她经营十年的事业。青春去了大半,对未来的焦虑与现状的不安越发深刻直到她忍不住逼婚,而这个男人——茅亮,却被十年相处的时光消磨了爱情,留下对平淡乏味生活的一点迷茫,一丝怨怼。
这个设定,深深吸引了我。因为它是如此现实,又如此真实。它既包含“七年之痒”的危机考验,也说明了两个人的关系中必然有一方付出更多。生活是平淡的也是精彩的。现实的生活不会像零零七电影里那样随时需要你拯救世界,不会像漫威系列里总是出现那些夺人眼球的超能力,甚至不会是社交媒体里吹捧的裸辞环游世界或是成为创客变成马云,但是它同样精彩,精彩在你某个午后陪着孩子学数字,听他天真逗笑的提问;在某个清晨,望着厨房里妻子忙碌的背影而心里涌现的温情;在拿到年终奖后,突然突发奇想带着全家出国旅游。这些温馨自然的画面,充满不一样的幸福与精彩。
一个家庭,一段关系,理想的是时而你迁就他,时而他迁就你。但是,这种微妙的平衡,对大多数情侣来讲,难以感知,难以把握,我们总是倾向于让爱多的一方承担更多,甚至时间久了,会把这种迁就当作理所当然。但是在我看来,这种不公平,爱情里的绝对不公平,不就是爱情本身吗。我很好奇电影之后的展开。
电影中,十七岁的凉夏出现,她几乎成了一个完美的英雄。她拥有自己的梦想,展示着自己的才华,天真、勇敢、不虚伪,她几乎成了和二十八岁凉夏完全相反的人。她对茅亮不唯唯诺诺,对待客户老板也不阿谀曲引,她对她一见钟情的严岩可以热烈追随,给二十八岁的凉夏添了麻烦后,甚至可以修补凉夏和茅亮的关系,给予凉夏新的事业。连二十八岁凉夏的闺蜜也说,有时候我挺喜欢你十七岁的。电影里十七岁和二十八岁的凉夏是两个人。电影之外的我们,不得不开始回想起十七岁的自己,那个不用受了委屈也要摆出笑脸,那个想说就说想做就做,那个对世界充满憧憬,对未来无限畅想的自己。这是对青春的眷恋。
电影末尾,十七岁凉夏因为无法和严岩在一起,爆发出的悲伤和疯狂才让我认识到十七岁的凉夏和二十八岁的凉夏原来是一个人。一个将爱情视作一切的女人,从未变过。她选择将才华藏在爱情后,选择为了她爱的人而温柔,或许时光改变的她的样子和性格,但是她本质从未变过,她还是那么重视爱情,还是那么善良,还是那么有才华,只是一阵微风就可以唤起她的涟漪,展现她本来的样子。
结尾,十七岁的凉夏离开了,茅亮回想起他原来的承诺与感情。凉夏望着茅亮裸奔求原谅的微笑表情让我相信,以后的岁月里,即使有波澜,他们也会幸福陪伴。
有时候,我们或许就像电影里的男女主人公一样会暂时忘记“十七岁的自己”但是我相信只要静下来想想,就会记起心底存放着的我们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