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六) 【原书卷十·六二】
萍望张宏勋名栋,自号看云山人,工诗善画。与余在长安,有车笠之好。同谱中,如沈椒园、张少仪、曹麟书,俱显贵。庄容可官至大学士;而宏勋终不一第。晚依扬商汪怡士以终。有《看云楼诗集》。《闺怨》云:“镜台寂寂掩芳尘,又换深闺一度春。除却殷勤花上鸟,他乡应少劝归人。”《郊外》云:“春来是处足春游,风转长堤草色柔。客过不须频勒马,花扶人影出墙头。”
萍望(平望),平望镇,江苏历史文化名镇,隶属于苏州市吴江区。自吴至唐,平望为嘉兴县属地。唐开元间属湖州府乌程县。唐开元二十八年间,苏州耆民请求将平望驿西至南浔五十里归属吴县,平望驿南仍属乌程县。后梁开平三年,吴越王钱镠请割吴县南地、嘉兴北境至吴江县。元至正十六年,张士诚占据江苏平江路,筑城于平望下塘,属隆平府。明洪武元年,名将遇春击败张士诚,毁平望土城为镇,属苏州府。清雍正四年,旧吴江县分吴江、震泽两县。平望以运河、烂溪塘为界,东属吴江,西属震泽。辛亥革命后,吴江、震泽两县合并为吴江县,全县划分为六市十二乡,平望为平溪乡。
张栋,(1705—1778),字鸿勋,号玉川,又号看云山人,江苏吴江人,家莺脰湖上。以贡生入太学。博学工诗,乾隆十六年(1751年)聘纂南巡盛典。山水私淑王原祁,用干笔不喜设色,挺秀近张鹏冲。浪迹江湖者三十余年,晚依盐商汪怡士以终。著《看云吟稿》。
车笠之好(车笠之交),成语,指不以贵贱而异的朋友。出处:《太平御览》卷四〇六引周处《风土记》:“越俗性率朴,意亲好合,即脱头上手巾,解腰间五尺以与之为交,拜亲跪妻,定交有礼……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虽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
同谱,词语。谱,按照对象的类别或系统,采取表格或其他比较整齐的形式,编辑起来供参考的书:年谱。食谱。同谱,一般指在同一本家谱有记载的亲属。而此处的同谱,则是指在同一本太学生名册有记载的同学。
沈廷芳,(1692—1762),字畹叔,一字萩林,号椒园,清仁和(今杭州)人。初以国子生为《大清一统志》校录。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科,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出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八年改巡江南道,巡视山东漕运,兼理河务。后转任登莱青道,官至山东按察使。沈廷芳出身世家,从小笃志于学,先后随查慎行学作诗文、桐城方苞学作古文,能诗善文,尤精于古文。晚年曾掌教于粤秀、敬敷等书院。著述有诗文集《隐拙斋诗集》30卷、《隐拙斋文集》20卷,还有《舆蒙杂著》4卷、《古文指绶》4卷、《鉴古录》16卷、《下学渊源》10卷、《十三经注疏正字》80卷、《续经义考》40卷等。此外,与桑调元合辑有《馀山遗稿》。
张少仪,即张凤孙(1706—1783),字少仪,号息圃。华亭(今上海)人,一作青浦(今上海)人.清代官吏、诗人。雍正十年(1732)副贡,乾隆间举博学鸿词科,又荐经学,均下第。乾隆三十一年(1766)知邵武府(今福建邵武市),擢云南粮储道,选四川永宁道,后官至刑部郎中。诗秀杰清丽,又工骈文,著有《宝田诗钞》。少年时有“张三子”的美誉。所谓“张三子”即孝子、君子、才子。袁枚《子不语》载,其死后被尊为桂林城隍。
曹麟书,清代官吏。(资料缺)
庄有恭,(1713—1767),字容可,号滋圃,番禺(今属广州市黄埔区文冲村)人。祖籍福建晋江,其父定居番禺。史载有恭“生而颖异,十三通五经,旋补诸生以选贡考,授宗人府教习”。 未得志时曾留居澄海县江度庄厝数年,在“含辉精舍”设馆课徒,并发奋研习经史。乾隆四年(1739)于蓬洲上京赴考,廷试第一,钦点状元,授修撰,入值上书房,任侍经筵官,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升户部侍郎,提督江苏学政,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兼刑部尚书,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福建巡抚等。文才敏捷,识度宏远,廉洁自矜,勤政爱民,尤以治水政绩彪炳于时,深为世人敬重。
汪怡士,扬州商人。(资料缺)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袁枚在《随园诗话》一书中,总是有意无意地说出他与许多高官显贵的关系,这一点,颇为后人诟病。但作为一个已经辞官而无权无势的文人来说,一点也不攀附权贵人物,恐怕也会日子难过,至少,随园的日常开销总得有他们来买单才行。本条诗话所记载张栋之诗,《闺怨》中的“除却殷勤花上鸟,他乡应少劝归人”,与宋人张介“应是子规啼不到,致令我父不还家”有相通之妙。虽然写的是对丈夫、父亲常年在外不归的埋怨,但却没有直接指责他们不思回家,而是把他们没有回家的原因归结为身边缺少提醒他们回家的人。这样写来,规劝的对象容易接受,诗词本身也变得幽默风趣,巧妙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