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恐惧和愤怒是人两种常见的负面情绪,了解属于每个人的独特的起因是理性控制自己情绪的第一步,寻找能够理解的人倾诉、用爱减少与这个世界的隔阂是消除恐惧和愤怒的必由之路。
如果你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情绪出过问题,请你忽略这篇文章,我真的很羡慕你;对于那些时常甚至是莫名其妙的陷入负面情绪的“不幸”的人们,我将在这里试图分析常见的两种负面情绪——恐惧和愤怒的成因,并提供可能的解决办法。
什么是恐惧和愤怒?我相信即使没有标准的定义,只要你拥有正常的情绪,一定能切身体会到它们。我想以最近看过的天童荒太的小说《永远是孩子》中的两位主人公的遭遇来举例说明。这两位主人公“刺猬”和“长颈鹿”都曾是儿童精神病院的患者,他们的外号来自自身精神疾病的特征——“刺猬”非常害怕黑暗,“长颈鹿”则是因为身体上凹凸不平的烫伤如同长颈鹿的花纹。我认为“刺猬”代表了恐惧,“长颈鹿”代表了愤怒。两人的精神疾病都源于儿童时期不幸的家庭经历:“刺猬”因为单亲妈妈经常出门寻找男人的爱护而被锁在家中、当妈妈和男友回家时为了避免男友的厌恶被锁在黑暗的壁橱里(有时甚至长达两天),而当被男友抛弃后又会抱着孩子说“我只和你一起生活”;“长颈鹿”则是因为父母的不和,每当母亲遭到丈夫的殴打,都会用烟头烫孩子,事后却又抱着孩子痛哭。两个人成年后还被笼罩在幼年的阴影中:“刺猬”虽然有喜欢的人,却因为自卑只能常年暗地尾随对方、不敢直面自己的感情;“长颈鹿”则是脾气暴躁,不敢与他人尤其是关心自己的人走得太近、害怕自己伤害了他们。一言以蔽之:“刺猬”是寻求爱而不得所以恐惧(进而被合理化为自卑),“长颈鹿”是因为扭曲的爱所以愤怒。
然而作为比他们幸运、过着普普通通生活的我们也会时常经历恐惧和愤怒,虽然不如他们极端。你害怕黑暗、晚上不敢熄灯吗?你害怕未来、不敢做出美好的计划吗?你害怕某些动物昆虫吗?你害怕打雷吗?你害怕别人关门时发出的巨大声响吗?你害怕物质的匮乏从而在冰箱里屯了大量的食物任由其腐败吗?另一方面,你对这个社会愤怒吗?你对工作的同事愤怒吗?你对朋友和家人愤怒吗?你对不完美的自己愤怒吗?以上这些感情,可能只是偶尔出现转瞬即逝,那很正常;但如果是时常无缘由的出现又挥之不去,那可能会影响你生活的质量,有必要做出改变。
恐惧和愤怒的起因很多,相信也有专门的著作系统阐述,我只想举一个看似微不足道例子。同样引用《永远是孩子》里的话:“‘不好好学习,老了以后就该受罪了,看你们怎么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你看……’她苦笑了一下,叹了口气接着说,‘尽说些让孩子对将来感到不安的话,连自己都恨起自己来了。’”在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之前,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度很高、父母的言语和行动对他们的影响也很大很深远,在儿童时期就整天活在对未来的恐惧中,怎么会对未来、对自己充满希望呢?更进一步,与“邻居家的孩子”的比较、或者说与这个社会的互动造成了更为负面的影响。不管孩子尽力与否、不管主客观原因,家长们只能看到最后的结果——标准化考试的成绩,而往往又会简单化过度放大个人因素:考得好就是因为努力,没考好就是因为不努力或者努力还不够。长时间“你看看XX家的孩子……”的话语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自卑恐惧,而且会让他们对家长、对“XX家的孩子”产生愤怒——“我已经努力了,为什么错的总是我?怎么样才能让你们满意?”这些都会作为种子被埋进孩子们的潜意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如同定时炸弹爆炸,更为可怕的是像慢性毒药一般长期折磨着内心;不要忘了人总会合理化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最初的星星之火会呈燎原之势、最初的一颗种子也会生根发芽,直到及时制止,或者走向自我毁灭。
如何才能走出恐惧和愤怒的困境?如果单单把一切都归咎于父母、自己最亲近的人,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负罪感,无疑是饮鸩止渴。正如《丧失名字的女神》所说“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对”,从自身着手才是更好的方法。像小说那样客观的叙述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寻找这些情绪的成因并且去直面不愿回忆的往事是第一步,必须要承认自己的问题才能开始解决问题。但更实际的,寻找一个能理解自己的人(可以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如果能赢得你的信任)、卸下心防去倾诉、分享自己的秘密,这样才能获得心灵上的支柱,就像小说所说:“你不结婚也没关系,不要孩子也没关系,但如果有可能的话,要找一个能够互相理解的人。你认可她,同时也得到她的认可,俩人一起过下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挣扎着过活,不用说会伤害自己,说不定还会伤害别人。一个人把一切都承担起来的做法,不是一个成熟的大人的做法。信任他人,依靠他人,同时也得到他人的信任和依靠,才是成熟的表现。不必太着急,试着慢慢敞开自己的胸怀怎么样?试着把自己的一切托付给别人怎么样?不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原谅了自己怎么样?”
更广泛的,去接受自己和这个世界才是最终的解决途径。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与他人、与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大的隔阂,孩子能听到大人们听不到的声音、也没有那些偏见去制约自己的对世界的认知。随着年龄的增大、阅历的增多,我们看到了世界和自己的不完美,伤害过别人也被别人伤害过,有了内心的伤痕,开始筑起心墙,与他人的交流也是越来越表面化形式化,自己都不敢、不愿意敞开心扉,又怎么能期待别人对自己坦诚相待呢?小说里受到伤害的孩子们到海里、树洞里、灵峰上,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仿佛获得了新生,我觉得那就是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和世界的标志——虽然客观上什么都没有变,但心态的改变却是最简单也最困难的。
最后附上海伦凯勒的一句话:“The highest result of education is tolerance(教育的最高结果是宽恕)”,希望遭受着恐惧和愤怒折磨的你和我能早日走出内心的囚笼。
你在遭受着类似的内心的痛苦吗?你需要找人倾诉吗?你找到了吗?你获得自我救赎了吗?欢迎回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