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
儒家の理想に憑かれた男
对王莽这个人物的评价史学界的诸公可算是众说纷纭。比较传统的评价是说他假借儒家大义之名行篡位夺权之实,实质上完全是个利欲熏心的伪善者。也有人主张要给王莽平反,觉得他作为伟大的改革家被骂了将近两千年,而其实他也并没有做什么太坏的事。对于一个这样长久的历史人物来讲,给不给他平反并没什么打紧的,因为无论如何这都是再虚妄不过的身后之名。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只与我们自己相关;而那个角度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走下我们现代的历史高地和那个人物站在一起,抛却自我地体会他所见到的光景。东晋次的《王莽:儒家の理想に憑かれた男》便试图从一个王莽所见的角度重新演绎王莽执政和改革的历史。
这部书用了十五章来描述王莽的整个生涯和事业,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一章到第三章分别简要地介绍了王莽出生、少年时期的文士发展以及王莽出任大司马这一要职的史实背景。第二部分从第四章王莽被贬就国到第七章的吕宽事件为止介绍王莽政治生涯中的几次主要挫折和危机以及王莽的应对及其势能的发展。第三部分从第八章宰衡的称号至第十五章长安城的落日为止,讲述王莽取得中央集权、推进改革以及最终失败的部分。本书最后的第十六章从班固对王莽的评价出发,评价王莽的儒家思想和其国家政权设计理念。
本书第一部分(第一至三章)对应的是王莽生涯的第一个时期,也可以称为王莽的成长期。这一期的王莽体现出的是较为单纯的学者和名士风范。首先,王莽出身世家,虽然早年丧父,但是受到了伯父王凤很好的照养。王莽早年丧父,反而对母上倍加亲孝;虽然是世家出身,背景深厚,但是生活俭朴,不以纨绔自居;对长辈的王凤也非常恭顺,王凤也非常喜欢他。这些在以孝廉遴举秀才的汉代是一种莫大的资本。其次,王莽结交颇为广泛,班家与王家是世好,又都是学问大家,这给王莽接触学问大家和社会名士创造了绝无仅有的有利条件。也加上王莽天生聪慧,博闻强识,很小的时候在名士之中就已经颇有清望。从这两点来看,王莽是个道德高尚、学问优秀、背景深厚、知名度又高的年轻才俊。最终王家强大的外戚地位保证了王莽众望所归地拿到了大司马的职位。这段日子的王莽过得基本上可以说较为顺遂。王莽这个人物的性格和理念在这个时期基本确定下来。可以想象,从王莽的少年时期的经历来看,儒家孝悌谦逊,克己复礼的教诲使他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这一方面加深了他本人的儒家性格,另一方面深化了他对儒家社会和政治构想的信任。
第二部分(第四至七章)描述的可以说是王莽的蛰伏期,这一时期王莽的政治敌人以汉成帝的去世为契机开始对王氏打击以及王氏的应对。其中主要的也是重要的事件就是“尊号问题”(第四章)。简单地来说,这个问题的导火索是对傅太后封号的确定,其实质是外戚新势力的夺权斗争,根本上也是西汉朝廷中法家和儒家的斗争。这一事件其实对王莽的实际影响和打击并不是很大,他只是丢了大司马的官,归乡就国而已。不过从没有经受过严重政治打击的王莽而言,这足以让他小心谨慎到风声鹤唳的程度。第二个挫折就是“王获家奴事件”(第四章71页),即王莽的二儿子王获错手杀死了家奴,王莽愤怒之下令其自杀的事件。这一事件不是政敌的蓄意加害,而完全是个突发事件。但是王莽却采取了非常极端的行动,这反映了王莽不想再被政敌抓住机会的那种风声鹤唳的心态。第三个重要事件是在王莽复出之后的“吕宽事件”(第七章)。这个事件反映了社会对王莽改革的抵触态度。王莽的长子王宇反对王莽的政治观点,就教唆吕宽往王莽家门口洒狗血,结果后者被当场抓住。事件导致王宇自杀,吕宽被三族,通过薛况的联系,王莽还处理的很多其他的主要政敌(敬武公主、王立、王仁等等)。这个事件之所以说是对王莽的打击,是因为王莽虽然杀敌一万,但是也自损八千。王莽在铲除了政敌的同时,也丢弃了盟友,丧失退路,从此他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这三个事件联系起来可以看出王莽心态的变化,他认识到儒家的美妙世界不可能通过温和的改革最终实现,为此强权和力量是必要的。他为了这个决心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次子长子先后都被他逼死了,王氏宗族的长者们也都被杀了,蛰伏期间在新野老家经营的人脉也因为王立王仁的被杀损伤殆尽。这从另一个方面逼迫着王莽走向日暮途远,倒行逆施的绝途。
第三部分(第八至十五章)描述王莽改革的步骤、措施和结果。这一部分本书呈现得最详尽。“吕宽事件”之后王莽的事业紧张还算顺遂,从安汉公到宰衡、九锡最后到登基称帝,没有再遇到什么像样的阻力。王莽政权的失败起始于王莽改革的失败。王莽的改革最为实质的内容是对土地、产业的重新分配和对货币制度的改革。从土地制度而言,王莽试图平均分配土地,使人受其田。但是由于土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本身的不平衡分配以及土地面积计算方法的落后,这种王田制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禁止土地买卖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的兼并,但是从另一方面固化了土地市场,使政策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另外下级官僚的不配合使得政策贯彻教条而且不彻底。从产业国有化的角度而言,“六筦”制度的设立意在控制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支柱产业,增加税收并且稳定政府;“五均”制度意图稳定人民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总之这是一系列干预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这个政策是王莽改制中比较成功的部分。货币制度的改革方面,王莽发行了新的货币。对于改革的初衷不明,反效果却相当明显。王莽在位15年就四次发行新货币。货币种类繁杂,交易变得非常麻烦,很多地方甚至回复到了以货易货的形式,而且由于货币的铸造水平不高,防伪措施有限,私铸钱财屡禁不止,严重地干扰了社会生活。王莽所有的改革措施还有一个和其它任何改革一样的弊病,就是它势必会伤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从而遭到强烈地抵触和反弹。这个过程起先是抵触,使得政策不能上行下效,后果是改革失败,人民变得越来越穷困。当人民揭竿而起的时候,抵触就开始变成反弹,国家也就覆亡了。
王莽失败的其它原因也有很多。比如失去了盟友的广泛支持。王莽遵行儒家之道,克己复礼、仁爱孝悌本是行事之根本,但是移人宗嗣,盗人国家的行为为反对派立下了口实。逼死长子次子叔父使得王莽失去了在新野积攒的重要的支持力量。刘秀在新野曾与王莽交好,最后却成了反对王莽的急先锋。另外,王莽的外交也是失败的。本书专门有一节讲述了新与匈奴的外交。王莽倨傲自大,缺少外交智慧和气度可见一斑。
综合来看,本书基本上描述了王莽整个的心路历程,算得上是站在王莽自己的视角看王莽自己了。若要说缺点的话,总的来说是作者没有把儒家和王莽的失败联系起来,详细地讲主要有下面两点:
第一,王莽改革注定不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基于汉朝的地域和国家政治形势已经和儒家传统思想中构架的国家形势截然不同。汉代国家幅员广阔,而儒家亲孝的理念不适宜在统一的大帝国中调度和实施,尤其就古代科技和通讯手段极端落后的情况而言,只有统一又灵活的法制制度才能高效地把国家团结起来。因此王莽的出发点本身就导致了他必定不能成功。不管上述观点正确与否,王莽的儒家观念和其改革的失败之间的必然联系是本书应该谈及却没有谈及的问题。
第二,本书单纯地将王莽的改革动机归结于对儒家理想政府的构建,恐怕略有偏颇。如果说王莽在初入朝廷做大司马的时候抱有这样的心态还勉强可以相信的话,那么经过了“尊号事件”、“家奴事件”和“吕宽事件”的王莽绝对没有那么单纯地“复古”那么简单。那么王莽改革的初衷是什么?就是本书留下来的一个应该回答却并没有回答的问题。也就是说本书缺乏对王莽所在时代背景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描述。我个人认为这个基于时代的原因要比儒家的理想而言,是一个更可靠而确切地改革动机。
至于王莽其人,评价优劣,仍如开篇。历史的人物不需要后人去平反,因为他们并不忌讳我们加诸其上的所谓恶名。反而是我们需要去更多地理解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