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中作者认为,改变分两种:一种发生在某一系统之内,而系统本身维持不变;另一种改变发生时,则改变了系统本身。
举个例子:一个做噩梦的人,在梦中可以做许多事——跑、躲、打、喊、跳下悬崖,等等——但是不论他怎么变换这些行为,都无法停止噩梦。书中称这种变化为第一序改变。跳出梦境的唯一方法,就是梦醒。显然,苏醒不再是梦的一部分,而是转到完全不同状态的一个改变。这一变化称为第二序改变。
我们中的很多人在拼命的奔跑着、奋斗着、努力着,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可能你一直都是在那个梦中?
当你发现自己没有逆袭、没有实现财务自由、没有达到人生顶峰,也许这时你会认为自己努力不够或者时间未到。可是,一年、两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已经过去了,你还是老样子,那你的彻底改变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你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在第一序列,也就是说你所有的付出都是在梦中进行的,你拳打脚踢,用尽了所有力气,但都无济于事,那是因为你还没醒,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的。
这就是《改变》讨论的最主要内容:“什么是根本性的改变?”显然第二序改变是根本性的,更彻底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会陷入到这样的梦境中?
书中提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都生病了,这种病叫乌托邦症候群。
我们正处于乌托邦主义盛行的时代。人们煞有介事地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秘方(干货),这不只是一种赶流行,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各色各样的“大师”,在连天使都不敢置喙的问题上大放厥词。
某家颇具声望的学术机构,自信满满地推出一个课程并宣称:“如果你对自己认识不清,不能自律,如果你跟别人相处时觉得别扭,关系搞不好,那么这一系列讲座将使你重生,感受生命的丰富和意义。”
某大学研究社团提供了一课程:“这是一套精心设计的修行方法,能使思想清明,情绪平衡,身心愉悦。通过修行,人可以充分整合心灵、情绪、肉体,进入人性的本然状态。”
受这些现象影响,社会上各种怪异的病态表现日趋显著。
一种人陷入到深深的自卑中。因为他们苦于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而觉得是自己有所欠缺所导致的结果。他们怪罪自己的无能:我的生命应该更丰富,更有收获,而我却生活在平凡和无聊中;我对生命应该有强烈的感受,可是我却无法从内心唤醒这些感受。这一困境严重者可能“退出社会”——忧郁、退缩,甚至自杀。
另外一种人抱有这样的心态:重要的是旅程,而非抵达终点。这种旅人并未因为没有能力实现乌托邦式的改变责备自己。他们从不抵达任何一个目的地,只是到处飘荡。对于他们来说,“满怀希望地跋涉,胜过抵达目的地!”“一切美丽的风景都在路上!”其实他们的乌托邦式理想不在终点而是途中。那些永远的学生、完美主义者都是最好的例子。
第三种人认为没有实现乌托邦式的理想状态,是因为外界因素,比如父母、家庭、社会、国家等等没有提供好的条件,或者他们定的规矩限制阻碍了他们,剥夺了他们的那一点点自由,使得他们无法获得自我实现。
以上三种人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如果那个目标是乌托邦式的,那么这个设定目标的动作本身便导致一种情况,亦即目标无法达成,他们不怪罪于目标的理想性,而去责备自己或他人。
比如,一般人的婚姻生活,可以达到理想所描述的状态,显然少之又少。人们心中一旦存在一种观念,以为婚姻关系应该怎样才对,他们就比较容易觉得自己的婚姻出现了问题,而开始致力于问题的解决,直到离婚而各奔东西。
那么,我们如何能够跳脱出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第二序改变。
这要求我们跃升到更高的逻辑层次去深入思考。
书中介绍了第二序改变的几个原则。
其中一个原则是:少问为什么(why)而着重于是什么(what)。
试试看:用“是什么”的问题(what)来替换“为什么”(why)。
用“成功是什么?”替换“我为什么没有成功?"
用“爱是什么?”替换“他为什么不爱我?"
用“幸福是什么?”替换“我为什么不幸福?"
不要总是急于奔命,要停下脚步,认真想想,你究竟要去哪里,你能清晰的描述那是什么样子的吗?
如果我们不去问为什么,而直接去探究事情本身,往往我们可以发现,那个事情本身会引导我们找到答案。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其他原则,感兴趣的看以找来看看。
我是米小慧,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帮助!
你的反馈对我很重要,它是我坚持分享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