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吗?0-6岁的家庭环境决定了你之所以是你。
前不久,妈妈说,她还是期望我能够从事教师这一行业。我们就这个问题已经争执了近十年:从我高考志愿报考开始。那个时候,我们争执的中心点在“专业”上。我认为如果我不能去到省外求学,那不如搏一个更好的院校。毕业后,我们争执的重点成了“福利”。我认为我的工作也很有意义: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解决问题。现在,我们争执的中心在“婚姻”上。在妈妈看来,稳定的工作与福利、良好的社会口碑应当成为女孩子工作的首选。她虽然能体谅我选择了自由职业,但始终没放弃说服我转行业。
从身边的朋友那里,我了解到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择业情况有不同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并不是总能和孩子的意愿相吻合。
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里,作者奥利弗·詹姆斯把这种情况称为“对前人错误的纠正”:父母将年轻时未竟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期望孩子能够称为他们的“代言人”,帮他们实现曾经的梦想。
奥利弗·詹姆斯着重强调,《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这本书并不是让我们对父母的行为进行反思、求全责备,也不是给育儿阶段的年轻爸妈们制造紧张感。它是为了让我们反思自己的原生家庭,理性看待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种种经历,从而摆脱非正常家庭环境的影响。
现实中,在大多数父母眼里,孩子身上的差异、优点,甚至是缺陷,并不是教养出了问题,而是因为基因——基因决定了一切。
父母眼中的“基因论”是什么样的呢?
一、基因决定了孩子之间的差异。
1.基因决定了孩子患有各种疾病。
同事告诉我,小英因为在课堂上捣乱,常常被批评、被叫家长。小英妈妈恰好是学校的老师,对孩子的行为倍感丢脸,在家里虽然也很注意控制情绪了,但偶尔还是免不了会对孩子发脾气。在经过专业机构鉴定后,我们了解到,小英是因为患有多动症才会导致一系列的“不合规矩”行为。小英的妈妈告诉我们,孩子会这样是因为遗传——孩子的叔叔也会有这种情况。
除了多动症,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也被认为是具有很高遗传概率的疾病。在家长看来,孩子会表现得与一般人不一样,就是因为遗传。遗传导致了他们有极高的患病率,并且会在某个年龄阶段显现出来。
2.孩子气质的形成来源于基因,父母的偏爱是出自天然原因。
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常常会表现为对某一位或者是某几位孩子特别的宽容、赞善和肯定,而对其他孩子则显得尤为苛刻和严厉。父母普遍认为,这是因为这些孩子惹人爱,他们善解人意、体贴父母、聪明懂事;而其他孩子调皮捣蛋、爱惹是生非不懂事。因此,他们的偏爱无可厚非。那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呢?
父母习惯性地用“从小”这个词来进行解释,想以此说明,这些孩子之间的不同是遗传基因在作祟——孩子的特质是从骨子里带出来的东西。他们更想借此来说明,自己的喜好偏爱是出于天性,更是无可厚非。
3.孩子的创新性来源于遗传。
我们常常听到这么一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孩子的聪明才智来源于遗传,源自父母给予的基因。因此,有的孩子后天无论如何努力,都赶不上“别人家”的孩子——毕竟“别人家”的孩子祖祖辈辈就是聪明人,他们有遗传基因。
事实上,虽然遗传基因会对个体的诸如疾病、特质造成一定影响,但真正的主导因素是原生家庭。
二、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远超你我的想象。
我们0-6岁这一阶段在原生家庭中被动接受的一切经验,给我们成长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1.疾病爆发的关键点不在基因,而在于个体的成长环境。
在书中,奥利弗列举了大量的案例和试验数据,期望以此来告诉我们:虽然精神科医生也认同,精神分裂症有家族遗传倾向,但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却清晰地让我们知道:比起基因遗传,父母令人困惑举动、消极的行为,更容易让孩子变成真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在同样比例的遗传基因下,当父母言行一致、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孩子根本不会表现出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因此,大多数有遗传基因的疾病,是否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相关症状,关键在于孩子是否拥有健康的成长环境。
2.父母会因为不同因素而孩子产生偏爱,这将有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在我朋友迎接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他因为对长子抱有很大的期望,因此深入地参与到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他会因为孩子的每一个变化而欢欣鼓舞,也会因为孩子的哭泣而焦心不以。但对待次子显然不是这样。当时他面临工作变动,家庭关系也略显紧张,他满心期望第二个孩子能是个女孩子,但显然事与愿违。
现在,大儿子8岁,小儿子6岁。他更愿意把时间用来陪伴、鼓励大儿子,对小儿子则没那么上心。两个孩子的性格也表现得格外不同:大儿子外向、调皮好动,小儿子敏感不愿意接受批评。
在迎接不同孩子的时候,我们面临的人生阶段与挑战显然也是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偏爱也就显得尤为正常了。
并不是基因导致了你对某一个孩子的偏爱,而是生活的变化、心态的变化导致你用不同的态度对待孩子。而这,也恰恰是孩子性格迥异的最大原因。
3.原生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仔细审视自己的内心,有时候我们不愿意按照父母的意愿来进行择业,真的只是因为父母的选择不适合自己吗?也有可能是为了反抗而反抗。尽管我不赞同母亲对我职业选择的干涉,但自己审视自己的内心,如果将来我的孩子进行职业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我也会沿用母亲的理念去说服自己的孩子。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例如创新能力、超前思维,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遗传基因,而是父母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教育。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书中,奥利弗通过大量的访谈案例告诉我们,这是源于0-6岁时,我们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的影响。那可以做出改变吗?当然可以。
三、跟不良影响说再见,成为更好的自己。
1.改变家庭成员对你的刻板印象。
在书中,奥利弗说,我们的行为源自其他家庭成员对我们的期望,他们的评价使我们成为了“我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庭成员的期望操纵着我们的行为——他们可能是无意中做出那样的行为,但他们确实做了。其他家庭成员表达出来的意愿,会使我们潜意识中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出举动。
那该怎么做呢?改变家庭成员对你的刻板印象吧。
假如家庭成员认为你是一个吝啬的人,就给他们买礼物;假如家庭成员认为你是一个懒惰的人,就做一次家务。当然,家庭成员可能是基于你某一次的行为对你做出这样的判断,所以在他们嘲笑你的尝试的时候,要冷静下来,不要被激怒,你需要做的是温柔地摆出各种新的证据,以此来证明自己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个人,至少你已经不是之前那样了。
2.区分父母的愿望与你自己的意愿。
父母因为偏爱行为而对孩子进行区别的有意识地培养,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例如胎教、早教、课外辅导班等。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可能是有意,也有可能是无意地,将他们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并期望孩子按照他们的意愿来成长。例如我的母亲就会期望我成为一名教师。但是,父母过度将个人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时,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患上“目标重心”型完美主义——用成就换取自尊。
因此,区分父母的愿望和自己的意愿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对父母给出的评价和要求进行更严格的区分,更理智地去辨别父母的行为是否是准确的,他们对我们的评价是否是客观的,是否存在情绪上的投射行为……只有这样明确而理智的区分,我们才有可能更正视自己的情绪、内心的意愿以及行为准则,也才能做到悦纳。在书中,奥利弗告诉我们:“与重视自我接纳和亲朋好友的陪伴的人相比,重视追求别人的认可和外部奖励的人可能更不快乐。”接纳自己,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3.审视你在家庭剧本中的角色。
从一开始,奥利弗就强调,我们的人生应该由自己决定,剧本的编写人绝不应该是除了你自己之外的任何人。我们可以通过审视自己在家庭剧本中的角色来对父母的行为进行重新的定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回忆来记录下对我们产生影响、让我们无法忘怀的事件。当然,记忆可能会出现偏差,有些事件我们可以请原生家庭成员,或其他有相关性的人员来协助我们——如果还不够确定,我们可以在后面加上问号。通过记录下来的信息,我们可以推测父母当时举动的动机,也可以了解到这一事件对我们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只有通过审视剧本的方式,我们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否被其他家庭成员操控了人生、决定了角色,也才有可能做出改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书本的最后,奥利弗也说,如果真的遇到了需要进行角色转换的时候——为人父母,希望我们能够运用从书里面认真审视得到的讯息,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我想,这也才是我们需要从书本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可能曾经不幸福过,但这种不幸福不应该被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