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交易成本
假设你现在要为公司采购一批电脑,你会怎么做?
首先,你要找到几家电脑的供应商,分别询价,然后挑选出你认为合适的几家进行价格谈判,再敲定你最满意的那一家。
这还没完,你还得配合法务部门走合同流程,监督电脑设备的送达、安装、调试,之后协调财务部门付款。
在采购电脑这件事上,你不仅要为购进的设备付出“货币成本”,还要为寻找交易对象、讨价还价、订立和执行合同等环节付出成本。
这些因为交易行为本身而产生的成本,就是交易成本。
现实生活中,交易成本无处不在。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就曾说过,只要是《鲁滨逊漂流记》你可能看过这本书,那种一个人的世界中不存在的成本,都是交易成本。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世界存在吗?当然不存在。所以,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成本。
企业就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生
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有交易成本的存在,才给了企业存在的空间。
为什么呢?首先,单个人和单个人之间的商业活动,交易成本可能不会特别大,但如果是很多个体之间的交易,产生的“链接”是以指数级增长的,那么总的交易成本将会变得非常惊人。
设想一下一百万个人,每个人独立盖一栋大楼,那世界得乱成什么样子。而企业这种组织形式,通过集约化的研发、生产、推广、交易,形成一笔笔总体营收,再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内部利润分配,这种一体化的协作模式,大大降低了众多工人分别生产、各自寻求售卖的复杂度,因此可以说,企业就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生。
有一些企业,甚至是通过专门提供“降低交易成本”的服务,得以在市场上立足的。以马云的商业帝国为例,不论是1995年他首次创业时做的“中国黄页”,还是1999年二次创业成立的“阿里巴巴”,做的都是“降低交易成本”的生意。
阿里巴巴的公司使命,那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借助阿里巴巴这个“中间人”,让生意从难做到简单做,让品牌商直接对接终端用户,阿里巴巴创造的,就是“降低交易成本”的价值。
在经营管理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一件事,我们应该自己雇人做,还是寻求外部合作呢?
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中,首次提出“交易成本”来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顺道还解释了企业扩张的边界问题,也就是,什么时候招人自己做,什么时候外包。他也因此在1991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科斯认为,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如果高于市场交易成本,企业就不应该内部扩张了,也就是别再雇人自己做了,而应该更多的寻求外部合作,反过来,如果内部交易成本更低,那么就应该自己雇人做。
如何降低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呢?
其实也并不难,我们一般可以从价值的三个点入手:
①第一叫做隐性成本显性化,所谓内部交易成本是在多个部门啊,多名员工之间进行统筹协调而发生的这个成本,内部交易成本呢在企业的财务报表里往往是隐性的,当我们把隐性的之处做显性化核算,内部的交易成本就变得更为透明,也更加直观,也比较容易知道哪些内部的交易成本其实是可以省下的。
②第二叫做组织结构扁平化,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一般体上从CEO到职级最低的一线员工最多不超过五层汇报,拿小米公司举例,最初的“成功组织架构”的这个设计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千人级的团队只有三个层级结构,七个核心创始人一层,然后部门leader一层,员工一层。精干高效的团队,让小米的快速思考,快速行动,也就让他跑在了竞争对手前面。
③第三呢叫做决策流程信息化,在不少公司里啊动不动就要开会,其实,经常开会真的是一种非常低效的沟通机制,引发这种低效沟通的往往就是正常沟通渠道不顺畅,能不开会解决的,其实都没必要开会,如果必须要开会解决,那会议的时间长度往往就决定了内部交易成本的高低。我们可以算一下一个会议是多少人,他们平均一个小时多少薪水,大概我们开一个小时会相当于公司支出了多少钱,这都是可以合算的,本质上就是决策流程信息化。
一句话记住交易成本
一个人的世界中不存在的成本,都是交易成本。
如何降低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呢?你可以:
第一、隐性成本显性化;
第二、组织结构扁平化;
第三、决策流程信息化。
有人说,投资自己,可以极大地降低内外部交易成本,这个观点,你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