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对于年轻人来讲,对自己的投资和在职业上的进步,远比在股市上捞点钱或者向父母借钱买一套房子更为重要,也更为靠得住。当然,还有一个和投资自己至少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投资就是找一个好的配偶。
第二章人生需要做减法
不做选择的幸福
人们的经济收入通常会在成功地择业成者更换工作单位后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人的幸福感和成就的取得,却不是来回来去选择的结果,而是在没有多少选择时深度经营的结果。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不选择反而获得幸福”。
今天,在谷歌职级很高的印度人,包括首席执行官皮柴,反而比较晚进入公司,来了以后没有选择,只好在职业金字塔上老老实实地爬楼梯。相比印度人,在美国的中国人今天的选择太多了,尤其是在大公司就职的中国人,这要感谢祖国的快速发展。很多人从美国名校毕业后,在一个大公司里工作几年,如果表现得好,会被提升一两次,他们原本应该继续努力发展,但是很多人会被发展更快的中国公司挖走,以至很多人想的不再是努力工作薪得晋升,而是如何巧妙地用自己在美国和大公司的经历包装自己很多人利用越来越多开始国际化的中资公司在海外设置分支机构的机会。很快就从一个底层的工程师或者产品经理,摇身一变成为中资公司海外机构的总监或者其他负责人。稍微不济的也可以回国找份好差事,拿到的薪酬待遇比美国高一倍还不止。既然有这么多的机会,还有必要在一家公司、一个领域长期努力吗?
不仅在工业界如此,在学术界中国人在海外的发展也堪忧。20世纪80年代到美国的中国人,回国的很少,基本上一心一意在美国发展,他们很多人在美国的顶级大学里做了教授、系主任,甚至很多人还获得了自己所在领域的大奖。但是近年来,中国留学生能够在美国名牌大学里立足并快速发展的人越来越少,
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吸引归国人员的政策起了作用,另一方面是选择太多,导致人太浮躁,不愿意长期在一个地方、一个领域努力经营,而做到顶级是需要时间的。
很多时候,我们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了选择上,而不是经营上,导致难以精进。或许少些选择,会更加聚焦,也会让我们更幸福、更成功。
做人与作诗:我们需要林黛玉
我们今天常讲“会做人”,在职场里其实就是情商高,这很具体,也是现实生活中大家喜欢的优点。但是,在文艺作品中,会做人只能算是特点,虽然有好的一面,却显得太俗,宝钗就是这样。作诗的性格则相反,它只要意境、浪漫、唯美和理想,同时不失率真,它对世俗的美德会不屑一顾。
我们的社会有时太讲究功利,太讲究做人,纵有金山银山,也是乏味无趣的。我被很多“成功人士”拉进了各种微信群中,虽然不发言,但是可以看到大家在说什么、做什么。让我感到很绝望的是,那些群里的精英大部分时候只在做两件事—一生日发红包和公司有了好消息时(比如公司上市,成为某大公司战略合
作伙伴,或者当选什么荣誉职务)发红包。当我们的精英们都变得只会做人之后,社会就没有了灵性。一位中国最有名的大学的校长问我,他们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还有什么可以改进之处时我讲,我们的毕业生太无趣了。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不止一次发出感叹,北大和清华培养了太多精致的利已主义者。我们的社会有太多的薛宝钗、太少的林黛玉。很多人问我,机器智能取代人之后,人怎么办?我说人有两个上帝赋予的特殊天赋是机器所无法取代的:一个是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另一个是梦想和浪漫的情怀如果你的生活
和它们相关,你不用为自己担心,因为你总能想到机器想不到的事情。古人类学家一直想搞清楚为什么我们的祖先现代智人在和(包括聪明的尼安德特人在内的)各种人种的竞争中最终胜出,日前比较确定的答案是,我们的祖先是唯一具有梦想能力的物种。
这个天赋传到了林黛于的身上,也传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我们必须要用好它。人生不仅要做人,也要作诗。中国从来不缺乏会做人的人尤其是在当下时代,因此仅仅会做是难以脱颖而出的,如果还会作诗,便容易鹤立鸡群了。
西瓜与芝麻
一个人在工作中也常常容易捡芝麻、丢西瓜。我在前面提到的伪工作者就是捡芝麻的典型例子。那些人习惯于做简单、重复且价值又低的工作,因为那种工作不需要太动脑筋,不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但是,人一旦习惯于这种工作,真正有创造性的工作就做不来了。我曾经批评过2016年在阿里巴巴抢月饼的人,以及为他们开脱的人,他们行为本身的对错倒在其次,这种把心思放在捡芝麻上的人,让我瞧不上,因为他们永远地远离了西瓜。糟糕的思维方式和衡量价值的标准,决定了人不幸的命运。
不仅个人如此,一个单位和公司也是如此。在互联网历史上曾经辉煌的雅虎,从全球第一大互联网公司走到被出售的地步仅仅经历了10年时间。虽然从大环境上讲它运气不太好,遇到了谷歌和脸谱网这样更强大的公司,但是它在产品上捡芝麻的习惯也害了它。雅虎所开发出的互联网服务数不胜数,用户在使用它的产品前,不得不先搜索一下产品的网址。然而,这么多产品却没有什么是世界第一的。很多产品在线服务的流量和赢利能力非有限,贡献的都是一些小芝麻,把它们最后加起来,还不如谷歌一个产品带来的收入高。
在任何市场上,像雅虎这样的公司很多,它们看到别人在一个领域挣了钱,自己也要涉足那个领域,最后分到芝麻大一点的市场份额,得不偿失。与其这样,不如把自己的专长发挥好。苹果公司的产品线一个巴掌就能数过来,却是全世界挣钱最多的公司,因为它在捡西瓜。捡西瓜的人在思维方式上和捡芝麻的人完全不同,他们不会为那些蝇头小利动心,而是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乔布斯在回到苹果时,发现公司内一大堆的项目和产品都是小芝麻,他在那些项目和产品上一个个画叉,直至剩下个位数的产品,再把它们每一个变成西瓜,这才救活了苹果除了眼光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捡西瓜更是要有能力的,它不靠运气,而是需要长期培养才能获得。我们在职场中的每个人,与其把心思放在赚小钱上,不如把它们都聚焦到一点,练就捡西瓜的能力,让自己从同事中脱颖而出。通常,人有能力晋级一个台阶,贡献、职责、影响力就可能增加一个数量级,至于收入就更不用发愁了。当然,世界上捡芝麻的人多、捡西瓜的人少,你如果致力于捡西瓜,就要耐得住寂寞。有人说,我没有遇到西瓜啊,其实不是没有遇到,而是因为你满眼都是芝麻,天天为捡芝麻而忙碌,就没有机会练就捡西瓜的能力了。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每当别人问我:“怎么才能每天有更多的时间做事情,或者如何能够抓紧时间?”我总是告诉他们:“你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因为你已经很抓紧时间了。你需要做的是跳出原有的思维方式少做事。如果你想通了很多事情不做其实也无关大体,就不要去做它们,这样你就不会天天忙忙碌碌了。”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好,他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少做事情,而不是让自己更忙碌。
第四章大家智慧
对于职场上的朋友,我也常常建议他们灵活运用“牙刷”和“爆款”的原则。每周,你最好把自己的工作总结成三句话,早上汇报给你的老板;每半年到一年,你要有一个让他惊喜的成果。这样的员工,哪个老板都抢着要。
巴菲特午餐:人生的智慧
最后我对工薪阶层的投资建议是,大家能够投入到股市的钱有限,即使连续10年做到每年比股市平均回报高2%(99%的散户做不到这一点),一年能多挣十几万元也就到头了。但是,如果我们把时间投入到自己的职业发展上(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不断做出更大的贡献,不断被提升,每年的回报要远远高于那十几万元。因此,拓展一下巴菲特的观点,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最好的投资是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因为我们擅长于此。
第五章拒绝伪工作者
不做伪工作者
在互联网公司里,永远不可能有把工作全部做完的时候,因为这个行业发展太快,而变化又常常难以预测,这和微软那样的传统软件公司情况不一样。按照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开发软件任务是事先定义清楚的。任务不定义清楚就开始工作是被禁止的,虽然在开发的过程中目标可以有所变动,但是变动不大。因此工程师们只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前完成自己的模块就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剩下的工作会越来越少,最终会有一个终点。
互联网的产品开发则不同,它是一个动态选代的过程,大部分时候我们无法清晰定义一个静态的版本。在开发过程中,新的问题总是不断地涌现、不断地加进来,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似乎都有必要立即解决,因此不存在把工作队列清空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人所追求的不应该是完成了百分之几或者百分之几十的工作,而是做完了哪几件重要的事情。
一个有经验的员工,应该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并且优先完成它们,而这恰恰是所有新员工都欠缺的技能。在山景城,新员工永远只占公司总人数的一小部分,因此他们很容易在有经验的员工带动下快速掌握工作方法;而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工程师都是刚毕业的学生,没有人告诉他们从学校到一个世界一流的公司后该怎样工作,因此虽然大家很忙,却没有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什么重大效果。
在谷歌等美国公司里,上述这种每天应付事务性工作的人被称为 pseudo worker,直译出来就是“伪工作者”。这些人每天把自已搞得很忙,他们所做的工作可能也是公司里面存在的,但是那些工作(也被称为“伪工作”)不产生什么效果。在行业,如果一个公司里这样的伪工作者很多,完成的伪工作很多,用不了多久,它在竟争中就要处于下风。
说到这里你可能要问,怎样才能防止员工成为伪工作者呢?我想最重要的是明确两点。
首先,管理者要让员工站在“做什么事情能让公司最大获益”的高度去工作。这样,他们才能在做不完的工作中动脑筋去寻找那些对公司最有帮助的事情去做,而不是简单应付老板派下来的任务,然后向老板交差。在一个知识型企业中,管理者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员工进行事无巨细的管理,因为员工的主动性很重要。
其次,管理者要让员工明白,他们积极工作(而不是消极完成任务),最大的受益方是自己。公司里不免有员工对自己、环境、周围人的态度、所给予的机会等有不满意的情绪,此时他们会消极对待工作,不自觉地成为不动脑筋的伪工作者。有些鬼精的人,甚至会表现出一种任劳任怨的态度,也不和老板争执,被动地从老板指派的工作中找一些容易的工作来做,而不是拣那些有影响力却比较难的工作去完成。当老板问起来时,他们会讲自己在认真工作,工作量也看似很满。至于为什么很多重要的工作没有做,他们会推说是因为时间实在是不够。对于这样的人,一般老板还真拿他们没有办法,在考评时只好让他及格。但是这些人实际上在坑自己,因为那些伪工作做得越多,个人进步就越慢,甚至能力还会倒退。
有时候换一个角度来审视我们所做的事情,你就会发现,舍弃一些事情也未尝不可。再宽泛地讲,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静下心来总结一下就会发现,我们其实常常把时间浪费在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上。
所以,当你因为总也干不完的工作而焦虑时,不妨试试先停下来,重新梳理一遍手边的工作:主动地站在对公司业务帮助最大的角度,站在提升自己能力的角度,把那些最重要的工作找出来并完成它们。试试看,这样你的工作状态会不会发生改变。当我们处于工作永远做不完的状态时,依然需要有时间欣赏
身边的风景。罗振宇和我就伪工作者这一话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我们总结了几点在一些行业伪工作和伪工作者典型的特征。
1.那些既不能给公司带来较大收益,又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改进和“升级”,很多是伪工作。比如,在互联网行业里,如果一个产品中某些功能或者设计上线之后生命周期不到三个月,那么当初很多开发的工作都是伪工作。按照这个标准衡量,微软在 Windows、 Office(基于 Windows操作系统的办公软件套装)和I(网页浏览器)上很多工作其实都是伪工作
2.有的人明明能够通过学习一种新技能更有效地工作,却偏偏要守着过去的旧工具工作,甚至手工操作,这种人是典型的伪工作者。
3.在做事情前不认真思考,做事时通过简单的试错方法( trial and error)盲目寻找答案。
4.做产品不讲究质量、不认真测试,上线后不停地修补,总是在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找漏洞和打补丁。
5.不注重用有限的资源解决95%的问题,而是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纠结不重要的5%的问题。
6.每次开会找来大量不必要的人员旁听,或者总去参加那些不必要参加的会议。
努力10000小时真能帮你成功吗?
罗振宇老师在“罗辑思维”视频第185期《即将到来的社会阶层》里提出一个不同的观点,那就是你花了1000小可能也没用,因为思维方式、周围环境、境界等因素,比下笨功夫要重要。那么到底谁的话对呢?
其实,他们两个人讲的并不完全矛盾。
首先,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不仅谈到了10000小时努力的重要性,还谈到了成功的其他必要因素,包括智商、运气和家庭环境。1000小时的努力是必要的,而其他这些条件也都是成功的必妻条件。遗憾的是,这里面没有一个是充分条件,甚至加到一起也不构成充分条件。为了更好地理解格拉德威尔的原意,我们不妨稍微展开一下他的几个观点。
格拉德咸尔的第一个观点认为,如果智商低于120就很难成功,而高于这个值之后,智商的作用并不明显。这个结论有点儿残酷,一些人甚至不喜欢这个说法,但它是事实,敢于说出事实的人是有勇气的。2015年,全社会都在批评“上清华靠智商论”,因为这违反了我们所倡导的“勤能补拙”的价值观。但是,勤能补拙并没有科学依据。
格拉德威尔的第二个观点认为,运气或者时代大环境对成功很重要,简单地讲就是要生逢其时。美国19世纪末的商业巨子们成功的原因主要是赶上了那个大时代,同样,盖茨、乔布斯等人的成功也是赶上了信息时代。相反,如果生不逢时,成功的可能性就要低很多。事实上,但凡成功的人都承认自己有运气的成分,而不是到处炫耀自己的能力,当他们遇到挫折,会检讨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怪罪运气;反之,不成功的人在偶尔得意时会把自己封神,失败的时候会怪运气。
格拉德威尔认为,第三个影响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家庭和生活环境。好的环境有利于人在身体和心智上的成长,能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的潜力。我一向反对在教育孩子时拿什么起跑线来说事,因为教育是一辈子的事。但是如果定要说有什么起跑线的话,父母的见识就是起跑线。敢于把这个观点说出来也是需要非凡的勇气的,因为它和我们宣传的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成功的价值观相矛盾。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家庭和生活环境不是简单地以经济收入和地区发展程度来划分。从教有下一代的角度上看,一个家庭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缺乏见识、缺之爱缺乏规矩。没有钱,有一辈子的机会能够获得,而缺乏这三样乐西,纵有天赋,纵然后天再努力,格局和气度都会太小,终难成大事。当然,家庭和生活环境等因素,也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面已,远远够不上充分条件。
如果有了智力上的、时代大环境的以及家庭和周围小环境的便利因素,接下来该怎么做呢?格拉德威尔认为要花10000小时的苦功夫。10000小时的苦功夫不仅对于训练一个人的技能是必要的对一个团队做出一款好的产品也是必要的。没有这个时间狠下功夫的保障,一切都免谈。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亚马逊在硅谷的负责人和我谈起1000时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在他看来,任何好的产品都需要花足够的人力和时间来打磨,花的功夫不够,得到的就是粗制滥造的水货。在产品开发中,常常以人年或者人月来计算工作量,比如投入5个人做3年,就被称为15人年的工作量。他也不知道打磨一款好的产品具体需要多少人员和人年,我们权且还以累计100付衡量。在他看来,一些小公司之所以能够做出好产品,是因为“聚焦+加班”。聚焦使得产品得到较多的人力,加班使得产品提前积累到10000时的门槛。大公司有时不聚焦,也不加班,产品磨到10000时花的周期就长,很多机会就失去了。因此,对于有天赋、有外在条件的人,要想做到出类拔萃的地步,先花上10000小时再说。
但是,如果有人单地认为自已天赋不错,在一个领域做够10000小时就能出类拔萃,那就大错特错了。10000小时只不过是个必要条件而已,远不充分,更重要的是,这10000小时不仅要花,还要看怎么花。很多人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上有4个误区。
误区一:简单重复
有些人的10000小时都是在从事低层次的重复,上文中我提到的伪工作者就是这种人。再举个具体的例子,如果在中学学习数学,不断重复做容易的题,考试成绩永远上不去,当然不会有中学生这么做。但是,在工作中很多人却犯这个错误比如现在互联网比较热门,一些人学了一点点编程技巧,也能挣到还不错的工资,于是就守着这点技能每天在低水平地重复我在《智能时代》这本书里提过一个观点:在未来的智能时代,真正受益于技术进步的个人可能不超过人口的2%。坦率地讲,仅仅会写几行Javascript(直译式脚本语言)的人不属于我说的2%的行列,这些人恰恰在未来是要被计算机淘汰的。
误区二:习惯性失败
这一类人和前面讲的正相反。他们好高骛远,不注重学习,懒得总结教训;同时脸皮还很薄也不好意思请教。他们迷信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然而简单地重复失败是水远走不出别的怪圈的。因此这些人常常是时间花了很多,甚至不止1000小时,但是不见效果在很多公司里都能见到这种人,一个人在下面鼓东西,就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误区三:林黛玉式的困境
林黛玉其实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物,我喜欢她实际上是因为她很有内涵和才气,想问题想得很深,但这也是她致命的弱点,她的才华越高,在自己的世界里越精进,对外界就越排斥,当然外界也排斥她)。我们知道,一个概念内涵越宽,外延就会越窄。你如果泛泛地说“桌子”这个概念,它包括非常多的家具,但是
如果你说“法国洛可可宫廷式的核桃木贴面桌子”,世界上可能就没有几件了。林黛玉就是这样,她越是精进,越到后来贾府里只有贾宝玉能够懂她。我们很多人做事都是这样,越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对外界的所知就越少,而自已的适应性也就越差。有两类科学家,一类是掌握了一个方法,研究什么都是一流的,他们越往后走路越宽,比如爱因斯坦、费米和鲍林(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化学家);另一类是路越走越窄,比如发明晶体管的夏克利(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他对自己研究的晶体管越来越熟悉,就对其他技术越来越不愿意接受,最后无法和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同行交流。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大量这样的人。
误区四:狗熊掰棒子
三板斧破四困境
对于前文提到的关于100时的4个误区,即简单重复习惯性失败、林黛玉式的困境和狗熊掰棒子,我自己总结了三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帮助我走出这些误区,或许也能对大家有参考价值。我把这三个方法称为破局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确立“愿景一目标一道路”
既然我们花10000小时来提高专业水平是为了精进,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就需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愿景。比如有些人想成为优秀的软件工程师,这个愿景就非常好;相反,如果有些人就满足于5年(正常工作大约10000小时)坚持不懈地写Javascript,以便将来能够写得更熟、更快,那是非常糟
糕的,因为这是低水平的重复。即使5年后你把它练熟了,可能Javascript也已经过时了,或者是由计算机来写了。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看到太多熟练工种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因为他们的技能过时了,比如打算盘的技能在20年前已经不能赖以谋生;开汽车在20年前几乎已经是每个成年人都会的技能,对谋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帮助;今天,掌握一门外语可能还有工作,10年后因为有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大部分翻译都会失业。因此,人要想进步,就必须给自己确立一个合适的愿景。
有了愿景,还需要有阶段性目标我们经常看到“战略”这个词,那么什么是战略呢?战略的核心就是设置阶段性目标,以便实现愿景。对于一个计算机工程师来讲,如果能做到自己领导一个团队做出一件世界级的产品,就可以算是我心目中的三级工程师了,这是一个一般人能够实现的愿景,至于什么是一级、二级,或者四级、五级,在第六章我会专门介绍。要成为三级工程师并不容易,他对计算机科学的本质要有了解,对于它每年的变化要掌握,对于它的工具(编程不过是工具而已)要用得随心所欲,对于产品设计要有常识,对于未知的问题要知道如何入手解决,对于一个大问题知道如何分解交给下面的员工去做。这里面每一项都是一个阶段性目标。
有了战略,还要有战术。为了实现目标就要有通向成功的道路,这条道路可以分解成一系列可操作的步骤。我在前面提到,提高程序质量水平,可以从写单元测试这种可操作的事情做起。在一种技能稍微熟悉了之后,就可能需要做一件新的、有挑战的事情,以便达到下一个目标。任何一个公司,领导对于这种不断挑战自己往上走的人都是欢迎的。当然,不断挑战自己的人要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辛苦,而且可能在短期内还有经济上的损失,因为毕竟从短期讲,重复自己驾轻就熟的工作比接受新挑战在绩效上显得好很多,奖金也会多一些。
第二板斧: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
这是我的中学校长万帮儒先生在我毕业前对我讲的,他这句话大概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换位思考,当然当时还没有换位思考这个词。
第二层,凡事要习惯回过头来三思。比如某个人和你讲一件事,你第一感觉可能觉得他完全是胡说八道,但是,一定要想第二遍,是否我错了,他对了。这一遍思考,一定不能假设自己是对的:如果又想了第二遍,还是觉得自己对、对方错,要想第三遍,是否我的境界不够,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想第三遍呢?因为任何一个想要精进的人,都要和比自己强的人多来往,比如下棋,如果整天和臭棋篓子下,只能越下越臭。既然是和比自己强的人交往,第三种情况就很可能发生,因此这时候不妨进一步交流,深入了解对方方那么说的原因,只要经常这么做,就能避免习惯性失败。
第三层,即使对方真的是胡说八道,也要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说,找出其中的合理性。
如果我们总是能从不中听的话中找到合理性,不仅进步快,而且眼界、气度都会比常人高出很多,才不会陷入林黛玉式的困境。这一点看似不容易做,但我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每次遇到别人和我有不同意见时,就立即开启寻找对方合理性的开关,直到找到对方的合理性为止。我也不知道这样做是否是强迫症,但对自己的进步真的特别有益。相反,当对方看法和我们一致时,反而不需要找合理性让自己沾沾自喜。
第三板斧:凡事做记录,这样可以避免狗熊掰棒子
做任何职业,比如工程师、会计师、律师,都会遇到一些难题,解决了这些难题,我们就进步了。遗憾的是,大部分人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力,以为自己能记住,但实际上很快就忘了,等到第二次、第三次遇到同一个问题时,还是束手无策,或者花很多时间去解决。因此,这是凡事做记录的好处之一。做记录的另一个好处是,在记录的过程中又思考了一遍,进步得会更快。相比之下,欧美人比较喜欢记录,他们发明一个东西是可以给当时的时代一个定义,比如美国工业崛起的时代等,当时是如何做实验的,今天依然能找到记录,这样经验也容易积累和传承。相反,在中国,失传是个非常常见的词,以至常常在低水平上重复发明。
做好最后的1%
在产品和工程上,谷歌可能只比竞争对手好5%,但就是这5%使得用户选择了它,从而让它有了比其他公司大出几倍的市场份额。走完一百步的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做东西、做事情上,还体现在交流和沟通上。我们时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你通知别人一件事情,自己觉得通知到了,结果别人没有留心或者忘了,最后导致一些不愉快。这种事情并不能够完全怪对方,因为发通知的人可能只走了九十九步,而不是一百步。那么什么算是走了一百步呢?我在和高盛以及摩根士丹利打交道时发现,他们给我写邮件也好,打电话也好,都要让我说出“确认”两个字才算任务完成。当我确认过后,他们通知我的事情算是真正记住了(通常他们中间还会提醒我)正是注重了这一点点细节,走完了最后一步,这两家顶级投行才做到了让客户非常满意,以至它们客户的忠诚度也极高。我们在看到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赚大钱时,是否想过它们做事注重最后一步的细节呢?
很多年轻人和我抱怨在北京买不起房子。的确,对于一般工薪阶层来讲,按照现在的房价可能一辈子也很难在四环附近买套房子。我以前讲硅谷的房子不是给一般公司员工准备的,因为人多房少,只有那些比别人在各方面高出一筹的人才配享受在谷地区拥有房子的权利。今天的北京等城市也是如此,未来位置相对好的房子,可能也只是给那些在自己领域做得最好的5%的人准备的(而最好地段的房子可能是为1%的人准备的)世界上,做得还算过得去的人与前1%的人相比,可能就差最后几步路,但是最后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发展机会差别却很大。因此我有时讲,把事情做好,即使不是为了让自己显得多么优秀和崇高,至少也是为了有一套舒适方便的房子。如果我们每个人脑子里总是牢记“瑞士制造”这4个字,在北京或者其他一线城市拥有一套梦想的住房或许就不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