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周老师的自省文,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存在的问题,还是自己平时觉察不够,如果时时觉察,发现的问题一定很多很多。
从今天开始,我每天反省自己,并写出一篇自省的文章,字数不限。为此,我还专门建立了一个专题《每日一省》,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关注。
今天跟周老师聊天,我提到了一位文友,认为自己的热心没有及时得到这位文友的回应,据此断定他不愿意接纳我的善意,还对他的某些做法不随喜。
周老师马上对我进行开导,我当即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一是自己的分别心在作怪,二是自己对自己的付出有所期待。
先来谈谈第一个问题。
这位文友几乎读过我去年十月以来的每篇文章,就算他不是每篇都用心读过,他还是得为打开文章点赞耗费时间,我应该感恩才是。而我呢,很少读他的文章,觉得他的文章瑕疵比较多,没有耐心读下去。偶尔读一篇他的文章,帮他指出一点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回应,心里就有点不平静了。
这明明就是自己的问题嘛,是自己的分别心在作怪。
就算这位文友的文章质量不算高,我也不该吝啬自己的点赞,鼓励一下他;
就算这位文友对我提出的建议不喜欢,也不能据此对人家作出种种评判。要知道,只要是头脑作出的评判,就一定是不客观的,因为带有了偏见。
还说要自度度人呢,自己都没有度好,怎么去度他人?
周老师说得好,不是我们去度他人,而是他人在度我们。无论是好的示现(顺缘),还是不好的示现(逆缘),都要接纳,不能排斥。尤其是不好的示现者,更是我们的大菩萨,是来成就我们的,我们应该感恩。
再来谈谈第二个问题。
因为有期待,所以有失望;因为有失望,所以内心不平静;因为内心不平静,所以就有了跟周老师的这次聊天。这一系列的连锁反映都是因为自己对他人有期待。
我之前还就这个话题写过一篇文章《我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能不能没有期待》,怎么自己遇到事的时候就做不到了?
就算这位文友对我提出的建议一直不作出回应,又有什么关系?做了便做了,做了就放下,为什么还要去执着人家回应不回应?
虽然,我所期待的“回应”仅仅是想对方作出应答,但总归是一种期待。有期待就有执着,有执着就干扰到心的宁静了。
自己平时写文说得头头是道,一旦遇到尘境了,身上固有的习气就暴露出来了。如果没有刮骨疗伤的勇气,这些顽固的习气是难以清除的。
今天的这次刮骨疗伤虽然有点痛,但痛过之后感觉到一点轻松。
从此以后,我给自己每日的功课添加一个重要内容――“刮骨疗伤”。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终究有一天能够见到自己的真实面目。
PS:读到我这篇文章的文友请不要对号入座,以免徒生不必要的烦恼。我的反省没有针对谁的意思,是为了让自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