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会在某些时间节点去犹豫,而不知道如何去做。也有人称这种状态为纠结,遇到事情总是纠结。
而事实上解决这个状态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开枪,后瞄准。
传统的教育思想给予我们一个信念,“三思而后行”,几乎大多数人会活在思考里面,而没有去执行,后来就有了大量的关于执行力的训练。
翻看古籍历史小说类,一个这样的场景出现在我们面前,面临重大的抉择和战争的时候,部落大祭司就会出来为大酋长占卜,占卜的结果影响整个部落的士气,决定这次出征是否可以取得胜利。如果大酋长执意违背占卜的结果,导致后面很多的负面结局。
而这是心理影响造成的。
心理学家Festinger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有时候我们的行为决定态度,而不是所有的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
而我们以为是我们的态度会决定我们的大多数行为,该理论假设,当我们有二种想法在心理上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感到紧张,这种紧张专业的角度成为失调。
为了减少这种紧张的不愉快的体验,我们经常会调整自己的想法。
当患得患失的时候,不如先开一枪,然后看看哪些惊动了的目标是需要瞄准的。在三思而后行的思想支配之下,我们又处于和平年月,几乎没有什么目标给你瞄准。
就像你去一片森林里去狩猎,也许林子里有猎物,也许没有猎物,开一枪以后就知道有多少猎物,需要哪一个就瞄准哪一个。
而传统思想的我们,会倾向于思考先瞄准后开枪。这二种思维的差别很大,一个是动态思维,一个是静态思维。
世界是不断变化中的,从没有静止过,当你瞄准的时候别人也在瞄准。先瞄准在开枪说明你只有一个目标,当猎物被惊扰之后,你可能会哀叹,看猎物都跑了,你从来没有想过逃跑中的猎物也还是猎物。
很多人停留在,“我没想好呢,我不会去做”的思想里持续思考。
既定的现实行为,会让我们的认知发生改变,经常听人说,已经这样了,硬着头皮要撑下去,其实是认知失调了,而没有及时调整好认知导致的,是对过去认知的过度忠诚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