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传》已买了很久,翻两页又合上。到昨天,才一鼓作气读完这本薄薄的小书。
不过200多页,读着却甚是艰难。习惯了一目十行地读小说,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书了。虽然酣畅淋漓却也煎熬难耐。
杜甫的一生读来真叫人扼腕叹息,他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个体从来都微不足道,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都得躬身入局。在那个君昏世乱的时代,他的命运是注定的。
杜甫把自己比作葵藿。“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葵藿对待生命的热忱,充沛的战斗力,执著地要绽放的特性也如同他的一生。
我打开百度百科,输入杜甫。跳出来的是: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人称之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还是这几个干巴巴的词,但杜甫的形象比之前更丰满而立体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从书中读到的都是自己目前能悟得的东西。姑且记下,待日后再读比较,温故知新。
先说少陵野老。杜甫是晋代名将杜预的第13代孙,杜预是京兆杜陵人。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少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共同被人称为“文章四友”。他的诗的地位与较晚的宋之问、沈佺期齐名,都是五言律诗形式的奠定者。杜甫本人以“吾祖诗冠古”自傲,谆谆告诫儿子宗武“诗是吾家事”,诗中也常推崇杜预和杜审言。杜陵是杜甫祖辈生活过的家园,故自称“杜陵野老”、“少陵野老”。
说杜甫是集大成者其实已经是杜甫死后几十年的事情了。杜诗在那个时代是倍受冷遇的,不太被赞赏。杜甫晚年漂泊荆湘,他死后,文集只行于江汉之间,甚至江东一带也很少有人知道他。在他生前和死后较长时间内,唐代一般的文坛都不重视杜诗,编撰的诗集里也未收录杜诗。缺少知音的杜甫曾在《南征》中写:“百年歌自苦,未若有知音。”是确实的。
杜甫逝世40年以后,才开始听到有人对杜甫的尊崇和赞颂。元稹为杜甫写了墓志铭,白居易写了《与元九书》,韩愈在《调张籍》中写:“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因为有了元稹、白居易、韩愈和稍晚的李商隐、杜牧等人的提倡和称颂,杜甫才慢慢被人承认。这时,已经距杜甫逝世有八九十年之久了。
恶意不止在生前,他死后也不断受人诽谤。对杜诗的推崇在中唐才出现。杜诗继承了《诗经》、汉乐府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吸取了南北朝一些诗人的艺术技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的诗是经得起用“兴观群怨”和“知人论事”的准绳来衡量的。元稹这样评价他:“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亲徐庚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苟以其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他能言人之所不能言,道人之所不敢道。融汇古今,摭取群书。有继承也有创新。他是一个开拓者,也的确是集大成者。
说他是诗圣,则是对杜甫的赞誉。古代十圣的诗中圣人,充分说明了杜甫的成就之高与影响之大。
至于“诗史”,是因为杜甫写了大量的时事诗和政治诗。“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杜甫的诗反映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的事迹和人民的生活。有陈述政见的,有揭发统治者荒淫残暴的,有对穷苦人民的关怀和同情的,有记载国家十几年来的大事的,有回忆往事的。“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他是唐王朝由盛及衰的重要见证人,他的诗广泛而深刻的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时代面貌。
很多史书上没有记载的,杜甫用自己的诗记录下来了。虽然杜甫在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当中只是点缀,是清客、帮闲。但因为他的记录,我们才得以更清楚地回顾历史,通过他的一生了解唐代开元天宝之间的社会风貌。称他的诗为“诗史”当之无愧!
“集大成者”“诗圣”“诗史”都是后世对杜甫的赞美。我们也称他“杜工部”“杜拾遗”。工部和拾遗是杜甫曾任过的官职。但其实计算杜甫一生的政治生活断断续续的一共不过两年半。杜甫44岁的时候曾经在率府管理了几个月的兵甲器杖,是从八品的兵曹参军。45岁的时候,在肃宗身边做了一年的左拾遗。53岁,做剑南节度使的严武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这是杜甫是一生中得到的最高官职,从六品上。但因为不堪与幕府里互相猜疑,互相攻击的幕僚周旋,加上身体的原因,一再请辞。半年后,严武答应他回到草堂。
青年时期的杜甫出身家世好,抱负大。裘马轻狂,诗酒风流,无忧无愁。进入长安求取功名的十年,杜甫由青年到中年,干谒权门,辗转沟壑,贫病交加,靠人资助度日。天宝15年,安禄山起兵造反。国家危亡、兵凶战乱。杜甫也开始了流离陇蜀的漂泊之路。公元759年,关内久旱,严重灾荒。杜甫3月从洛阳到华州。7月关中饥荒,乱离,谷贵,无法养活家人加上对朝廷和政治生活的失望的杜甫放弃华州司功参军一路向西,经长安到秦州。10月向南到同谷,生存艰难到拾橡籽充饥,衣不敝体。12月经蜀道,年底到达成都。兵灾战火,携家逃难,历经千磨万难的杜甫在760年初终于结束了十载长安,四年流徙的生活,得到了一个栖身住所。
作为一个四川人,不得不说说杜甫的草堂生活。成都的温润气候、秀丽风光以及醇厚的人情滋养着杜甫,这可能是他人生当中最为美好的时光了。住在西郊浣花溪寺里的杜甫开始建草堂。这个阶段他写了很多很有意思的小诗,包括表弟王十五送建筑费,向萧实求桃树秧,向韦续索绵竹,向何邕要蜀中特有的桤树秧,向徐卿索果木秧,向韦班要松树秧和大邑瓷碗……都写进了诗里。成都的邻居给他送樱桃,送酒也写得生动有趣。他的诗里有日常的琐事,也有生活的细节,口语俗辞,读来甚是有趣。
可能只有安顿好内心后才能看见生活中细小美,一切景语皆情语。冯至在书中写,细微到“嫩蕊商量细细开”,轻盈到“自在娇莺恰恰啼”。“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吊钩。”“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从难得一见的清新小诗中不难看出成都带给杜甫心灵的抚慰。当然杜甫的诗里不会单是细柳微风,也有暴风骤雨。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透露出辛酸与无奈。这个时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他从自然界的病象联想到社会的病象,从田园忧郁的事物想到人民的痛苦。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脍炙人口的名篇。那个乱纷纷闹嚷嚷的动乱年代,成都不可能是世外桃源,杜甫也是靠着朋友的接济才能勉强填饱肚子,但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却从始自终弥漫诗篇。
杜甫遭逢安史之乱,其中有两个数据让人触目惊心。一个是粮价的剧增:太宗贞观四年的时候,米斗三文。玄宗开元28年的时候,京师米每斗不到二十文。可是到杜甫逃难至成都那年,谷腾贵,米斗至7000千,饿死者相枕于道。杜甫的好朋友苏源明竟然在公元764年饿死在长安。另外一个是人口数量的骤降:天宝13载全国9百多万户,5千多万人口,安史之乱后人口减少了3千多万。诗人元结任道州刺史时曾在诗中写:“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朝露是草根,暮食是树皮。”四万余户,变乱后只剩不到四千。生活之艰辛简直无法想象。
随着好朋友一个个离他而去,杜甫也失去了依凭。于公元765年5月率家人乘舟东下。实际上他住草堂的时间不到四年。从成都到嘉州到戎州再到渝州,经忠州小住两月再到云阳,最后到夔州。夔州生活应该算是杜甫一生当中最衣食无忧的时候了。夔州都督柏茂琳给杜甫许多帮助,把40亩柑林赠给他,有草屋,有仆人,还耕种了东屯的公田。夔州两年杜甫写了430多篇诗,比在成都创作成就更大。但此时的杜甫已经风烛残年,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牙落了,耳聋了,人生已是日暮途穷。
杜甫一生漂泊,一生都未曾忘记过自己的家乡。公元768年正月他带着家人起程出峡。原想一路北上,不曾想770年的冬天,他在湘江上的舟中死去。这个伟大的诗人一生就这么结束了。
直到43年后,他的孙子杜嗣业才经过很大的努力从岳州把杜甫的遗体搬运到偃师,移葬在首阳山下。流离失所的杜甫终于回到了家乡,葬在杜预、杜审言的近旁。
读完了杜甫蘸满血泪的一生,我感受到的是生命的悲凉。人在时代的面前,在大自然面前是何等的卑微。但即使是如此,也要尽力地绽放。爱国爱民爱家的杜甫没能“致君尧舜上”,却活成了人间最璀璨的诗人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