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人说:"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可见大多数人对于苦难以消极态度,视之如敝屣。
巴尔扎克曾说:“不幸,是天才晋升的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我深以为然,正因为有了苦难,人才会在尝遍世间的酸甜苦辣中回甘;反之,若把苦难视为道路上的绊脚石,那么它就只能成为你的阻碍。
“古来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如是说道。我认为,孙少安、少平就是这样的人。
勤劳给予人财富。在那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孙少平的精神世界却是如此丰盈。劳动之余,他四处借阅书籍,不求甚解,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的言谈举止。算不上满腹经纶,见解却深入人心。丰富的阅历让他打破传统思维的框架,不愿一生只是个碌碌无为的农民,而是渴望在外面的世界闯荡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即使摸爬滚打、头破血流。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他的工作几经辗转,毫无起色,幸有贵人相助才不至于淹没在芸芸众生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苦难给予人财富。孙少安,家境贫穷使他过早品尝到生活的艰辛,因辍学早,孙少安并无丰富的知识。凭借着自身的创造力,孙少安与妻子秀莲联合创办砖厂,他从苦难中奋力崛起。“一流之位,自强者居之”正是予他之诠释。
他们平凡,但绝不平庸。
反观当下,有的人在逆境中消磨了意志,精神萎靡身陷泥潭之中自甘堕落、随波逐流;克服重重阻碍者在于坚强的少数人。
林肯十次竞选失败,最终成功实现总统梦;祖逖慷慨激昂、闻鸡起舞;曾国藩自知才疏学浅而“黎明即起,醒后不粘恋”;“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古人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前进。
西汉杰出的外交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沟通了中外丝绸之路。黄沙散漫,路途遥远,第一次出使便遭到匈奴人的围堵,在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张骞依然坚定意志,不时地眺望汉朝都城长安,整整十三年才逃脱。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也因此牺牲了个人利益。在他看来,匈奴人的逼迫只不过会给他经验、在苦难中战胜自我而已。
花红柳绿的春夏秋固然令人心驰神往,但严冬里尚有寒梅绽放,它不正是以“冷”的历练为财富来展现它的傲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