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梦  第一章   余氏传奇

                                        余永国

                                           

      我的家乡"白米沟",位于四川盆地中部遂宁市会龙镇。延绵不绝的丘陵犹如大海中的浪花跌宕起伏,白米沟就像一颗闪烁的明珠相嵌其间。记得有首歌"遂宁好呀遂宁好,千里丘陵出百宝"就是对家乡的真实写照。这里树木蔽日,竹林青翠,鸟语花香,物产丰富,唯一不足的是缺少水源,纯属靠天吃饭,好在老天爷倦顾,大多数是风调雨顺,家有余粮。雨水是珍贵的,因此先祖们在沟头修筑堰塘以留住每一滴雨露,低洼处层层冬水田四季泛波,种植水稻且兼具储水重任,就是大旱之年也不至于饿肚子。

我很喜欢"白米沟"这个称谓,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提起白米沟就想到了白米饭,有了白米饭就不会饿肚子,心里就踏实,就会有滿满的幸福感!白米洁白无瑕,寓意富足,吉祥安康!小时候经常唱"天老爷,快落雨,落下来,生白米"的儿歌,也只有白米沟的人才能唱出白米沟的儿歌,出白米的地方必定出佳人,白米沟出来的人都聪慧!听母亲说这条沟也是远近闻名的美人沟,姑娘肤白貌美,小伙英俊潇洒,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方圆几百里,处处产稻米,为什么单单这里叫白米沟呢?说来也怪,白米沟唯有一块水田与众不同,中间一坨不知其来历的巨石,种出来的稻谷不仅饱满圆润,且成熟时谷壳自动裂开,收割时轻轻一抖,无需碾压就是雪白的米粒了,这种现象十分悍见,引得十里八乡的人们围观,啧啧称奇,消息不径而走,白米沟也因此得名,现在想来也许是那坨石头有什么微量元素吧!要是含晒元素什么的那就弥足珍贵了!

      白米沟南北走向,逞三山环抱之势,东西宽不足五百米,纵深向南十余里蜿蜒至安居坝。沟上头以余姓为主,沟下头以李姓居多又称李家沟,白米沟专指上下院子余姓居住区域,我们家在上头院子,背靠鸡公岭大坡,鸡公岭桠口处有一碑,叫碑桠口,这碑桠口也是远近闻名,传说此碑又叫镇蛇碑,民间有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之说,为什么要立此碑?是何人所立不得而知,石碑早已不知去向,只留下碑桠口之名代代相传,

        院子里住有七八户人家,院落座北朝南逞椅子型布局,我们家的堂屋居中,左右房屋稍矮形成拱卫之势,中柱是一尺多粗的圆木,据说是黄荊树做的,听母亲说五百万年前猴儿顺此树爬上天,打翻了宝瓶,大地一片汪洋,洪水齐天,玉皇大帝震怒,令此树不得长高,黄荊树就变成今天的黄荊条儿了,可见此木的珍贵。堂屋作为会客场所,地面用青砖铺就,与大门相对的北边墙上设有香盒神龛。堂屋左边正房是起居之室,一楼一底与堂屋等高,楼板是长而宽的厚木条,上下有活动楼梯连结。房屋正面是一个大院坝,一个东西走向的标准矩形,并用同一规格的石板铺得整整齐齐,向南敞开,其余三周用石条砌成一尺多高的台阶,台阶上面有开阔的阶面,挑高的屋檐,再配以堂屋比台阶还高的门槛,一丈有余的双扇大木门,显得庄严肃穆,雍容华贵。这种木制建筑结构在当地显得有些鹤立鸡群。遗憾的是未从父辈那儿了解到祖屋的来历,不知何朝何代所建?高大的圆木柱头和地面铺的青砖是从哪儿来的?听说堂屋的所有权还属多家共有,只不过他们都放弃了,一直由我们管理着。

      为弄清这些古建筑的玄机,我专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供大家分享。在我国传统民居中,两个柱子之间称为开间,一排柱子串在一起称为排扇,又称为架。房屋的多为四架三间(也称四排三间),也有六架五间,或八架七间,古代建房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不是想建多少间就可建多少间,最高等级的房屋(宫殿)是九间,后来发展到十间。比如明朝初年,朝廷颁布禁令,对建房的间数就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侯至亲王正堂为七至十一间、五品官以上的为五至七间,六品官以下至平民的为三间。”如果普通百姓建五间以上的正屋,那就是违反封建礼制,叫僭越,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事,谁还敢这样做?现在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绝大多数的正屋只有四架三间的原因,平民百姓建房只能用四架三间。而我们的祖屋属三架二间结构,但房屋的高度增加了,相当于五架四间房,那就僭越(超越)了!看来先人们还是很有智慧的,做足了文章。古人讲"堂屋有量不生灾,正堂宽敞出贵人”,所以我们家的堂屋高大宽敞。“正屋有量,楼上楼下,有一定的容量。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许多事物都有尊卑高低之分,就连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也不例外。宫殿和庙宇都面朝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坐北朝南,除了南尊北卑之外,在东、西方向上,古人还以东为首,以西为次。皇后和妃子们的住处分为东宫、西宫,而以东宫为大为正,西宫为次为从;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庙,要建在皇宫的东侧。现代汉语中的“东家”、“房东”等也由此而来。除了东西南北之外,表示方向的前后左右也有尊卑高低之分。古代皇帝是至尊,他面南背北,左侧是东。因此在崇尚东方的同时“左”也随着高贵起来。左上右下,左尊右卑,文左武右的仪制,男左女右的观念等,都是尊左的反映,有些习俗甚至延续至今,所以我们居住的正房就在堂屋的左边。

        中国人的千年传统,是‘尚左尊东”,意思是坐在左侧为上、坐在东侧为尊。这种“以东为尊”的座次礼制,自战国始,汉、魏晋、南北朝时,仍旧世代延传,而主东宾西这样的礼仪尊卑,则慢慢的被注入了文化内涵,后有了请客称为"做东”,请客的人称为“东道主”。 以人的左边为青龙,右边为白虎,男女同行的时候,男青龙女白虎,男在左,女在右,这个观点也是男左女右的说法来历,男左女右”的习俗还和古代人的哲学观关系非常紧密。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中通贯事物和人事的两个对立面就是阴阳。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长短、上下、左右等等。古人将其归类分为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阳者刚强,阴者柔弱。人的性格,男子性暴刚强属于阳于左,女子性温柔和属于阴于右。"男左女右”在中医应用上也有实际的意义.中医诊脉,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脉于右手,即使小儿患病观察手纹也取“男左女右”的习惯,这一沿袭至今的习俗,早在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

      按照中国建房造物的风俗习惯,南北有很大差异,北方寒冷,地势平坦,讲究座北朝南。对应四方就是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即东方的星象如一条苍龙,西方星象如一只白虎,南方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星象如一只龟和蛇。古人认为的风水宝地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即:屋宅的东面有蜿蜒流水叫做青龙;西面有绵延大道称之白虎;南面有清澈池塘为朱雀;北面有丘陵俯伏是玄武。这四种条件齐备的地形才是风水宝地。

        日出东方,在中国人眼中,龙是帝王的象征,也是最尊贵的灵兽,在风水中代表东边或左边的方位。而青龙位代表阳刚和希望,影响着男主人的事业、财运兴衰,及对外人际关系的好坏。青龙位旺,象征着有财运贵人的力量;青龙位如果出了问题,则会影响家中男性成员的事业发展。

      相对于南方来说,由于地型限制,对于方位就没那么多的讲究了,可我惊奇的发现,我们上头院子是标准的坐北朝南,左青龙东边有竹林小溪,右白虎西边是用石板铺成的赶集(会龙镇)的大道,前朱雀南边是大片的水田,后玄武北边是鸡公岭大坡,地理位置与古人的风水观十分吻合。

      当地一直流传着铁改余姓的传说,小时候经常听老辈子余遂良、余志彬摆龙门阵说得有鼻子有眼,据说余家是成吉思汗后人,当年铁木耳育有九子一女,女胥姓金,九子十进士,荣华至极,权倾朝野,后遭奸臣汚告谋反,亡命天涯,翻山越岭进入四川嘉陵江边,刚上船正准备顺流而下,追兵来的急,围堵于江上,张弓搭箭,问船上何许人也?姓甚名谁?不然开箭!千均一发之际有鱼儿跃出水面,老爷便急中生智答曰:姓"鱼",因此躲过一劫。追兵远去,老爷感概大难不死,才有余生,鱼与余同音,便改铁为余姓。一干随从急了:"老爷改了余姓,我们岂敢高攀!如何是好?"老爷说:"你们摘去官帽,脱下靴子还是姓"于"。即去掉余字上面的人(官帽),下面两点(靴子)。

      铁改余姓的后人大多散落在长江沿岸休养生息,星火相传。因历史的残酷与血腥,史书无记载,家谱无考证,只是口口相传的民间野史,真伪无从考证,没有贬低"于"姓的意思,更无意高攀皇亲国戚。但余家骨子里的那种狂野不羁,忍辱负重,不安份,不满足,不甘受制于人的基因非常强大!这是我听到的近乎神化的余氏传奇版本,在信息如此便捷发达的今天,通过网上搜索,查证,根据部分余氏族人残存家谱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野史也并非空穴来风。

        大元王朝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1206年统一蒙古国起,历经八代苦心经营,最终由盛到衰,至1368年惠宗帝(元顺帝)举家北遁,结束了蒙古族人对中原163年的统治。但大多数成吉思汗后人没这么幸运,无法北归,而是战的战死,自尽的自尽,逃亡的逃亡,隐姓埋名的改名换姓,散落在各个民族中谋求生存发展,他们是明王朝的头号敌人,是驱逐、清除、诛杀的防范对象,不改名换姓就死路一条。后人记载先祖时用语隐讳,多用化名,以是似而非的手法,鱼目混珠,点到为止。至今六百年过去了,史书无记载,只有口口相传的民间野史,出现很多版本就不足为奇了!

版本一,元顺帝时民不聊生,红巾军起义,朱元璋攻占元大都,驱赶元朝旧部,聚集在麻城以观后变的铁木健及九子一女无法北归,为避满门抄斩,商议西进,当时云贵川还在元朝梁王的统治下,携带家属380余人西迁至沪阳凤锦桥边插柳为盟分散开来,并相约改"铁"为"余",意为杀不尽,斩不绝,还有余。

版本二,元顺帝时,朝政混乱,天下将倾,民变四起,其中红巾军起义声势浩大。铁木健九子一女均在朝中任宰相,尚书等要职,却遭奸佞小人诽谤中伤,被诬暗中勾结红巾军谋反,昏庸无道的元顺帝听信谗言,不分青红皂白,传令将铁木健一家抄斩,他们连夜逃出京城,辗转到达泸洲风锦桥边,为避免暴露,并决定在此处分散逃跑,并相约铁改余姓,寓意为杀不尽,斩不绝,还有余,一人留下一句分手诗,"本是元朝帝王家,红巾赶散入西涯,泸阳岸上携分手,凤锦桥边插柳桠,否泰是天皆由命,悲伤思我又思他,十人誓愿归何处,如梦云游浪卷沙,余字并无三两姓,一家分作千万家"诗毕插柳为记,撮土焚香,望空朝北而拜,对天盟誓,余姓子孙永远相亲相认,议定辈份排序为"位世其昌,永曰芝贤,耀祖应国"十二字。

      综合所有铁改余姓残存家谱记载,铁木健是铁改余姓先祖,(由于蒙语发音翻译问题,人名有些混乱,有译为铁木健儿,铁木耳的)生在五国城,后到安徽,江西转河南京山,湖北麻城一带。据民国三十二年重新修编的明代官员余子俊所序《青神余氏》记载,铁木健元朝人,元太祖铁木真第五代嫡孙,生于十三世纪中后期,卒于十四世纪中叶,封南平王。铁木健自幼在漠南汉地忽必烈军营中成长,十五岁随军出征,战功显赫,很得忽必烈赏识和器重。忽必烈为治理天下,积极推行汉文化,先后为他的儿子请了几位著名汉学儒士为师,传授儒家经典,此后他的子孙中很多都对汉文化了如指掌,铁木健同样对汉学精通,他的九子一女也都能诗文。铁木健自幼在蒙古草原长大,大得年间受封南平王,封地在湖广行省麻城县,后来随汉人习俗为儿女取汉名,并以铁为汉民姓氏,铁木健有两位夫人,大夫人洪氏生了四个儿子,名秀一、秀二、秀三、秀四。张夫人生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取名根五、根六、根七、根八、根九,女儿寿英招胥姓金,又名金莲。这就是传说中的九子十进士。分别在合肥、南京、京山等地做官,后暴发了红巾军起义,公元1369年,元朝大势已去,铁木健九子一女北归无望,会集在一个叫凤锦桥的地方,家属及仆人共计383人,九子一女议定各自分散向西部的四川避难,一人留诗一句成七言,十句诗一首,成为后人相认的依据,并商议改姓埋名,铁金本是一家,金字又与余字相似,最后决定铁金改余,后称铁改余,并议定金余不准通婚,并以元成祖铁木耳之子"德寿"太子之徳字,分别取名为余徳元、余徳朝、余徳真、余德辅、余德弼、余德成、余德盛、余德隆、余德兴,余德仙。他们分别融入西南地区的汉、苗、藏、羌等各民族中,与邻人少有来往,自己学习农耕和养殖谋生,并教育子孙学习文化,以求生存和发展。以庚六公为例,他的孙子余祥,于公元1418年改"邹祥"参加科举考取名朝进士,他的儿子余子俊也考取了功名,做了明朝大官。1449年,明朝与蒙古瓦剌部发生战争,史称"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明戴宗继位,明朝势力削弱,政治背景稍有松懈,余子俊秉承祖先遗愿,于1450年正月写下了《肃敏祖谱叙》的家族来源记载,将铁金余氏记录成文秘密收藏。后来由明朝进士余之纲根据先祖的口口相传整理成文,这就是后来的《奇渥温铁改余氏宗谱》(九子十进士序)、(改铁为余原由)、(铁改余十公名讳)记载中掩饰过多,迷雾重重,后人要弄清真相实在太难了!

      蒙古族铁改余姓的起源、演变、迁徙和繁衍是一部悲壮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家族史,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在全世界人民心中是一股神秘的力量,他们征服了半个世界,建立了元王朝,统一了大中华。时间的脚步匆匆而过,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朝代更迭,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毛主席说,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被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几千年的文明史!其实余氏传奇的真实性已经不重要了,就留给历史学家去研究考证吧!

      中华民族幅圆辽阔人口众多,56个民族早已是一家,同属中华儿女,有五千年的璀灿文明,也是全世界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曾经有过许多辉煌。同时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近百年来更是受尽了各列强们的欺负和凌辱,战乱不断,共产党领导人民打败了侵略者,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新中国,我们这一代人,出生在建国初期,背负了太多的历史史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5,980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422评论 2 3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3,130评论 0 3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553评论 1 26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408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326评论 1 27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720评论 3 38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373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678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722评论 2 31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48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335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738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00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83评论 1 25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692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893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