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从传统的严厉专制,到后来流行的“爱与自由”,两代人的童年经历着不一样的养育潮流。但是在严厉管教中长大的这一代父母,很少经历过真正的“爱与自由”,可能会在自己的养育之路上走向另一个极端,而这又会在孩子身上制造出新的“问题行为”。
在餐馆,旁边桌子的两个小朋友扯了一盒餐巾纸,撕碎了玩游戏。他们互相追逐,把纸片扔到对方身上,碎纸掉了一地。
“小朋友,请你们小声点,不要再扯纸了。”一位服务员对几个孩子说。
“孩子玩玩游戏太正常了,他们这么小能做得住吗?”旁边餐桌上一位妈妈对服务员表示不满。
“你跟我老实坐会儿不行吗?再闹马上我们就回家了!”一个爸爸冲着孩子吼了一嗓子,之后就转过头去聊天了。孩子楞了一下之后,看见爸爸没有后续行动,继续玩起来。
后来另一位妈妈制止了自己的孩子继续撕纸,两个孩子才开始玩别的游戏。
服务员打扫了地面的时候,那位批评的家长继续对同伴说:“孩子嘛,就应该保护他们的天性,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随便制止,有利于他们创造性的发展……”
这个场景中,乍一看是孩子太任性,太自我,但问题的根源其实在父母。
父母盲目地给予“爱和自由”,制造了孩子的“问题行为”。
父母自身缺乏界限,是“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
心理学认为,“问题行为”甚至“问题儿童”不会凭空出现。每一个问题儿童都是从有问题的生活环境中出来的,受健康约束的孩子,不会无中生有地出现问题。
没有界限,或者与界限发生冲突,这就是问题的来源。
孩子的行为态度和方式,是两股力量——“所处的环境”和“我们对环境的反应”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而这个“环境”,指的是父母和我们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活的环境。
孩子或主动或被动地回应这种重要关系和环境,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对父母界限的回应。也就是说,只有父母有界限,孩子才能有界限。
心理学家Henry Cloud说:****孩子只能成熟到父母给他定的界限的程度,不会超过。
之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清洁工妈妈,省吃俭用疼爱孩子,把最好的留给孩子。这个家庭难得买一次鱼、虾,每次都把鱼肉和虾肉给孩子吃,自己就吃剩下的鱼头鱼尾,嚼嚼虾皮。有一次孩子说:“妈妈你为什么不吃肉。”妈妈笑笑说:“因为妈妈爱吃头头脑脑,边边角角。你喜欢吃肉,你就都吃了。”孩子每次就这样心安理得得享受妈妈的服务和谦让。有一次,妈妈生病了,买了一些鱼肉,想自己补补。结果孩子看见妈妈吃鱼肉,生气地说:“这是我吃的,你该吃的是鱼骨头。”这次,妈妈为孩子的自私流下了眼泪。
也许让这位妈妈寒心的是,自己如此“爱”孩子,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如此自私。可她应该反思的是,自己在养育上没有“界限”养育了一个“自私”的孩子。当她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了孩子后,孩子认为所有东西理所应当都是自己的,他不能体会别人也有需要。
一般父母可能不会“完全没有界限”,但是我们却常常没有合理的界限,或者设置了界限却没有做到。而孩子会一直试探父母的底线,以父母所能容忍的最高限度来行事。
比如那几个在餐厅跑来跑去的孩子,妈妈应该告诉孩子的规则是“不要浪费”和“公共场合要保持安静,不要打扰别人”,但是她却是只尊重孩子的“天性”,忽视“公共环境”和“公共资源”。
作为对妈妈这种界限感的回应,孩子当然会以自我为中心,自然不珍惜东西,不懂尊重周围用餐的人。
爸爸可能会大吼大叫地制止,但是孩子们知道爸爸只是“光打雷不下雨”,他们会肆无忌惮到爸爸发脾气为止,这时候如果爸爸说到做到,也许管用,但是爸爸却多半不会追究责任,而是扭头去聊天。
孩子发现了爸爸设置的规矩就是摆设,也就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
没有规则的自由,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不要以为孩子们肆无忌惮能让他们能真的成为自己。实际上,没有规则的自由,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全。
就像你开车走在一条没有画行车道的新马路上,你一定不敢放心地开车,因为太不安全了,总是害怕和旁边的车碰上,不得不紧张地眼观左右,忐忑前行。
相反,孩子天生追求“价值感”。对于有助于产生价值感的恰当规矩,孩子是乐意接受的。
有一次,孩子因为参加活动,回到家很晚了。超过了9点半,还有一些计划的任务没有完成。爸爸说:“今天够辛苦了,这么晚,还是先睡吧。这两条计划就先不做了,明天再做吧。”
孩子的计划表已经坚持了一段时间,她已经因此有了进步,所以不想放弃,于是反对地说:“不行不行,今天的事就得今天做,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我可以快点儿。”
孩子并不会因为规则觉得痛苦,反而是不按规则行事让他觉得不舒服。
“管教”不是惩罚,有效管教要讲方法
虽然人天生就会自然抗拒约束,但是孩子天生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作为父母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建立适应社会的界限。
不要怕“管教”孩子会难受,只要“管教”得当,孩子很小就可以接受“管教”。
一方面,有效的“管教”,需要建立在了解并遵循孩子的发展特点的基础之上。
也就是说,孩子要有能力去理解和做到恰当的规则。
因此,不同的年龄段,“管教”的重点也会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有所侧重:
出生的头一年,孩子更多的是需要被保护,获得被爱的安全感,父母需要的界限很少。
1-3岁的孩子,能够学习对“不”作回应,也能够了解不良行为有什么后果。比如危险情境中父母会说“不”,并直接把孩子抱走;暴力行为可以抓住孩子的手或抱开直到孩子冷静,并在事后告诉孩子这会给双方带来怎样的不愉快后果。他们可能还不理解你的理由,但是可以逐渐理解。
3-5岁的孩子,孩子可以更了解为什么要负责任,不负责任的后果,而且大人也可以和孩子讨论。这时候孩子可以学习善待朋友,回应权威,有礼貌地表达不同意见,做家务等,而违反相应的规则,“暂停”、“没收玩具”“不及时吃饭只能饿肚子”等都是适合这个年龄段有效的“后果”。
6-11岁的孩子,除了家庭,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和朋友上。这阶段,在家里和去外面玩的时间平衡,制定学习目标,养成认真的学习习惯,时间和金钱的管理等都是孩子需要学习的。这时候的父母对于孩子还是监督和约束的作用,比如要求孩子坚持做一些必须要做的事;共同计划和适当约束自由活动时间。
12-18岁的孩子,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主要的事情是自我认同、职业的倾向、对性和认识和了解,价值观的明确等等。这个阶段的父母,要从“管理”的角色转变为“感化”的角色,尽可能让孩子知道在人际关系、价值观、时间安排、长远目标等问题上的自然后果。比如没有父母费用支持会有什么后果。
另一方面,恰当的“管教”要讲方法。
“管教”不是惩罚,而是对于孩子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进行“合理约束”。“管教”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人际关系。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在受到尊重的前提下,内化这些有益的规则。
首先,父母要了解孩子的不良行为是什么,并知道怎样做是“恰当”的。
心理学家德雷克斯说,每个孩子不良行为背后都有不同的目的。
比如同样是捣乱,有的孩子捣乱是因为想获得家长关注,有的是为了报复父母或其他人,也有的是因为那个年龄爱疯玩,但是影响了周围的环境,被别人定义为“捣乱”。
这个餐厅里的孩子们玩闹可能属于第三种情况。父母要知道孩子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好玩的“天性”,但也要知道不能听之任之,而是教会孩子“尊重自己”的同时,也要“尊重环境”,要考虑到什么环境下适合做什么事。
其次,理解孩子的情绪,并以尊重的态度和孩子沟通。
当孩子很开心地玩,孩子不知道原因就被忽然制止,他们通常会大喊大叫表示反抗。
有时候我们讲道理也不管用,因为你和孩子对事情的理解和感受没有在同一个频道上,孩子会认为你不理解他们,所以不愿接受你要求的做法。
我们可以先表达出对孩子的理解,并向他们解释不能这么玩的理由。
“我看到你们玩纸玩得特别开心。但是这确实带来了一些问题,你们得先停下来看一下。”
“可是我们就是想这么玩。”
“不让你们玩这么好玩的游戏确实有点扫兴,但是你们这样玩不仅打扰了别人,还浪费了很多纸。你们都知道纸是树做成的吧,你们想一想,你们把纸浪费了,是不是相当于在破坏树木呀?”
第三,回应孩子的反馈,并对进步的表现表达肯定,同时鼓励孩子承担责任。
如果这个孩子是在被尊重的环境中长大,孩子们天然地会喜欢为环境“做贡献”。
也许孩子会说:“好吧,我们不玩纸了,也不跑来跑去了。我们玩个别的游戏吧。”
“很好,你们明白了不能浪费东西,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但是还有一件事需要你们去做,你们需要帮助服务员阿姨一起清理地面。”
当他们知道自己犯错了不会被羞辱,而是可以通过承担责任去弥补,他们就会敢于承担责任。
心理学家赛尔玛.弗雷伯格说:“一个不被管教的孩子是一个感觉自己不被爱的孩子。”
如果真的爱孩子,不仅要给予爱,也要给予管教——帮孩子内化规则意识,他们才能感受到安全感,因为尊重自己的同时懂得尊重他人,尊重环境,才能更好地立足社会。
-End-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有料家庭教育”
提供有价值的养育知识和服务
本文为有料家庭教育公众号(ID:youliaojiating)原创,欢迎转发和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