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山书法 名联趣话32、张之洞、梁启超联
四水江第一,四季 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生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
晚清才子梁启超去江夏拜访封疆大吏张之洞,张之洞也是大才子,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
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曾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
、军机大臣等要职。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为试探梁启超的才华,张之洞出联:“四水江第一,四季 夏第二,老夫居江夏,
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四水是江、河、湖、海,四季是春夏秋冬。所以,江是第一,夏是第二。
张之洞嘴上问梁启超是第一还是第二,其实就是调侃梁启超:“你算老几?”
梁启超当然明白张之洞的调侃。不甘示弱,马上答出下联:“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生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
三教是儒、释、道;三才是天、地、人。所以,“儒”在先,“人”在后,合成“儒人”,正好是才子的身份。
下联表明才子不敢争先,也不甘落后,实际上是对张之洞的反击:“在你面前,我也没有逊色呀。我可不承认你比我厉害。”
下联与上联珠联璧合,用语不卑不亢,话说得恰到好处,非常符合才子的身份。
张之洞听了这个下联,非常满意,认为“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十分欣赏梁启超的才华。
据说因为这个漂亮的下联,梁启超深得张之洞的赏识,在事业上也得到了张之洞的不少帮助。
33、人生万事联
上联:人生哪能多如意
下联:万事但求半称心
这联源自杭州灵隐寺,联短意长,意蕴无穷。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着人生哲理。
在这个世界上,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太多了。相对于圆满来说,缺憾才是人生的常态,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没有谁能够事事都顺顺利利。苦乐交织才是人生的本相。
生命怎么活都会有遗憾,关键是怎么去领悟。
既然不能事事如愿,不如学会放下。诸事看淡,苦乐随缘,这样人生才能自在从容。
万事只求半称心,就是要知足常乐、随遇而安。
“半称心”不是消极无奈,而是一种阅尽沧桑后的豁达与智慧。
“半”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态,一种人生智慧,一种处世哲学。
在岁月中磨砺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看淡生活里的酸甜苦辣,笑对人生中的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