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有跟大家分享过解决一切问题的“三大”顶尖思维模式:提问思维、目标细分思维、单点爆破思维;也建议大家把这三种思维多多练习,融会贯通进自己的思维模式中,这样才能在日后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不会第一反应就是退缩,而是运用三大思维去先拆解难题,再变为一步步可执行的小目标,然后集中力量攻克难点。
也许这么说大家觉得还是深奥,所以我决定用两天时间针对目标细分和单点爆破的思维模式,各举两个例子来帮助大家加深理解,因为只有更好地理解了才能融会贯通,今天要讲的是两个利用目标细分方法解决难题,取得成功的案例:
案例一:日本马拉松选手山田本一夺冠案例
这个案例也许有些人已经听过,但是我还是要再讲述一遍。
在1984年的日本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强手如云,最后由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夺得了冠军,随后在两年后意大利的比赛中也顺利夺冠,人们一直好奇山田用了什么方法保证自己的冠军胜率。直到10年后他出自传时,才道出了夺冠真相,而这个真相我将在下面用脑图的形式展开,来帮助大家梳理思维。现在,先让我们假设你也参加了这场马拉松,比赛对你来说至关重要,但是高手如云,那么如何才能夺得最后冠军呢:
面对难题:如何在这次高手如云的马拉松比赛中夺得冠军?
解决方法→目标细分:其实马拉松比赛比拼的就是耐力。在比赛开始前乘车仔细看一遍比赛路线,并把沿途醒目的目标画下来,比如目标1是银行,目标2是一棵树,目标3是红房子等以此类推,一直画到终点
执行:在比赛开始后,就以目标1为终点,奋力冲去,到达目1就以目2为终点,同样速度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这么被一段段切成几个小目标;如果你是一开始就以40多公里的终点为目标,估计跑到10几公里你就没劲了,最后望着遥远的终点放弃了
总结:其实这就是利用目标细分法调整自己的心态、方法;非常适用于自己的人生规划中,比如你的人生大目标是什么?一般都是宏大的,但是现在的自己可能非常渺小,如果一直盯着这个大目标,你也许就觉得太遥远了,不太可能实现的,最后慢慢地就不了了之或者干脆放弃了;但是如果你运用解决问题的三大思维模式,先提问,自己想要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需要做到哪些?分析问题并列出来,然后开始运用目标细分,将这个大目标细分为N多小目标、阶段性目标,比如以自己的年龄为例,多少岁之前要达到什么高度或者赚多少钱;就这样越分越细最后分到当下,自己最应该从什么方面着手,分的标准就是可量化的、可立刻执行并得出结果的目标
案例二:舒乐博士零成本造700万美元水晶大教堂案例
其实这个案例有点众筹的味道,也是非常有意思,可往下看↓↓
1968年,有一位博士名叫舒乐,立志要在加州建设一座水晶大教堂,这是他的梦想,但是在咨询建筑师后得知要花费至少700万美元,而当时舒乐博士身无分文,但最后这个教堂还是如期建立了,到底舒乐博士用了什么方法呢?
面对难题:如何在自己一毛都没有的情况下,筹得700万美元,完成自己用玻璃建设水晶大教堂的梦想
目标细分:700万美元=找到一笔700万美元的捐款=找到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1万笔700美元的捐款,将教堂的1万扇窗户的置名权卖出,每扇700美元,只要能完成,这笔钱就有了
执行:开始推销窗户,在60天后用奇特美丽的教堂模型打动了A富商,获得了首笔100万美元投资;65天后一对厅舒乐博士演讲的夫妇捐了1000美元;90天后一位被博士孜孜以求精神打动的富商捐了100万支票;8个月后一位捐款人对博士说如果你能凑齐600万,那最后100万我给;第二年开始博士以每扇500美元价格请求美国人认购水晶教堂的窗户,付款方法是每月50美元,10个月内付清,可以说再一次将目标细分法用到了极致
总结:舒乐博士虽然没钱,但是简直就是将目标细分法运用到极致的高手!还是那句话,目标细分=量化+可执行,在故事里找7个捐100万美元的人容易,还是找1万个捐700美元的人容易?博士不断将这个不可能实现的大目标肢解成一个个可立刻行动的小目标,是经典的化整为零方法。其实这个就类似现在众筹的概念了,就是一堆人为了共同认同的某一目标,而各自愿意出一小部分钱,最后达成一个大家单个人无法达成的目标。
最后,在看完两个案例后,不知道大家对目标细分法的含义以及他的实际操作是不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其实总结一句话就是:将大目标拆分为一个个量化的可立刻执行出结果的小目标,7个100万美元还是太大了,再拆,拆到最后是1万个700美元的人,然后还可以再拆,将付款方式分为10个月还清,这样首期要给出的才几十美元,是不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可以接受并立刻执行的了?说到这我真心为舒乐博士的智慧叹服,希望大家多反复领悟这个案例,将目标细分思维真真正正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去。